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迪房產(啟迪置業有限公司)
文/房小業
經過兩年多“瘦身”改革,3400億負債壓頂的清華控股繼續選擇“賣子求生”。這一次被擺上貨架的是啟迪控股14.84%的股權。
10月9日,北交所披露資料顯示,清華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清華控股”)掛牌轉讓啟迪控股10773萬股股份,轉讓底價為22.27億元。根據披露信息,此次轉讓的1億股股份占啟迪控股總股本的14.84%,轉讓完成后清華控股持股比例將降至30.08%。
從股權結構來看,清華控股、百駿投資、協信進瀚投資和鵬康投資分別持有啟迪控股股權為44.92%、30.08%、20%和5%。若轉讓成功,清華控股持股比例將與二股東百駿投資股權持平,而百駿投資的唯一控股股東即為王濟武,持股比例100%,也正是啟迪控股的董事長。
2018年7月,卸任清華控股董事后,王濟武就開始全面推動啟迪控股重組事宜,“門當戶對”是王濟武為啟迪控股引入戰略股東定的基調,改革后的啟迪控股的國有資本屬性比例將不低于51%。
但自去年11月9日,清華控股與雄安基金公司簽訂《關于啟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轉讓協議》。今年5月,青島城投也與啟迪控股簽署合作協議,計劃參與啟迪控股深改對其進行增資后,一切都無后續。
為什么要賣?
清華大學在A股的布局分為紫光系、啟迪系和清控本系。清控本系就是清華控股或其全資子公司直接控制的上市公司,包括同方股份、誠志股份和辰安科技;紫光系以紫光集團為平臺,有紫光股份、紫光國微和紫光學大,參股文一科技等眾多上市公司;啟迪系通過啟迪控股,控制啟迪古漢和啟迪環境。此外,紫光系、啟迪系還分別參股多家A股公司。
彼時領先的混改嘗試、出色的職業經理人團隊,讓清華大學校屬企業走上發展的快車道,資產規模的暴漲也伴隨著負債猛增,這給校企改革帶來了不小的阻礙。
轉讓啟迪控股股權是繼63.98億元轉讓同方股份21%股權后,清華控股的又一項重組大動作。今年6月清華控股與健坤投資擬將紫光集團增資擴股引入重慶兩江新區管委會指定的兩江產業集團或其關聯方。另外誠志科融、清控創投、紫光展銳的股權轉讓等事項也在進行中。
清華控股“大瘦身”后,其總資產從2018年末的5173.88億元跌至4877.01億元;歸屬母公司所有者權益合計112.12億元,較2018年增加了14.17億元;總負債3597.64億元,雖然較2018年減少了206.38億元,但一年內到期的短期負債高達千億,現金短債比約為0.65,并有超百億為受限資金,整體來看短期償債風險較高。
2019年財報顯示,清華控股合并報表內下屬國內外企業共1908家,通過注銷、股權轉讓后不再并入財務報表的企業460家。針對內部不同派系,清華大學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改革。
債務壓頂、債券價格暴跌或許只是暫時的,但2020年清華校企改革還在持續中。
為什么被賣?
頭頂清華大學光環的啟迪控股,其前身是成立于1994年8月的清華科技園發展中心。相較于紫光系、清控本系等資本派系,啟迪控股起步雖晚,卻以數量見長,控(參)股上市及非上市企業800多家,管理總資產規模近2000億元,核心業務涉及科技園、環保新能源、數字經濟、醫療健康、新材料等。實力毋庸置疑,但最近的股權變更和一系列債務數據,為啟迪控股重組披上了一層“迷霧”。
從啟迪控股這幾年披露的財報來看,負債不斷攀升。2016年至2019年,啟迪控股總負債分別為673.76億元、920.57億元、1053.27億元、1053.23億元。對應負債率分別為68.01%、71.06%、72.71%、72.67%。
業內人士認為,啟迪控股受去地產化影響及環境新能源和科技園業務盈利能力下降,最近兩年業績有所下滑。同時,啟迪控股對戰略業務板塊持續投入,特別是科技園在建項目較多,加上大量參股企業投資持續增長,導致財務杠桿較高。
截至2020年6月30日,啟迪控股營業收入83.05億元,凈利潤7.34億元公司資產總計1412.75億元,所有者權益369.02億元。其中凈資產369億元,負債1043.73億元,接近凈資產的三倍。如何調整啟迪系資產布局,優化其財務結構已成關注重點。
此前中誠信在給啟迪控股出具的2019年債券信用評級報告中就曾指出:“啟迪控股在建及擬建的固廢處置項目和科技園項目較多,債務壓力與資本支出壓力并存。”并認為啟迪控股的盈利對非經常性損益的依賴程度較高,未來盈利穩定性仍需關注。
啟迪控股從清華科技園的房地產業務起家,科技園區開發銷售和物業收入仍是核心業務之一。但自2019年減持啟迪協信科技城投資集團持股比例下降至15.3%后,其科技園區業務規模已大幅瘦身。2019年,啟迪控股的科技園業務營收25.48億元,同比下降了38.64%。目前持有清華科技園等物業14處,還有合肥科技城、南京科技城、啟迪香山中心等項目。
啟迪環境目前是啟迪控股營收的主要來源,2019年營收101.76億元,凈利4.28億元。啟迪古漢作為啟迪控股大健康產業核心平臺,去年實現營收3.15億元,凈利0.42億元。
整體看,啟迪系旗下公司多數盈利,但仍面臨業績壓力。可以預見,隨著市場競爭持續白熱化,啟迪系產業如何更好地整合發展,將成為旗下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