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房產稅;五年以上的房有啥稅
最近一段時間,國內房價出現了“量價齊跌”的走勢。越來越多的城市房價出現了下跌,截止2023年4 月,百城新房和二手房價格環比下跌城市數量分別為 44 個和 76 個,較上月分別增加 5 個和 8 個。
與此同時,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與3月份相比大降48.9%,幾乎出現了腰斬。此外,二手房掛牌量激增,重慶、南京、蘇州、成都等10大城市的二手房的掛牌量超195.67萬套,同比增長80.94%。
雖然,國內房地產市場出現了調整的趨勢,但房價卻始終居高不下,4月百城均價為16181元/平方米,二手房均價為15826元/平方米。這意味著,隨便在這些城市購買一套商品房,都要150-200萬元以上。于是,就有網友提出問題:5年以后,一套150萬的房子能值多少錢?究竟是會升值還是貶值?
對此,有業人士給出答案:未來幾年,房產泡沫將被擠出,房價會逐步回歸居住屬性,最終會與當地居民收入掛鉤,屆時居民的購房成本將會大幅降低。可能很多并不同意這個預測,認為在各種利好政策之下,未來房價總體會穩中有升。不過,我們認為,將來房價下跌的概率要遠遠超過上漲的可能,主要是從以下4個方面來分析:
第一,未來我國剛需購房越來越少
現在國內老年人口越來越多,年輕人口數量越來越少。老年人已經有房居住,而城里的年輕人只要繼承父輩房產也不需要買房。此外,現在年輕人都不愿結婚,未來購買婚房的人越來越少。同時,由于年輕家庭都不愿意生二胎、三胎,這也意味著,那些生了二胎或三胎后要把小房子換成大房子的購房需求也會越來越少。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的城鎮化率達到65%,已經接近尾聲,未來不會再有大量農村居民進城成為市民。所以,從長遠來看,未來剛性購房需求會越來越少。
第二,房產稅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我國決策層早在2021年10月就宣布要擴大房產稅試點城市的范圍。而在進入到2023年之后,由于土地財政收入減少,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明顯下降。各地要求通過房產稅來增加地方政府稅源的呼聲也越來越高。據專家估計,房產稅將會在“十四五”期間實行,屆時擁有多套房產的家庭持房成本會明顯上升。
第三,改善需求將會越來越理性
在經歷了3年的疫情之后,多數人的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減少,人們對未來收入增長預期也在降低。為此,很多改善型購房需求也越來越理性起來,不會再像過去那樣不顧自身經濟實力,跟風買房。所以未來改善型購房需求也會大幅減少。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樓市缺乏賺錢效應,現在很多炒房者不是選擇拋售房產退出樓市,就是在外面持幣觀望。由于各類購房需求快速萎縮,未來房價上漲的空間已經沒有,而下跌的空間已經被打開。
第四,保障房入市將對樓市產生分流
如今各城市都在加大對保障性租賃房、共有產權房的建設步伐。未來幾年,會有大量保障性租賃房和共有產權房入市,屆時剛參加工作的大學生,以及外來務工人員可以申請保障性租賃房,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可以申請共有產權房。
這樣一來,會對商品房市場產生分流。所以,未來商品房市場將會逐步去投資化,房價最終還是要回到合理的價格區間。
五年以后,一套150萬的房子值多少錢?業內人士給出的答案是,房價將會穩中有降,逐步與當地居民收入掛鉤,最終回歸居住屬性。這也意味著,現在一套150萬市值的房子將會大幅縮水,房價泡沫會被擠出。
所以,如果你想現在買房置業,我們的建議還是等一等,等房子的泡沫被擠掉了,再出手買房也不晚,屆時買房的成本會大幅降低,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