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銷售冠軍;房產銷售冠軍是個什么樣的人
剛剛過去的2023年,房地產市場整體呈現出復雜多變的態勢,陽光城、泰禾、新力控股、南??毓傻仁嗉疑鲜蟹科蟆芭俊蓖耸校趧?、中國奧園、旭輝集團、碧桂園等在債務重組方面取得新進展。
根據中指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2023年百強房企銷售總額(全口徑)為62791.0億元,較2022年百強同比下降17.3%;市場份額為34.5%,同比下降4.8個百分點。
銷售額超過100億元的房企有116家,較上年減少14家,其中,16家躋身“千億俱樂部”,較去年同期減少4家。排在榜單11-16位的依次是濱江集團、越秀地產、中國金茂、華發股份、中國鐵建、綠地控股。
其中,越秀地產商品房銷售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作為全國第一批成立的綜合性房企之一、中國第一代商品房的締造者,越秀地產經過40年的發展,已成為中國地產TOP20、廣州市場TOP1,進駐全國30個一線和強二線城市,開發大型住宅項目超過300個。
去年,公司繼續聚焦核心一二線城市,落地了在上海的首個城市更新項目及杭州第二個TOD(“軌交+物業”)項目。全年共交付3.62萬套房屋,服務業主超過100萬。
招商蛇口、碧桂園、建發房產、龍湖集團、金地集團位居6-10名。2023年,碧桂園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通過努力盤活各類資產、暫緩拿地、積極降本增效、調整公司架構、對集團高管大幅降薪等措施進行自救。
全年公司銷售額2199.8億元,相較于2021年的7888億元、2022年的6074億元大幅下降,排名也從第一滑落至第六。銷售面積2649.3萬平方米,力壓萬科(2456萬平方米)、保利發展(2372.6萬平方米)排名第一。
去年累計交付超過60萬套房屋,在行業中遙遙領先。集團董事局主席楊惠妍表示,今年交付挑戰將進入“深水區”,交付量預計超過40萬套。數量仍然龐大,難言輕松。
萬科、中海地產、華潤置地、綠城中國躋身“3000億元陣營”,分列2-5位。有著“工科狀元”“豪宅專家”、“空間大師”之稱的中海地產,是中國建筑集團旗下的孫公司,成立超過40年。上世紀80年代正式在香港涉足房地產行業,以做住宅開發業務起家,此后逐步將重心轉入內地市場,聚焦一線、強二線城市。
過去一年,百強房企拿地總金額達到13195億元,拿地規模同比微增1.7%。其中,中海地產累計新增貨值2585億元,領先保利發展(2336億元)、華潤置地(2206億元),成為“掃貨王”,包括在深圳摘得“百億地王”深圳灣超總地塊,以底價拿下北京豐臺區北宮鎮地塊、石景山北辛安地塊,聯合徐匯國資以約240億元的價格拿下上海徐匯龍華地塊。
早在2017年,保利發展就提出“重回前三”的口號,終于在2023年如愿以償,以4207.0億元登頂榜首,這也是榜單中唯一一家“4000億房企”。集團提出新人文社區”產品理念,升級打造了涵蓋三大住宅產品系、三大服務場景、12款產品美學的“天悅人和”產品服務體系。
其中,“天”系列(天悅、天瑞、天珺、天匯等)滿足的是高端改善型客戶的產品及服務偏好,“悅”系列(璞悅、瑯悅、瑧悅等)主要面向品質改善型客戶;“和”系列(和煦、和著、和頌)則主打功能型改善產品。
最近三年,行業前四名從“碧、萬、融、?!保健氨?、保、萬、華”,再到的“保、萬、中、華”,競爭格局不斷發生變化。隨著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房企爭相追求銷售規模的時代已然遠去,紛紛主動管控銷售規模,追求更加平穩的發展。與此同時,更加注重一、二線城市布局,長三角、粵港澳(內地)、京津冀城市群成為必爭之地。今年市場會發生什么新變化,我們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