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溫江大蒜咖啡。成都市農業農村局供圖
“喝起來完全沒有辛辣味”“反而更像蒜香味道”“喝完后嘴巴沒有異味”,很多品嘗過大蒜咖啡的顧客都有這樣的印象。對此,戴超介紹,咖啡師通過研磨、布粉、壓粉、萃取、打奶泡、拉花等步驟,在咖啡表面撒上一層薄薄的蒜末點綴,一杯大蒜咖啡便制作完成。此外,大蒜咖啡并非簡單地將兩者相加,而是運用了擁有知識產權的獨特工藝。
除了大蒜咖啡,雀舌咖啡也獨具特色,它甄選成都蒲江雀舌紅茶,以“雀舌”入咖,使雀舌茶的細膩與咖啡相融,茶香與咖啡香交織,每一口都在品味自然。蒲江雀舌作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具有“芽頭勻整,外形扁平挺直,形似鳥雀之舌,色澤綠潤;香氣清香高長,湯色黃綠明亮,滋味醇厚鮮爽,葉底嫩綠勻整”的特點。
而在雙流永安鎮,二荊條辣椒咖啡則帶來另一種味覺沖擊。它選取產自成都雙流永安的特色農產辣椒“二荊條”,用辣椒粉點綴奶泡,為咖啡帶來全新體驗。舌尖微微的辣爽口感,與拿鐵的香氣完美融合,微辣與甘苦碰撞,每一口都是獨特風味。
雙流二荊條辣椒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種植歷史悠久,主要種植區域在牧馬山。牧馬山片區植被豐茂,溫潤的氣候、肥沃的土地為二荊條辣椒源源不斷地注入生機活力,其與永安地瓜、黃甲麻羊并稱“牧山三絕”。
這些產品并非簡單復制城市業態,而是深挖本土資源,通過“農業+創意+科技”的模式,讓“土味”變身“潮品”,既保留鄉村基因,又契合城市消費趨勢。從大蒜到辣椒,從田間到杯盞,成都的“咖啡跨界”不僅是味覺的創新,更是鄉村產業突圍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