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走向(房產今后走向)
文章共約2200字,預計需要7分鐘左右,閱讀前麻煩點一下關注,便于您后期持續關注相關內容
中國房地產業的發展,對整個中國經濟都有著不小的影響,從最開始的小打小鬧,到后來房價一天一變,現如今房地產已經成了影響中國經濟體系的參天大樹。
隨著商品房的驟然冷卻,讓整個房地產行業受到了致命的打擊,房地產這個曾經讓很多人和企業一夜暴富的行業,現如今也正在面臨“潮水退卻”的時候,有很多專業和行內人士分析,現在的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會出現3大趨勢,以便面臨正在下行的局勢,老百姓需要提前做好準備,來幫助自己能從容面對。
金融屬性逐漸消退
中國房地產在過去幾十年能夠蓬勃發展,正是得益于企業賦予的金融屬性。
老百姓談論起中國房地產行業時,永遠繞不開的話題就是房價。
居高不下的房價讓很多對房子有剛需的人望而卻步。
據統計,超過60%的商品房是買來投資用的,只剩不足40%的房產是因為家庭的剛性需求。
這就是房子所被賦予的金融屬性。
在中國房地產行業急速擴張的時候,普通人都知道炒房掙錢,對比把錢存在銀行,或者投資購買理財產品,倒賣房子得到的利潤可以說是“天文數字”。
房地產行業的利潤越大,就能吸引更多的資本投入,大量的資本又能進一步地促進房地產行業的發展,這樣一來就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當然,這種情況也會間接形成房地產泡沫。
鑒于之前,美國、日本等國家都出現過房地產泡沫破裂的情況,這直接對本國經濟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我國正是看到了泡沫破裂的風險,國家開始開始出手干預房地產行業的瘋狂發展。
將金融屬性剝離房產將會是之后國家的工作重心。
因為房產被投資人賦予的金融屬性,直接導致了房產市場供大于求,大量的空置房出現。
這種情況在三、四線小城市尤為明顯,大量的空置房不但不能創造實際的價值,還浪費了大量的資源。
這時候去金融屬性就顯得很必要了。
當然,一旦房子的金融屬性被剝離,肯定是會對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和房價造成影響。
房價肯定會下降到一定程度才能趨于穩定。
同時將房子視為優質資產去銀行進行抵押貸款,也可能不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了。
當然這對于一些有購房需求的普通人來說當然是個好消息,高昂的房價是阻擋他們擁有屬于自己房子的最大障礙。
但對于有大量房產在手里的投資商和房地產開發商就不算是好消息了。
房產的流通性會下降
根據目前中國社會的發展現狀,房產的流通性可能會越來越差,對房子有剛性需求的人可能會越來越少。
個人認為,房子流通性下降并不能完全歸結于房產市場的下行,更多的原因是來自社會層面的。
目前中國社會開始步入老齡化,老年人的人口越來越多,出生率已經開始放緩,尤其是一些大城市。
房產銷售的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和人口出生率掛鉤的。
新生人口的出生其實就是百姓對房產剛性需求的一種體現。
因為出生率追不上老年人數量增長,加上現在很多父輩早早的就給子女買好了房產,這一部分年輕人根本沒有購房的需求。
加上房地產發展火熱的那幾年建造出來的商品房,已經大大超出了市場的需求的飽和度。
以上是從社會層面考慮的原因,當然也不能忽略房地產行業帶來的影響。
高昂的房價也是影響流通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對于房產剛性需求群體減少的其中之一原因就是房價太高了!
在國內的一些大城市,房子的價格高的難以想象,當然大城市的高房價對應的就是高收入,但也不能忽視大城市的高消費。
就算在大城市有高收入的群體,買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也很有可能透支掉自己未來幾十年的收入。
這樣的情況對個人的生活也會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收入的緩慢增長完全不能覆蓋房價的增長,這也就讓很多收入不能支撐購房的群體逐漸選擇放棄買房。
現在,在北上廣深等大城市,大量的投資者開始出售手中的二手房,正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他們知道一旦房子的投資價值消失后,這些房子就會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經濟的緩慢復蘇,收入漲幅緩慢,購房會給自己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這也可能就是現在年輕人遲遲不結婚的,不愿意要孩子的原因。
租房會慢慢替代買房
很多人買房子其實是為了享受到當地的教育、醫療和工作等權利,國家今年以來一直在倡導“租住同權”。
如果“租住同權”能夠在全國各地落實,這對于整個房地產行業來說才是真正的打擊。
不過“租住同權”要落實其實就是一個時間問題。
目前我國已經開始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開展了試點實行工作。
可能在不久的將來確實能夠做到全國“租住同權”。
但不可否認,這必定是未來房產市場發展的方向,租房和買房相比,這對于想去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來說則更加友好。
現在年輕人在生活中更加趨于低欲望,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受到了房價的影響。
年輕人在談婚論嫁之前,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房子問題,租房一方面是不穩定,另一方面就是不能享受當地的教育、醫療等權利。
但“租住同權”能夠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最起碼能讓普通人享受到和當地有房子的人一樣的權利。
“租住同權”其實已經觸及了房產投資者的根本利益。
一旦“租住同權”完全落實,投資者手中大量的閑置房產就會急速貶值。
買房所帶來的優勢租房全有,而且租房的成本更低,這對于本來就不想買房的年輕人來說就會進一步降低他們買房的欲望。
為了響應“租住同權”,國家也在增加廉租房的數量,來減緩租房難的問題。
這就相當于給現在房地產業又降了降溫。
但不可否認的是,“租住同權”對于城市發展卻有著很強的積極影響,城市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輕人來打拼。
任何的改革和變動都會經歷陣痛,國家對房地產行業采取的一些措施雖然短期內會損害到一部分人的利益,但從長遠看,這是對國家穩定發展的“一劑良藥”。
隨著這波“潮水退卻”后,必然會讓一部分人無所遁形,但也會讓房地產未來的發展更為健康,相信未來人們不會再因為房子賭上一輩子。
對于這件事有什么看法,歡迎評論區討論!堅持原創不易,記得點贊關注,分享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