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山東大學第二醫院中西醫結合醫學中心學科帶頭人孫蓉(左一)。受訪者供圖
老年醫學人才培養同樣是重要的一劑藥方。面對養老需求,還需多元化、多渠道、多模式地培養人才。
“目前中國高校鮮有老年醫學直博生。”孫蓉提議,在八年制學生培養中,本科階段讓學生學習臨床醫學課程的同時,交叉學習中醫藥、AI計算機等基礎課程,研究生階段根據研究方向定向強化老年醫學課程設置。
孫蓉認為,中醫藥在老年醫學方面有優勢,比如治未病,可通過中藥干預阻礙病程發展,應積極發揮“藥食兩用”藥材的養生保健作用,挖掘耳部按摩等中醫“簡、便、廉、驗”的基層適宜技術。
2023年首次擔任全國政協委員的孫蓉,帶著“中醫藥現代化”的使命踏上履職之路。履職首年,孫蓉在“加強基礎研究源頭,促進中醫藥的傳承創新發展”的提案中提出三條建議:鼓勵年輕人成為創新主力軍、對長期聚焦一個領域做科研的人給予持續支持、鼓勵企業出資設立聯合基金。該提案被全國政協列為重點督辦提案,且在2024年得到全面落實。“對杰青項目驗收評估優秀的,給予第二輪滾動支持,增大資助力度。此外,已經有企業向國家基金委捐助資金支持科研。”孫蓉說。
“人工智能可用于挖掘方劑和經驗,為中醫藥發展提供助力。”談及人工智能對中醫藥發展的影響,孫蓉坦言,要正面看待科技進步,人工智能模型能快速全面地普及知識,對網絡醫生的技術提升也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