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房產集團(西子聯合控股是國企嗎)
浙系房企江湖實錄:明月照大江
文 | 內幕君
1978年春天,柳樹復綠。
杭州大學77級歷史系迎來70名新生,包括宋衛平、周慶治、壽柏年、許廣躍、路虹。他們是1977年高考恢復后的第一批大學生。
放下浙江美術地毯廠的工作,打小聰明的宋衛平一考便中,從全國570萬考生中脫穎而出,順利考入杭州大學。
不過,幸運兒總是少數。17歲的陳國祥家貧早立,在西施浣紗的江邊,干著拉車活,把舊城墻的土渣運走。創辦祥生還是十多年后的事;18歲的沈玉興在村里當會計,業余時間寫4角錢一篇的廣播稿;16歲的戚金興在杭州九中求學,畢業后投身建筑業。
那時候,歷史系和政治系合辦了一本刊物《思考》,壽柏年是歷史系的編委,宋衛平參與編撰。
他們喜歡針砭時弊。
有一次,壽柏年撰文探討康梁戊戌變法,他認為,中國社會要走改良、漸進的道路,才符合中國社會的實際情況。這篇文章,后來被評上了優秀論文。
宋衛平不同,他是憤青。大二那年,宋衛平辦了一份只有四個版的報紙,一人承包三個版的撰稿,以思想激進名噪校園。小學三年級就讀過《說岳全傳》《三國志》的宋衛平,英雄情結濃厚。
1
浪涌錢塘
1982年畢業后,宋衛平分配到杭州舟山黨校,給黨政干部上歷史課,周慶治去了浙江省委辦公廳,壽柏年去了浙江省鄞縣縣政府。
1987年,因為言論不當,宋衛平被迫“下崗”。離開任職五年的黨校,宋衛平南下珠海,在一家電腦公司做刊物主編。同樣身處廣東的王石已經摸著石頭過河,在深圳創辦了萬科前身,同年踏足地產行業。
一年后,佳源創始人沈玉興也成了廣漂。不同于宋衛平的無奈,沈玉興是風光南下,作為嘉興市政府深圳辦事處主任。1988年4月,換上一身新的西裝,往行李包里塞了些龍井茶,沈玉興一行五人出發了。
頭腦活絡的沈玉興把內地的白廠絲弄到深圳,再轉手賣給香港客商,一年時間賺回200多萬元,給辦事處買了辦公樓。不料,沈玉興的“倒賣”引火上身,遭到嘉興市五個部門聯合調查。
最終,被定性為“倒賣白廠絲,投機倒把”。受到處分,心緒難平的沈玉興選擇下海,他說,我是個會游泳的人,不可能人人成為將軍元帥,但我可以。
1991年,回到嘉興后,沈玉興創辦了足佳經貿公司,而后進入地產。同年,周慶治也下海了。他辭去干了10年的浙江省委辦公廳公職,跑到廣東經商。
也許是身在改革浪潮的前沿,周慶治和宋衛平的衣襟被打濕了,珠江的浪涌進了錢塘。
1992年8月,周慶治回到杭州,與許光躍一起加盟了華電地產(南都前身)。1994年,在廣東商業潮水中浸淫七年后,宋衛平也回到杭州,和路虹創辦錢塘房地產。一年后,宋衛平另起爐灶,創辦綠城。
算上1998年加盟綠城的壽柏年,杭大77級歷史系多達15人踏足地產圈。
這群讀史之人在鋼筋水泥的世界大放異彩。
扛著“綠城”和“南都”的旗號,他們叱咤杭州樓市,成為浙系房企中的杭派領袖,鼎盛時期,占據三分之一的杭州房地產市場。
南都與綠城猶如雙雄爭霸。甚至可以說,杭州地產史是他們抒寫的。南都德加公寓與綠城桂花城,創造了20世紀末杭州房地產開發的最高水準。
冥冥之中,歷史系變成地產總裁班。
2
丹桂飄香
因為宋衛平喜歡桂花,綠城早期的樓盤都以“桂”為名,譬如丹桂花園、金桂花園、銀桂花園、月桂花園等。
當年,在黨校給學生上課時,看到窗外一株盛開的桂花,他說,大家看到桂花開,也聞到桂花獨特、怡人的香味。其實生活的美好是可以創造的,只要大家多種一些桂花樹,我們的生活就會多一些清香。
顯然,宋衛平是個理想主義者。2000年,在一次題為《迎接新世紀的居住文明》的演講中,他對房產品的本質進行了這樣一番闡述:房產品是文明和藝術的載體、結晶和創造,房產品是個軀殼,文明是它的靈魂,藝術是它的容貌。
一語驚四座,都說宋衛平的另類。其實,以綠城為代表的浙系房企,早有在品質上較勁的傳統。
與綠城、南都并稱“蔣村三駕馬車”的金都,1994年開發首個項目金都花園,綠化率高達36%,無異于將花園“搬”進小區。后來,開發金都華府時,自信的吳忠泉說:“香港、廣東的開發商來杭州,絕對造不出我金都華府這樣皇城根下的樓盤!”
有一次,一名做裝修生意的老板娘告訴綠都老板邵法平,別人家的房子打空調洞只要50元,綠都的房子打洞卻要100元,因為綠都用的鋼材、混凝土都比市場一般的標準高,打起洞來比較費力。邵法平聽后莞爾一笑,內心欣喜不已。
戚金興喜歡對標星河灣和綠城,在開發以經濟適用房為主、商品房為輔的萬家花園時,濱江大手筆引入貝爾高林擔綱景觀設計,讓業界驚呼“奢侈”。
一山更比一山高,更奢侈的是宋衛平。他對房產品質的偏執,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每次宋衛平去現場,綠城的項目總都要提心吊膽,因為宋衛平愛挑刺。有一回,項目外立面已經落成,宋衛平發現墻面的石材存在色差,他讓整面墻敲掉重來。就算交房的項目,也可能發生“意外”。
有位財經作家是綠城的客戶,交房那天,他發現大堂原本鋪好的磚被挖去了一大片,物業告訴他因為宋衛平來過,覺得不對頭,責令重鋪。
打造杭州桃花源項目時,一塊巨石與園林風格不符,宋衛平當場叫人打碎,砸掉了數百萬元。蘇州桃花源有四套規劃方案,宋衛平直接選中造價最貴的中式園林,每平方米成本近6萬元,他告訴員工:“藝術是無價的,不要考慮成本。”員工私底下說,宋總就是個瘋子。
這樣的瘋子經常讓同行心驚肉跳,包括萬科。
“2008年以前,萬科是我們的一個學習榜樣,但現在不是了。我們去看過杭州萬科的房子,我們要是造出萬科那么粗糙的房子,我們的項目經理要跳樓自殺N次!”如此大膽的話,是宋衛平說的,也只有宋衛平敢說。
成敗皆蕭何,偏執成就了綠城品質,也埋下了定時。
3
大鱷入侵
九十年代到新世紀初,杭州地產界呈現百家爭鳴。綠城、南都雙雄并立,金都、綠都、宋都、濱江、金成、大家、新湖、廣宇等房企爭先崛起,杭派房企各具千秋:大家代建起家、南都擅長資本運作、綠城品質立足。金都一度意氣風發,巨幅廣告牌經常占據杭州最繁華的武林廣場。
除了杭派外,浙系房企較具代表性的還有甬派和溫派,銀億,雅戈爾、奧克斯起于寧波,中梁、華鴻嘉信、大發始于溫州。此外,諸暨有祥生,嘉興有佳源,湖州有德信。
縱觀全國,進入新世紀后,萬科、富力、碧桂園等粵系房企四處征伐,然而,浙系中除了綠城,絕大多數偏安一隅,十年一日固守城池。
西湖波平,錢塘浪輕。2004年,寧靜被打破。
2004年8月12日,萬科向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狀告杭州本土房企綠都,理由是綠都侵犯其“四季花城”商標專用權,萬科請求法院判令綠都立即停用“四季花城”的案名,并賠償人民幣100萬元。
這場強龍與地頭蛇之爭,以萬科敗訴告終。為此,萬科賠了15010元案件受理費。半年后,依靠一起震驚業內的并購,萬科得償所愿入杭州。
2005年3月3日,萬科董事會發布公告,宣布停牌兩天。就在這一天上午10點,萬科總經理郁亮行色匆匆出現在上海,代表萬科與南都簽約。以18.5億元的代價,萬科購得南都在上海、江蘇、浙江的部分項目。
2006年8月,南都全盤賣給萬科,震動杭州地產界。畢竟,十年來,能在杭州叫板綠城的只有南都,能和宋衛平分庭抗禮的只有周慶治。
憑借1998年開發德加公寓,南都一炮而紅,奠定了江湖地位。德加公寓吸引全國同行競相參觀,甚至模仿。巨星隕落,不免叫人唏噓。
究其原因,不得不提許廣躍。作為南都房產的創始人之一,許廣躍與周慶治被譽為杭州地產界的“黃金拍檔”,還有一對是宋衛平和壽柏年。許廣躍負責執行大小事,主管營銷。周慶治依靠過硬的政府關系,主攻拿地。
南都發展壯大過程中,出現主雇之爭。兩個老同學沒能免于兄弟鬩墻。當年許廣躍有意增持南都股份,周慶治心生不快。同時,許廣躍插手經營,兩人經營理念不合致使矛盾加劇。2004年夏天,周慶治免去了許廣躍的地產總裁職務。
作為操盤手,許廣躍在南都擁有更高的聲望,離開南都之后,許廣躍創立郡原,與此同時,一批南都元老紛紛離開南都,不少人改投許廣躍麾下。分家后的南都元氣大傷,上市一事也被擱置。
2006年,把南都全盤賣給萬科之后,周慶治淡出地產圈。從此,南都成為江湖往事。
4
星光熠熠
宋衛平高考那年,浙江的作文題目是《路》,宋衛平和周慶治走的路, 同途疏歸。就在南都折戟的2006年,綠城一路高歌。
2006年7月,綠城成功在香港上市,融資32億。8月,賣了上海一棟爛尾樓給摩根斯丹利,套現20億。提著50億現金,宋衛平四處買地。
9月,聯袂西子電梯,組建“綠城西子房地產集團”,拿下7個項目;9月底,經過19輪的競價,綠城與濱江聯手擊敗華潤,以36.3億競得“杭汽發地塊”,締造杭州地王;12月,綠城拋出33.3億斬獲溫州鹿城地塊。
這一年,綠城的新增土儲創下新紀錄,達到448萬平方米。
狂奔中之中的綠城,在2005年與2006年兩進全國房企十強。2007年,綠城銷售規模首次破百億,進入百億房產俱樂部。那幾年,宋衛平大膽用杠桿,開始全國化布局,上市后更如猛虎添翼,綠城實現跳躍發展,其它浙系房企難望項背。杭州同行感慨“怎么追都追不上”。
“追不上”的綠城沖過百億后,宋衛平野心加速膨脹,2008年劍指200億。不過在2008年調控緊繃、金融危機籠罩下,綠城難擋大流,銷售去化率只有五成,以151億銷售額在寒風中顫顫收官。
但是,宋衛平愛賭是出了名的。寒風凜冽的2008年也沒能吹涼他的賭性。這一年,綠城新增了428萬方土地,并大膽制定2009年銷售300億的計劃。
關于他的嗜賭,有這么一個傳說:在拉斯維加斯,宋衛平通常是玩到困得起不來為止,手下的人讓他定奪石材,得背著幾塊石頭專門飛過去找他。甚至,有一年春節,他連賭十日,輸贏上億。事實上,宋衛平身患幽閉恐懼癥,不能坐飛機,不可能飛到拉斯維加斯,頂多就是坐船去澳門。
別人認為是壞事,宋衛平不以為然,他說:“賭徒是一個快樂的旅行者,你可以去探尋里面的規律。是一件高智商的事情,我認為自己的智商不低?!?/p>
不賭不歡、果于自信,就是宋衛平。這一次,他賭贏了。
樓市回暖的2009年,綠城賣了530億元,僅次于萬科的634.2億元,位居全國第二。春風得意馬蹄急,心潮澎湃的宋衛平不掩飾野心。他公開喊話,綠城三年破千億,銷售要超萬科!
這不是口號,綠城實有沖擊萬科的能力。當年的綠城廣屯糧,豪擲323億元買地,成為2009年買地最多的房企。宋衛平甚至親自坐鎮土拍,在蘇州,一天拿下兩塊地王,抬抬手“撒出去”61個億。
除了綠城,在熬過2008年冬天后,其它浙系房企同樣沐浴春風,百花齊放。2009年,綠城、宋都,銀億持續走強,新湖中寶、濱江、佳源、昆侖、海亮、大發、金都、眾安等紛紛躋身百強。這一年地產百強榜,浙系占據18席,不遜于粵滬房企,僅奪8席的閩系此時未成氣候。
2009年,綠城分外閃耀,浙系星光熠熠。而這一切,就像暴風雨前的寧靜。
5
秋日天涼
2011年11月1日深夜,西湖投進了一塊巨石,平靜的微博波瀾乍起,一則關于“綠城已申請破產”的消息迅速傳開。隨后,宋衛平戴月碼字,于凌晨4點多鐘,迅速發出題為《從綠城被破產說起》的千字文。
那是一個秋夜。
宋衛平說綠城目前一切尚好,“被破產”就像是一個冷幽默。回應完傳聞,他若無其事去了中泰基地,督訓綠城球隊。 也許,宋衛平想用這樣的方式表明:一切照舊,綠城沒變。
事實上,宋衛平沒能拆掉多年前埋下的。
綠城擴張的背后是高負債,凈資產負債率年年攀升,2007年是88.2%,到了2011年躍至148.7%。宋衛平渴望規模,又把房子當“作品”打造,慢工出細活,加之“改善型需求”的產品定位,最終拖累了綠城的周轉速度和利潤。
以2007到2010年為例,綠城的平均存貨周轉為2217天,項目從拿地到交付給業主需要6年,龍湖、萬科只要3年。綠城追求單項目利潤,30%的毛利率仍然不及萬科,萬科為38%。
高負債的引爆后,綠城被迫賣身自救。2012年6月,先是九龍倉斥資51億港元入股綠城,成為第二大股東;再是融創出手,以33.7億收購綠城9個項目。
解了宋衛平的燃眉之急,孫宏斌感慨說:“如果綠城倒了,那是行業的悲哀?!彼J為該倒閉的應該是那些產品做得差、不對客戶負責的企業。
令人遺憾,綠城已是積重難返。到了2014年,宋衛平意在托孤,將綠城24%的股份轉與孫宏斌?!疤煜卤疽患?,有德者掌之?!彼涡l平說孫宏斌可以當好接班人。
對于老哥的信任,孫宏斌豪情蕩漾,他說:“我們很像,都是性情中人,為理想寧可頭破血流。我們都有英雄浪漫主義。這種浪漫雖然代價大,但銷魂蝕骨。”
談笑風生的宋衛平與含情脈脈的孫宏斌
綠城被收購后,吳亞軍發了條朋友圈說,她和很多人永遠敬重宋衛平。
眾人以為宋衛平江湖遠去時,卻來了個回馬槍。宋孫達成協議半年后,宋衛悔了。他說錯看孫宏斌,融創接手后項目質量問題頻頻,而孫宏斌則說忙著消化庫存,融創根本沒來得及造房子。往日英雄相惜的人,最后還是在商言商。
馬蹄聲聲,有人挺“綠”,有人倒“綠”。沈陽的綠城業主倡議,提前交10年物業費幫助宋衛平籌錢回歸,青島的業主自發眾籌360萬支持宋衛平。
中國樓市總是維權的多,這種肝膽相照是頭一回。
搶回綠城的宋衛平戴上了“背信棄義”的標簽。直到2015年3月,綠城引進中交,宋衛平和綠城的故事算是了結,再無下回分解。中交主導下的綠城,走入“去宋衛平化”的時代。
宋衛平漸漸離場,改綠換藍。再回首時,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有人感慨“宋公之后再無好房”。也有人說宋衛平是個瘋子,才會把房子當作品造。
探究起來,2009那年的星光熠熠,就像銀河劃下分水嶺。亢奮之后,浙系房企走向沉寂。
曾經出過書《我要富過四代》的樓忠福心中,一直藏著個天大的夢想:以企業經營城市! 距離杭州15公里的余杭,那個計劃占地6579畝,規劃10萬人口,號稱“中國第一衛星城”的天都城,就是樓忠福和浙江廣廈的夢想。
始于1999年,樓忠福開始打造他的烏托邦。他想著,用6-8年時間,砸下90個億總能造出個“東方巴黎”,認真的他在小區里建了仿真的埃菲爾鐵塔。
不過事與愿違,面對寒冬,不管是宋衛平還是樓忠福,都得抖一抖。
2008年到2009年,廣廈靠打折甩賣資產,艱難挨過危機。此后,樓忠福頻繁融資,到手的錢大部分投向天都城。但這個嗜血的龐然大物未能反哺,反而將廣廈拖入困局。2015年,廣廈開始剝離地產業務。最后,天都城被一賣了之。
2011年,“眼鏡大王”胡福林跑路,一石激起千層浪,溫州樓市陷入大崩潰。依托于民間借貸的投機熱潮,不僅反噬炒房客,開發商也遭受重創。房價跌去三成,豪宅價格腰斬。中梁的香堤半島項目,每平方米從5萬元降到2.8萬元。
2012年,曾經意氣風發的吳忠泉,一邊忙著回應破產傳聞,一邊出售衢州項目股份給濱江,賣高爾夫藝墅項目股權轉給綠城,金都漸漸星光轉暗。吳忠泉說不會逃開地產去轉型,最終還是搞農業去了。
2013年,十年前獲評杭州“10大房產運營商”的房企,三分之一隱退江湖,三分之一淪落邊緣。這一年的地產百強榜中,浙系只拿下10席,比2009年巔峰時少了8席。全國6家房企銷售超過千億,喊出三年破千億的綠城,賣了660億,不僅沒超萬科,還被甩出了1000億的距離。當年萬科穩居榜首,銷售額1776億。
更慘淡的是,除了綠城,其它浙系房企無一突破200億。在70家破百億的房企中,浙系只占6家,包括綠城之外的海亮、濱江、雅戈爾、奧克斯、佳源。
浙系隕落的同時,各大門派開始圍攻光明頂。
6
武林混戰
2013年9月5日,浙大華家池3塊土地出讓,外來大鱷綠地、世茂擊敗濱江等本土房企,先后斬落57號、58號地塊,最后的59號地塊,濱江聯手義烏小商品城以43.8億元總價,從世茂手中成功奪食。
媒體戲稱,濱江扛下了本土房企最后一份尊嚴。一番自嘲,幾多酸楚,述不盡杭州遭圍攻的無奈。
這一年,粵系、閩系、京系各大房企密集涌入,萬達、首開、旭輝、雅居樂、融信、越秀等近20家房企來勢洶洶。5月,旭輝首次登場,連奪濱江奧體和余杭崇賢兩宗地塊。9月,閩系房企在杭又下兩城,融信斥資34.6億拿下藍孔雀板塊兩宗地。
2014年2月18日,杭州城北德信·北海公園宣布降價3000元每平,緊接著,同片區的天鴻香榭里應戰,一平降價3400元。70多位憤怒的老業沖進售樓處,高舉“共和之國,和諧社會,合理維權,只要公平”的橫幅,把沙盤砸個稀爛。
導演“馬年第一降”后,杭州市場很快企穩回升。2015年,杭州拍出111宗地塊,拿地房企近50家,四分之三為外來房企。其中融信拿了8塊,萬科拿了5塊,龍湖拿了4塊。
杭州成了兵家必爭之地,混戰之中,本土房企接連倒下。2014年,脫胎于南都的郡原被中城建收購;2016年,嘉凱城被恒大收購,融創入主金成。2017年,陽光城104.69億收購中大,融信28.97億元受讓海亮安徽與寧波公司各55%的股權。
經歷一輪接一輪的洗牌,浙系房企也變得強者恒強,弱者更弱。在外來房企合圍之下,濱江決定走出浙江。2015年9月,濱江聯合平安以34.65億的代價拿地,如愿進入上海。緊隨其后,中梁把總部搬到上海,開啟全國擴張戰略。
揮師上海后,中梁開啟奔跑模式,楊劍提出學習碧桂園,包抄三四線。他說:“如果布局一二線城市是開大奔,布局三四線城市是開寶馬mini。你開10輛大奔,我開50輛寶馬mini,我還是大有機會的?!?/p>
放出話后,中梁火力全開,2017年平均五天拿一塊地,耗資246億元,在粵系與閩系的虎口下奪食,搶下68塊地。同時,完成758億銷售額,一舉進入top30。今年,截止到10月31日,中梁完成了1150億銷售額,成為第二家浙系千億房企,與老大哥綠城僅差13個億,浙系頭把交椅或將易主。此外,老牌房企祥生、濱江正在迫近千億陣營。新秀也以黑馬姿態窮追,成立僅6年的華鴻嘉信已經殺到top66。
有人說,如果下一個地產時代來臨,浙系房企定能乘勢而上。
當然,靠品質行走江湖的浙系,有什么理由不崛起?明月若無云妨,豈會不照大江?
只是,在這個“決不允許房地產調控半途而廢、前功盡棄”的秋天,內幕君想起了宋衛平。2011年11月1日那個秋夜,“被破產”的宋衛平挑燈寫下千字長文,里頭有一句話:秋日天涼,并非只籠罩一城一池。
距今七年整。
劉志翔--企業管理實戰專家
劉志翔老師個人簡介:
20年企業管理實戰經驗
16年企業管理培訓經驗
浙大碩士/人大學士
一級人力資源管理師/一級建造師/高級企業培訓師
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財經大學等多所高校特聘培訓師
曾任:杭州偉成印刷有限公司丨人事行政部經理
曾任:坤和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丨服務部人事經理
曾任:德信地產杭州區域公司丨HR總監
曾任:浙江西子房產集團丨HR總監
現任:新華園房產集團 特聘管理顧問
擅長領域:管理技能提升、團隊領導力、人力資源管理、時間管理、溝通管理等
劉老師曾歷任多家培訓總監、人資總監、企業戰略發展部經理等職位,擁有20年管理經驗及企業管理顧問歷史及16年企業管理培訓經驗;為企業解決相關棘手管理問題,獨特的見解去分析問題。老師至今累計授課超500場,參訓學員高達20000人,課程滿意度96%。
實戰經驗:
▲坤和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丨員工服務部人事經理
01-公司之前實施針對個人的KPI考核,考核結果實行2:7:1強制分布,老師后續完善了公司在組織層面的績效管理,切實推動了平衡計分卡(BSC)在城市公司、職能部門層面的應用,完善了公司在組織層面的績效管理,為公司業績的穩健發展提供了制度支撐。
02-老師曾主持培訓需求調研,編制、實施集團層面的年度培訓計劃,其中老師首創的新員工的“心動力”培訓營、中高層管理人員的“鷹眼”特訓班(與復旦大學合辦)的課程廣受內部喜愛,且安排的課程人均年培訓課時由之前的20余課時上升到40課時,滿意率達到80%以上。
▲浙江西子房產集團丨人事行政總監、總經濟師
01-老師為企業建立招聘測評體系,并共引進各子公司副總經理以上職務高管人員20名以上,且大力推進職業經理人隊伍建設,集團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員工從入職初的不到50%,上升到現在的88%。
02-老師作為公司總經濟師,負責綠西物業(原西子物業)的股權轉讓及重組工作,引進綠城服務資金和人才(總經理),將組織架構按照綠城服務下屬子公司模式進行調整,重組后該公司運轉正常,營業額和利潤與重組前相比有30%以上的增長。
▲德信地產杭州區域公司丨人事行政總監
老師任職期間建立招聘測評體系,共引進各項目公司部門經理以上職務管理人員30名以上,并推行師徒制和接班人計劃,強化梯隊建設和學習型組織建設,為公司的快速擴張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資源支持,也為員工的成長提供了良好的空間和平臺;一年內有15名員工獲得晉升,其中包含老師所負責的部門員工3人,都后續晉升為公司的中高層崗位。
溢價率25%!西子國際競得大江東湖畔低密宅地!天街、地鐵在側
8月20日,杭州市錢塘區的東沙湖畔低密宅地——江海之城單元QT080305-172地塊成功出讓。
延續此前杭州低密宅地的熱度,本宗地塊房企拿地熱情高漲,掛牌期間已有5輪報價,最終經過25輪競價,由信創房產集團有限公司以5.99億元競得,折合樓面價14383元/㎡,溢價率25.05%。
公開信息顯示,信創房產集團隸屬西子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前身是新華園房產,曾開發了郁金香花園、南通湖畔居、青山湖玫瑰園、錦蘭公寓、紫蘭公寓、新華園等住宅項目以及百大西子國際、上海西子國際、東站西子國際、臨平西子國際、寧海西子國際等商業綜合體。
西子國際大江東地塊容積率只有1.1,體量超4萬方,限高27米,大概率是洋房、疊排之類的低密產品。地塊由南北兩個子地塊組成,中間隔著一條市政道路。根據規劃要求,北區地塊需局部布局不低于18米的多層住宅建筑。
江海之城是大江東的核心區,也是目前區域內最繁華的建成區,商業、地鐵、教育等各項配套已基本建成,這宗地又在江海之城的中心地段,占據了板塊最核心的資源。
地鐵7號線啟成路站就在地塊北面不到200米處,往南一站可以換乘8號線,前往下沙和主城區,不換乘能一路坐到蕭山機場、蕭山市中心、奧體、市民中心,一直到河坊街。
地塊周邊,商業資源豐富,江東天街和大江東寶龍廣場都在地塊步行范圍內,地鐵4站還有永旺夢樂城。
地塊南面一路之隔是東沙湖公園的錢塘廣場,從實地航拍來看,東沙湖公園主入口區域的廣場、城市陽臺,以及東南角活力運動區的籃球、網球等運動場地,已經基本建成,并無高建筑物遮擋,預計項目最南側可以實現無遮擋看湖。
整個園區還將通過騎行道、漫步道實現貫通,也就是說,未來業主在家門口,就能實現環湖騎行或漫步,對于低密住區來說,這是非常大的加分項。
按照建設進度規劃,東沙湖公園預計2024年7月底基本完工,力爭2024年10月底全面竣工。
由于是不限價地塊,又是低密,新房售價未知。
目前,大江東核心區在售的湖映里、湖境觀嵐灣、河印觀翠灣等樓盤,全部是高層,限價21300元/㎡,但去化情況并不理想,部分樓盤已經開始打折促銷。
已交付的融創城,二區、三區有疊排產品,此前新房均價在2.7-3.2萬/㎡之間,目前二手房掛牌價約3萬/㎡出頭,成交并不活躍,有不少房源掛牌時間長達200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