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建筑(房產建筑成本和土地成本比例)
現代建設過于單調無味,可能無法吸引大眾目光,
所以,不斷探索新奇有特色,甚至奇葩的設計,
成了一大波設計師永遠的命題。
當然這其中,有些設計師已經開始發揮自己的創造力,
把各類建筑物造出了不同形態,今兒就來欣賞一下。
潛望鏡劇院
咱先看看這個建筑,有什么感覺?
是不是覺得造型很奇特,絕對不同以往的中規中矩,
反正我剛開始看到,以為是個大炮筒。
但其實人家是一個音樂劇院,
該所建筑位于格魯吉亞第比利斯里的Rhike公園,
俯瞰過去,格局是以兩個不同的曲線形元素構成。
中間用共享的擋土墻進行連接,
其中一個是作為音樂劇院,另一個是展廳。
外圍是有兩條軌道道路所包圍,看上去格外壯觀。
據介紹,建筑物的北部包含了566個座位的音樂劇院大廳,
還包括一個自助餐廳,以及用于放置器械的儲藏空間;
主入口位于公園中,而展廳則與河岸平齊,
仿佛是瞭望著古老的河流,也難怪越看越像個潛望鏡。
近距離看,劇院的材質采用不銹鋼,陽光的照射下,
發出了刺眼的光芒,但是這反倒像是城市的耀眼中心。
大大的入口像極了鏡筒,長條的形態由寬至窄,
充滿了神秘感,突然有種想進去一探究竟的心態。
走進去可以看到,內部漁網狀的搭建造型別致,
在陽光的映襯下,波光粼粼、光影交錯,非常有美感。
600個瓦片的屋子
這座看上去尖尖的建筑,其實還是個屋子,
被芬蘭人稱之為“顫動的屋子”,
2015年這個小屋就曾在芬蘭展覽過,并且被長期保存了下來,
這用瓦片搭建整座屋子就足以讓人驚嘆了!
近距離看可以發現,屋子的細節處也做的很到位,
外部架構以木頭和鋼絲線相互連接組成,
鋼絲就是平衡木瓦的標尺及固定軸,讓屋子架構看上去非常硬挺結實;
各部分的平衡節點,也是采用不銹鋼螺母及螺栓連接,
也為屋子的框架帶來了穩定性。
瓦片采用的是動態的飛機層板,這個材質的好處是,
瓦片的方向可以隨著天氣不同而發生改變,
這樣一來,即便是刮風下雨還是下雪,也不用擔心。
因為瓦片會感知到天氣變化,自動閉合,
完全不會影響內部的使用,完美避開了天氣的干擾。
進入小屋后,使用者可以感受到經木瓦調節后的光線,
也能欣賞到外部不斷變化的景觀。
不得不感嘆下設計師的才能,
完美的把每個瓦片功能,都發揮到了極致。
花瓣形寺廟
這座寺廟位于哥倫比亞,因為原來的廟被大火摧毀了,
所以又重新設計了這個如同八角形穹頂的寺廟。
別看外部似乎沒什么玄妙之處,但是走進去后,
你一定會被頭頂的花瓣所吸引,突破了常規寺廟的設計,
把屋頂設計成四散的花瓣,由膠合板打造,非常富有藝術感。
整座寺廟以木質結構做支撐,
白色的涂料一刷上,瞬間變得更加夢幻了,
這寺廟看上去還真像是個美術館呀!
所以,國外設計師們總能顛覆我們的想象,
但是卻也讓我們看到了,建筑的更多種可能。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