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單位房產、買單位的房子有風險么
現在大家購買房產的時候,一般都是以個人的身份進行購買的,但是現在很多城市都有限購政策,為了規避限購政策,有的購房會以單位的名義進行,小編認為單位買房最大的好處便是不限制購房套數,那么單位買房和個人買房有什么區別?單位買房需要交什么稅?
一、單位買房和個人買房有什么區別
1、房屋所有權不同
單位買房后產權證上寫著的是單位名稱,也就是說轉讓單位房需經董事會股東的同意,而個人房產歸私人所有,是否轉讓由產權人決定;
2、契稅不同
單位買房需支付百分之三的契稅,而個人買房由房屋面積決定,如果戶型面積小于90平方,只需繳納購房款的1%作為契稅,當戶型面積大于90平,小于144平時,只需繳納購房款的1.5%作為契稅,只有在戶型面積大于144平時,才需要繳納3%的契稅。
3、個人所得稅計算方式不同
單位買房在計算個人所得稅的時候,可以直接從已繳納的房產稅中扣除,而個人買房在計算個人所得稅的時候,需要單獨繳納,不會扣除房產稅。
4、限制條件不同
單位買房不受套數的限制,單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決定自己需要購買幾套。而個人買房需要按照政策規定限制套數,并且作為外地戶籍的購房者,還需要提供在當地參加社保的證明文件,或者在當地繳納個稅的證明文件,否則不能購房。
二、單位買房需要交什么稅
以單位名義購房所需繳納的稅費:
1、契稅:無論是非住宅、普通住宅還是非普通住宅,以單位名義購房契稅一律要按照3%繳納,不享受優惠契稅政策;
2、房產稅:每年房產原值×70%×1.2%;
3、土地使用稅:建筑面積×30元/年,一般大城市1.5—30元,中等城市1.2—24元,小城市0.9—至18元,縣城、鎮、礦區0.6—12元;
4、如房產稅、土地使用稅未按時繳納,需要按照每日萬分之五繳納滯納金。
在房產交易市場中,單位買房的情況也比較多,相比個人買房,以單位名義買房繳納的稅費多很多,并且轉讓成本高。以上就是關于“單位買房和個人買房有什么區別?單位買房需要交什么稅?”的全部介紹,感謝各位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