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江東風堰祭水儀式吸引了不少群眾圍觀。記者 劉忠俊 攝
位于長江三級支流青衣江夾江段左岸的東風堰開鑿于1662年,距今已延續使用了360余年,因堰頭位于毗盧寺外附近,故工程得名毗盧堰,1967年更名為東風堰。東風堰是以農業灌溉為主,兼有排澇、城市防洪、城市環境用水的綜合性水利工程,灌溉樂山夾江縣木城鎮、漹城街道、青衣街道、黃土鎮和甘江鎮約8萬畝農田,潤澤夾江縣18萬人。2014年,東風堰成功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據了解,為紀念東風堰歲修竣工和春灌開始,每年樂山市夾江縣都要舉行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放水節。放水節活動不僅是一項重要的農事活動,也是一特色文化品牌,更代表著夾江人民祈求五谷豐登、國泰民安的美好心愿。“舉辦放水節既為紀念先輩們建成東風堰的豐功偉績,傳承治水、用水的古老智慧,積極探索水權與水價改革試點,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新路徑,推動鄉村振興、糧食安全和文化傳承。”夾江縣人民政府代理縣長彭波稱。
放水節現場,旌旗飄舞,鼓樂齊鳴。在悠揚歌聲中,祭水儀式按傳統民間習俗上演,包括贊禮開場、旗帳列班、開禮祈福、獻祭列班、沃盥禮、三獻禮、初獻酒、亞獻五谷、終獻鮮鯉、上香祈福、頌讀祈福、脤膰禮、祈福禮成多個環節,再現古法圍堰截流、祭祀放水等情景。
“砍榪槎,放水!”傳統祭水儀式后,隨著主祭官一聲令下,活動現場擂鼓鳴號,狼煙燃放,旗令武贊,揮斬放水,清澈透亮的青衣江水從閘門奔涌而出,通過東風堰主干渠奔向遠方,潤澤鄉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