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鄰居房產聯盟-鏈家房產網官網
靈獸按
方便和折扣將成為零售業發展的基本趨勢。
作者/十里編輯整理 ID/lingshouke
▲這是靈獸第1026篇原創文章
“整個零售業商超賣場的銷售在逐漸下滑,為何便利店反而上升?”這是好鄰居總經理陶冶在2021中國零售創新峰會暨小業態發展大會(第七季)上提出的問題。
這與大環境和競爭緊密相關。
陶冶認為,未來,方便和折扣將成為零售業發展的基本趨勢。
對于社區零售,陶冶曾在2020年做過四個預測:
一是,進入存量廝殺的時代,區域品牌的互相滲透,新零售深入低線城市,互聯網商業普及下沉;二是, 社區商業上演雙城記,既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市場回歸社區,野蠻的對手也跟隨而來;三是,理性消費時代來臨,折扣業態來襲。經濟趨穩和變緩以及多年的消費普及教育,開始理性消費。折扣店同樣便利,會分流部分市場份額;四是,新零售變舊。優秀團隊進化出新的物種并迅猛生長,傳統品牌也在數字化普及的平權紅利下,開始短兵相接。
而在此環境下,數字化的重要性更加凸顯?!霸跀底只姆绞绞且磺胸浳锏目芍⒖梢暋⒖捎嬎?、可運營,從而實現跟需求的高效匹配。”陶冶稱。
下為陶冶演講全文,《靈獸》略有刪減:
1
零售業面臨的挑戰,也是社區商業歷史性的機遇。
有幾個明顯的趨勢:
首先,后工業時代是零售服務業的主戰場,零售業正成為國民經濟和宏觀經濟的主導力量;其次,社區人口結構逐漸老齡化;第三,基礎設施的發展,或將影響零售業;第四,中西方的對抗,使內循環已成國家的戰略部署。
相對應的,零售業也發生變化,不僅在便捷和折扣方面,還有零售的本質。
零售的本質是城市生活服務的基礎設施,以最快效率的供應鏈,通過數字化技術手段驅動零售業發展。
從數據來看,全球排名前20的零售商中,有6個是社區便利店或主要業態。在2015年時,連鎖便利店的熟練是9.1萬,2020年提升到19.3萬,銷售規模也從1120億元上升到2960億,店鋪數量增長一倍的同時,銷售規模得到1.5倍增長。尤其是2016年和2017這兩年間,即便實體零售的銷售額在下滑,便利店依舊保持23%的增速。
業內不少人士預測,未來便利店業態將有幾大現象。
第一,進入存量廝殺的時代,便利店們互相滲透、競爭;第二,來自外界的競爭,從去年到現在,社區拼團業態的瘋狂,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相繼上市,這些都在社區商業與便利店形成競爭;第三,理想消費時代來臨,折扣業態來襲。
另外,從好鄰居近幾年的數據來看,商品分類排行已發生巨大的變化。首先,是熱食,加熱食品從五年前排名第5已經上升到第2名,冷藏的鮮食從以前12名上升到第8名。未來,好鄰居也將在此品類加碼。
便利店業態一直解決吃的問題,零售業本身也是食品的工業化重構。
在日本,便利店中40%是鮮食,德國便利店里還售賣蔬菜,而在法國不到200平方米的店內,提供蔬菜、即食品、餐包等;英國的Tesco跟家樂福比較像,有蔬菜、水果、冷藏食品、三明治等等;在臺灣的全聯社有熱便當、鮮魚加工間、烘焙間、咖啡及休息區。
再看,日本的便利店趨勢。日本的便利店宛如中國的互聯網平臺一般的存在,每天有6000萬人次,相當于日本一半的人口要進便利店購買商品,這是非常大的流量入口;其次,日本的便利店對其他社區生活服務業態,正形成一定的蠶食;第三,對上游加工業的整合。為羅森提供鮮食生產的加工廠——鮮食聯盟,已是日本最大的食品生產商,通過聯盟的方式,對上游的加工業進行整合;第四,向高端產業進攻,羅森已是日本排名前三的票務代理商。
社區商業到底是干什么的?民以食為天,便利店首先要解決百姓吃的問題,這是社區商業當前和未來的使命。
第一,解決吃的事情,讓顧客生活得更加輕松;第二,唾手可得的服務響應。未來年輕的消費者不會再想囤貨,想要什么就希望馬上用得到;第三,便利店真正的融入社區,成為社區的一份子,提供所有的連鎖服務,因為連鎖服務業把一切非標服務都進行了標準化。
總結來看,第一,高滲透。社區商業如果不具備高滲透的能力,基本上價值要大打折扣,任何社區都應該具有生存的可能性;第二,相比客流量大、銷售額高,小客流應該也能在環境下生存;第三,面對更為年輕的從業者,對企業的管理是根本性挑戰;第四,便利店要有提供服務的能力,并非只有商品;第五,提升折扣能力,也就是短鏈供應,盡量減少、縮短整個流通環節;第六,線上化的生活。如今是新媒體的移動時代。
2
一直以來看,技術是零售的根本因素。如果站在流通的高度觀察零售業,廣義上說,人類大部分的實物生產活動都要通過流通業最終交付消費,因此,零售業本質上要通過流通交付消費,做任何東西最終都要轉化成消費品,讓人消耗掉。
在巨大的實物流轉過程中,有幾個因素非常重要。第一,是高效匹配,如何把實物、產品跟需求匹配得上;第二,是最小的做工,怎樣減少搬運的次數和距離。這是零售的根本,而技術是零售業態變化非常重要的驅動因素。
從整個零售的發展看,上個世紀初期,從百貨到賣場等一系列的業態發展過來,整個過程根本是在圍繞技術的變化在不斷發展。
舉例而言,上世紀80年代,是沃爾瑪真正高速發展的時代,主要是沃爾瑪開始導入清潔系統,這套始于70年代建設的系統,為沃爾瑪后期的高速擴張打下了夯實基礎。
同樣,7-11在80年代后期快速增長,此前也加碼在不同時點上對技術的投入,微軟專門為7-11開通了Windows的后臺開發權限。因此,無論是沃爾瑪還是7-11,之所以能實現全球化的擴張和大范圍管理,都是基于技術的發展。
回到國內來看,中國零售業面臨著困境。從90年代開始,全球的產業開始向互聯網通訊和金融轉移,零售業還是非常重要的投資品類,到了2000年,投資圈對零售業的重視已被看淡,投資的熱點轉移,從此整個線下流通業的數字化陷入低潮期。
2010年到2015年期間,電商崛起,京東殺出重圍。2016年以后,互聯網巨頭開始意識到純靠以快遞為方式的履約,無法解決整個商品流通的根本問題。因此,從2016年開始,伴隨著AI和物聯網整個布局的突破,數字化已迎來小高潮,但傳統零售行業數字化程度低、人員平均素質不高、產業分散,這些因素都是零售業要面臨的數字化問題。
技術的變化改變傳統零售業。盒馬X會員店是一個可怕的存在,盡管都在做會員店業態,但其不是一堆供應鏈的組合,會員店核心是對用戶精準的維持和運營,這是阿里對零售業的沖擊。另一個案例是便利蜂,也是好鄰居的巨大對手,其背后擁有強大的資本力量和技術壓制好鄰居,通過穩定地輸出、服務品質在不斷蠶食用戶。
以上為新零售的代表案例,總而言之,店內的店員不管經營,埋頭苦干;其次,沒人管銷售。
3
在流通和零售行業,要求更高效的雙循環流通體系,而發達國家的趨勢發展表明,零售業的發展會形成穩定的流通格局,中國的消費企業必然也會是全球巨頭。因此,數字化的方式是一切貨物的可知、可視、可計算、可運營,從而實現與需求的高效匹配。
相對應的,好鄰居也一直在做技術的開發。
首先,好鄰居的核心戰略——聚焦城市吃的問題。做社區零售的根本使命是想辦法猜想顧客未來的飲食方向,如何吃的便宜、舒服;其次,在北京的消費環境下,如何實現多點、高頻地貼近用戶,以及圍繞多業態能夠實現區域高密度的高效供應鏈;第三,實現用戶的價值運營。
在好鄰居的發展中,也遇到很多問題。首先,首都功能的調整。當下正處于建黨100周年,好鄰居很多門店被通知關門,作為政治中心,人口減少,產業變化,北京功能的調整是很多其他的城市沒法體會的;第二,競爭格局的加劇。
這些問題都會導致成本結構逐年上升,勞動力短缺,供應鏈外遷,很多小型工廠被迫遷移出去,因此要重新定義便利店。不僅要大店細分,深入到社區以及下沉市場,更要提升毛利率,對抗高成本;餐飲行業用60%的毛利率對抗北京的門店租金,便利店以前只有30%不到,現在想辦法創造40%毛利率的可能性以及面對社區的個體銷售,做價格的殺手;增加生鮮和加工食品的占比;最后,對用戶資產數字的運營。
零售業的本質,是對食品工業化的重構。
好鄰居這些年,在面食上下不少功夫,雖說去年疫情把很多工廠干掉,但好鄰居重新揀了起來,面食達到了與現場做的類似效果。
至于如何售賣生鮮?好鄰居的思路是前端小團隊跟大后臺如何能夠實現前后的適時協作,實現智能輔助。
4
2018年開始,好鄰居有了X-brain計劃。這是基于零售本體設計的知識化的數據倉庫,多維度收集存儲業務數據和實時觸發的智能引擎集合,以及有人監控操作的中央運營工作臺。
第一,如何讓人能夠實現網絡協同;第二,讓系統怎么做智能商務,協助做決策。
X-brain將整個企業分成了四個運營:
S.brain:Supply供應鏈在線協同和實時運營調度平臺,尤其是生鮮和鮮食的采(產)銷一體的協作運營,成效很高。
S是把商品分成三條線:一是,流通;二是,生鮮,根據供應情況再進行整個運營,所謂鮮食加工是有計劃的,告訴工廠明天應該做3000個面包還是5000個三明治,對方則提供計劃,計劃組織原料和組織生產,所謂的不同的商品特征通過系統配合,讓運營中間不管通過加強協作還是通過加強周轉的管理、損耗的管理,想辦法提高效率,現在的數據控制點有幾十個。
E.brain:Employee 員工的工效評估和在線運營、動態排班、人才養成和發現;
C.brain:Customer 用戶的數字化識別和在線個性化運營系統。未來不具備單用戶顆粒度的用戶運營企業,基本上都會被互聯網平臺干掉;
T.brain:Task 移動智能店務和在線支援系統,基于門店任務的本體化的智能工作助手和在線協同通訊工具,這是一個店務系統。核心是用數據幫助對用戶分層以及對門店用戶的構成進行動態監控,對健康度進行管理,用在線的策略進行策略的預制定和執行。
店務系統后面是一個機器人決策體系,遇到新的規劃時怎么變化,變化應該怎么執行,這里面有一個決策樹,呈現在門店是APP,也是一個PDA,店員通過PDA進行操作。
最后,說一下成果。首先,在前年推出了叫CS++這是最新的店型,目標是想做到40%毛利率,對抗北京的高租金成本,目前做了30多個店效果還可以。好鄰居首先提出深夜食堂、小食堂,這些損耗率的管理都非常出色,維持在1%左右。綠標店的成績也不錯。
這是我今天主要的分享內容,未來零售的社區商業應該是什么樣子,我認為技術是非常重要的思考方向。
謝謝大家。(靈獸傳媒原創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