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白人_日本aa级毛片免费观看_一级黄色短片_日韩视频中文字幕_国产一区二区精品在线观看_婷婷久久综合

當00后科班生加入養老服務業

首頁 > 資訊 > 社會 > 正文

當00后科班生加入養老服務業

  根據北京市民政局發布的最新數據,截至2024年年底,北京市共有常住老年人口514萬,首次突破500萬人大關,占常住人口的23.5%。伴隨著老齡化趨勢不斷發展,預計“十六五”初期本市將進入重度老齡化社會,本世紀中葉老年人口或將達到峰值。養老需求日趨旺盛,與之相匹配的養老人才隊伍建設十分關鍵。經過持續培育和發展,目前全市養老服務從業者超3.4萬人,越來越多既精于一線照護,又兼具管理潛力與技術應用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正涌入這一藍海市場,尤其是一批又一批科班出身的00后加入養老行業,用自身的專業和活力,持續為行業注入新鮮血液。

  東城區西花市南里東區社區養老服務驛站站長張健:

  社區老人有了溫柔的小棉襖

  “您好,我這兩天生病了,想向您咨詢一下請小時工的事兒……”電話那頭,家住東城區新景家園小區的陳奶奶用試探性的語氣,撥通了附近西花市南里東區社區養老服務驛站的電話。接電話的是驛站站長張健,她向老人耐心地解釋了具體服務事項。這個小小的社區養老服務驛站可謂包羅萬象:助餐、助浴、助潔、心理慰藉、上門巡視探訪等基本服務一應俱全,還會定期開展老年人喜愛的文化活動,甚至覆蓋家政服務、醫養結合等多元功能。這位“00后”驛站站長帶領著另外三名成員,將他們所負責的驛站辦得風生水起,用愛心托起了周邊社區老年人的晚年幸福生活。

  “白+黑”無縫銜接

  遇緊急情況10分鐘抵達

  最近,張健和團隊成員收到了一面錦旗,上面寫著“情暖人間 善德感恩”八個大字,這面錦旗的背后是一段溫暖的救援故事:今年8月29日8點11分,張健剛剛到崗,電話驟然響起。“我爺爺獨居在家,剛才上廁所摔倒了!能不能先上門看看,我們正在趕回來。”一位家屬語氣焦急。得知是位男性老人,怕自己一個人扛不動,張健立刻協調了食堂工作人員任志峰、聯動站員羅蓮,三人組成的應急小組10分鐘內抵達老人家中。當他們進屋時,老人已從浴室艱難爬至臥室,正試圖起身。“您別急,我們來了!”三人默契配合,小心翼翼地將老人扶至床邊,避免二次傷害。

  張健細致查看老人身體,確認意識清醒、無顯著外傷后,迅速確定了隱患源頭——老人腳上那雙不防滑的拖鞋。他們立即為老人換上防滑鞋,并蹲下身來,反復叮囑老人:“跌倒后別急著起身,先喊人幫忙!”隨后,工作人員聯系家屬,同步現場情況,并建議送醫全面檢查。一周后,老人家屬專程來到驛站,將一面錦旗送到張健等人手中。“多虧你們反應快、處理專業,不然我真的不放心。”老人家屬感謝道。

  這樣的緊急呼叫,一年下來得有十幾通,無論白天黑夜,有時是老人摔跤,有時是突發疾病。為此,驛站實行“三級聯動”值班制度,確保電話24小時暢通,工作人員手機與驛站座機綁定,避免漏接。夜間則由輪班團隊和社區志愿者協同保障,做到“白+黑”無縫銜接。電話一響,張健立刻會醒來。“我晚上睡覺淺,手機時刻保持開機狀態,不敢靜音,就怕社區里的老人有需要。”

  三本筆記記錄溫暖

  800余個電話連接信任

  張健是四川人,從小由奶奶帶大,父母外出務工,奶奶是她最親的人。懷著一份對老年人的天然親近感,她選擇就讀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的“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當時覺得養老行業前景好,還能學到很多專業知識,關鍵還能掌握護理技能,回去能給我奶奶按摩。”

  2021年畢業后,她來到北京加入了養老行業,常駐東城,從最基礎的驛站專員做起。上門探訪、組織活動、處理緊急情況……她逐漸適應并愛上了這個行業。去年9月,在師傅的指導下,她成長為驛站站長,團隊算上她一共四個人,大家年紀相仿,其中有兩位也是00后。在張健眼中,站長的工作不只是管理,更是要“事事操心”。從基礎的為老服務,與老人打交道,到與街道、社區、民政各部門對接,她作為小小驛站的大管家,確保日常運轉順暢。

  一周工作六天,張健大部分時間都在外奔波:上門巡視、組織活動、進社區走訪……周邊社區內有192位簽約重點服務對象,驛站成員每周必須上門探訪一次。張健將任務分派給團隊成員,每人每天要走訪10戶左右。“剛來時大家都白白凈凈的,如今個個曬得挺黑。”她伸出手臂,展示著被曬黑的膚色。

  在她的工作臺上,整齊碼放著三本筆記本。擔心事務繁多易遺漏,張健將工作細節全部記錄在冊:要送藥的;需清洗油煙機的;需要修腳的,什么時間提交什么數據……完成一項就打鉤。密密麻麻的工作日志中,還有不少只有她自己能看懂的符號——圓圈、叉號、箭頭,構成了一套獨特的工作語言。

  如今,她的手機里存著867個聯系人,其中800多個是老人及其家屬,每個聯系人名字后面都有詳細備注:“高齡獨居”“簽約修腳”“待簽約”“女兒電話”……“每天接聽這么多電話,備注能提醒自己對方的情況。當老人再次來電,如果你還記得他,他會很感動。”張健說。

  被誤解也被感動

  用真誠服務定義養老

  與老人打交道,光有熱情還不夠,更需要方法和耐心。“你得通過一件小事,讓他覺得你是真能幫到他的人。”有的老人不會用智能手機,上門巡視時,張健就手把手地教;有的老人想給兒子修照片,希望更帥氣些,她就用自己的手機幫忙。“老人開心了,知道你是真心幫助他們,就愿意接納你了。”

  然而,工作中不乏委屈時刻。有一次上門巡視探訪,她剛敲開門就被家屬劈頭蓋臉罵了十幾分鐘,也不敢頂嘴。后來才知道,對方當時正和家里人鬧矛盾,她不小心撞在了槍口上。“千萬不能硬碰硬,否則只會越鬧越僵,只能等情緒過去再溝通。”第二天再次上門時,張健主動放低姿態:“我們昨天上門服務打擾到您了。”家屬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后,向她道了歉。

  盡管工作中常有委屈和疲憊,但更多時候,她感受到的是溫暖與值得。剛來北京時,一位老人看到四川發生地震的新聞報道,特意問候了她家里人的情況。那一刻,張健差點哭出來:“我其實對他印象不深,但他卻記得我是四川人。”

  還有一位葉阿姨長年照顧失能的丈夫,自己卻突然心臟病發作倒地。張健和同事趕到時,她一直在嘔吐,意識模糊。他們幫她墊枕頭、服下速效救心丸,一直等到120趕來……之后還在家里陪護她丈夫,直到兒媳趕回來。“那種被需要、被信任的感覺,是別的工作給不了的。”她說。

  盡管養老行業發展仍有許多現實困境,但張健從沒想過轉行。“我們做的事情就是讓老人真正享受到政府的福利,讓他們相信,這個世界上有人是真心為他們服務的。我們在做一件很溫暖的事情。”

  采訪間隙,張健的手機響起,是奶奶打來的電話。“我奶奶70多歲了,還在四川老家。我前兩天在網上買了她喜歡的酸奶,到貨了提醒她去取。”與奶奶通話時,張健整個人瞬間變得溫柔,笑得像個孩子。推己及人,張健正在用專業技術和溫暖服務重新定義“養老”。

  恒頤復健之家老年公寓康復治療師汪唯一:

  用專業托起老人康復時光

  每天下午兩點半,89歲的王奶奶準時來到恒頤復健之家老年公寓的康復室,等待康復治療師汪唯一為她做腿部訓練。半年多前,王奶奶因摔倒導致髖關節骨折,經過系統康復,如今已能借助助行器獨立行走。但她仍堅持每天來做訓練,只為讓雙腿更有力量。“用力踩我的手,往下,一、二、三……”康復治療師汪唯一扎穩馬步,用手托起王奶奶的腿,輕聲鼓勵著她。這是她當天接待的第四位老人。抬腿、伸胳膊、邁步……這些看似簡單的動作,她每天要重復上百次。去年畢業后,這位00后女孩毅然選擇進入養老行業,成為一名康復治療師。

  康復訓練是個體力活

  每天服務七到八位老人

  她所在的恒頤復健之家老年公寓內住著80多位老人,其中大部分是中重度失能老人,不少人還伴有認知障礙。要服務好他們,對于剛剛踏入職場的汪唯一來說并不輕松。

  每天早上八點半,她騎共享單車從洋橋的宿舍出發,準時到崗。一天下來,她大約要服務七到八位老人,每人都需一對一康復訓練,時間排得滿滿當當。

  康復治療師是康復醫學中不可或缺的專業力量。他們借助物理治療、作業治療、言語及心理輔導等多種方式,幫助患者恢復功能,重拾尊嚴。這份工作涵蓋神經康復、骨科康復等多個領域,要求扎實掌握解剖學、運動生理學等知識,并不斷學習最新康復技能。

  面對失能老人,康復醫學是個“體力活”。這些老人無法主動配合、自主訓練,需要依靠康復治療師去完成所有“被動動作”:四肢牽引、前屈后伸、內收外展……“老人長期臥床不動,容易造成肌肉萎縮,甚至功能進一步退化,不利于病情恢復。我們必須通過規律訓練,激活他們的身體潛能。”汪唯一坦言,一開始真有點兒吃不消。“尤其幫老人抬腿,一遍一遍,每天重復幾百次。下了班感覺全身酸疼,回到宿舍倒頭就能睡著。”

  理解與巧思

  用“巧勁兒”開展訓練

  在這家養老院,不少老人伴有認知障礙,如何讓他們配合康復訓練也是個難事兒,十分考驗工作人員的溝通能力。

  起初,汪唯一也沒少碰壁。她右胳膊上留有一道兩厘米左右的疤痕,是在一次康復訓練中被一位患有認知障礙的老人抓傷的。汪唯一說,這是一位72歲的奶奶,因患有神經疾病,她的雙手始終保持著抓握狀態,像“爪形手”,需要通過外界人為干預去松解肌肉,改善關節肌肉攣縮狀態。但有一次康復訓練過程中,汪唯一剛拿起老人的手,老人便開始反抗,手指甲死死地摳住汪唯一的胳膊,摳出一道血印子來。說起這件事,汪唯一很是平靜,“你不能怪她,她就像個孩子,并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對于這些特殊的老人,強行鍛煉會招致反抗,必須使用“巧勁兒”。養老院二樓住著一位認知障礙嚴重的胡奶奶,整天臥床無法交流,更別提做康復訓練了。通過和她女兒溝通,汪唯一得知老人從前特別愛貓,家里曾養過七只。于是,每到康復訓練時,汪唯一就特地找來貓咪玩具,并在手機上播放貓叫聲,以吸引老人的注意力。她還發現老人特別喜歡吃東西,她就特地用老人愛吃的食物去吸引她,讓她配合做一些伸胳膊的康復動作。

  汪唯一清楚地知道,“很多老人可能這輩子都無法完全恢復,但我們可以通過積極的功能鍛煉,幫助他們延緩功能退化,盡可能維持生活質量”。

  一人一策

  把專業知識送到老人身邊

  作為科班出身的康復治療師,汪唯一為老人帶來了專業化的康復理念。在她的辦公桌上,放著厚厚的一沓資料,里頭全是老人的健康檔案。每個老人入院時都有一份詳細的康復檔案和評估量表,包括失能狀況評估、偏癱評估、步行功能評估等,能掌握老人的基礎狀態。經過一段時間的照護和康復,老人會再接受一次評估,實現“一人一策”的精細化服務。針對老人的身體狀況,她還會幫助他們制定個性化的康復方案。“老人從訓練到康復的過程遵循著人的生長規律,好比一個嬰兒從躺、坐,到站立再到行走一樣,需要一步一步循序漸進,付出時間和極大的耐心。”

  在這里,汪唯一也能在老人的點滴進步中,收獲溫暖的成就感。去年年底,一位80多歲的奶奶髖部骨折后做了關節置換術,剛開始只能臥床。根據出院小結和醫生建議,汪唯一為奶奶量身制定了詳細的康復計劃。從一開始在床上做理療緩解疼痛,臥床開展被動活動,再慢慢練習坐起,直至站立,這位老人最終實現了自主下地行走。

  去年,西城區陶然亭街道養老服務中心建成投入使用,與她所在的恒頤復健之家養老公寓相鄰。依托這個養老服務中心,各種豐富的為老服務從養老院向外輻射,惠及周邊社區老年人,包括為老年人開展了一系列醫養結合項目。借此,汪唯一也跟著走進了社區,把康復知識送到老年人身邊。

  情感支撐

  將同理心投注到工作中去

  在養老院,康復師不僅是功能的重建者,也是情感的陪伴者。“有些老人住久了會悶,想家;有的子女遠在國外,一年見不到一次,他們在夜里偷偷抹淚。”汪唯一不僅做康復,也時常陪老人聊天,留意他們的小愿望。“偶爾他們提到想吃什么、想要什么,只要我們能做到,就盡量滿足。”

  真誠終有回響。老人們也把她當自家孩子般疼愛,下雨了硬要給她送雨傘,還常常硬往她手里塞零食,不要的話還會“生氣”。她只好下次也帶些好吃的,和老人一同分享。

  作為00后,汪唯一從不覺得與老人相處是種負擔。“我從小跟爺爺奶奶長大,跟他們交流就像跟我爺爺奶奶交流一樣。”家里的四位老人相繼去世,她似乎將未曾釋放的思念,悄悄投注到了工作中去。

  在這個總被人們誤解為“又累又苦”的行業里,汪唯一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意義。每天“扛大腿”固然辛苦,可每當老人顫巍巍地重新站起來,她的心里總是暖融融的。“尤其是看著他們自己站起來重新走路的背影,那一刻,一切都值得。”

  本版文/本報記者 蔣若靜

  統籌/李澤偉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b3q24.cn)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 成年人免费在线看惊悚片动作片 | 三级中文字幕 | 在线观看日韩欧美 | www.久久av| 一级毛片免费毛片一级毛片免费 |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电影在线观看 | 黄色软件中心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区 | 欧美性一级 | 91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 | 毛片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国产1区2| 中文字幕韩在线第一页 | 天天躁夜夜躁天干天干2022 | 天天操夜夜 | 欧美日韩一级视频 | 马与人黄色毛片免费视频 | 国产小视频网站 | 天天天操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 | 欧美理论在线观看 | 亚洲自拍偷拍网站 | 国产99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 白天操夜夜操 | 韩国精品一区 | 一级毛片免费完整视频 | 成年人黄色一级片 | 91精品国产91p65 | 欧美 日韩 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韩在线第一页 | 成人影院www在线观看 | 欧性猛交ⅹxxx乱大交 | 午夜国产福利 | 亚洲欧洲中文字幕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的推荐 | 欧美日韩三 | 中文字慕一本一二本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