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旅諜戰電視劇,軍旅諜戰電視劇排行榜2019
近30年評分高的12部諜戰劇,《風箏》僅第7,《偽裝者》榜上有名
在我國的眾多劇種中,諜戰劇無疑是起步最晚的。
1981年,王扶林導演的《敵營十八年》被不少觀眾公認為“我國內地第一部諜戰劇”。
該劇也為后來的諜戰劇拍攝提供了大量的借鑒,比如反轉的劇情、多樣化的場景等等。
此后,諜戰劇進入“多方向”嘗試狀態,甚至有導演用諜戰劇的外衣包裹年代故事,探索諜戰劇新的出路。
進入21世紀后,諜戰類的作品開始逐漸脫離戰爭的影響,將鏡頭對準了作品中的角色。
并伴隨著麥家、柳云龍等人的出現,諜戰劇如雨后春筍,涌入市場。
有意思的是,諜戰劇“走紅”的那幾年,劇作很多,但高質量的鳳毛麟角。
12、《隱秘而偉大》2020年上線,評分8.0
《隱秘而偉大》作為又一成功的“偶像諜戰劇”,看點非常多。
首先,劇中男主顧耀東并非上來就是“滿技能”,而是作為成長者,在經歷失望、迷茫、矛盾、掙扎之后,才堅定自己的目標。
再者,劇中的所有角色都各具特點,并非臉譜化、工具人,比如油滑的齊副局長、惡毒的鐘百鳴、可恨的趙志勇等等。
無論正派,還是反派,每個人的行為都合乎邏輯,即便是趙志勇也并非絕對的壞人,他有軟肋,同時也有野心。
最后,這部劇的生活質感很強,這讓很多觀眾都有所共鳴。
比如:劇中呈現出來的福安弄里,對于很多老上海人就很有記憶點,還有愛嗑瓜子的肖大頭、總是在織毛衣的李隊長、喜歡八卦的小喇叭等等,這些人組成的生活場景,不就存在于你我身邊么?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劇并非一部快節奏的爽劇,相反,它很慢,因此在劇作最初還被觀眾吐槽,但隨著劇情的推進,這種“慢”的效果也被放大,成了感動觀眾的原因。
11、《如此多嬌》2004年上線,評分8.3
本劇是“江山四部曲”中的第二部,也是觀眾最喜歡的一部。
它講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里,美蔣情報大規模破壞新中國工業建設的陰謀事件。
《如此多嬌》的作為反特戲,劇情很高能,其中充斥著多重偵破與反偵破,懸念感很足。
尤其是劇作將視角放在了革命者的家中,有生活感、接地氣的同時,也詮釋了“生死”的真正含義。
當然,劇作除了聚焦斗智斗勇的諜戰故事,還揭露了一些干部沒有在槍林彈雨中倒下,反而倒在糖衣炮彈中,反思的意味很足。
10、《懸崖》2012年開播,評分8.5
有人曾調侃說,“《潛伏》中的余則成來到《懸崖》當中,估計都活不過第二集。”
可見《懸崖》中的反派智商之高,尤其是其中的高彬,更是讓人生懼。
《懸崖》是脫胎于另一部諜戰劇《借槍》,后經歷長時間對劇本的打磨,對人物的塑造很生動。
當然,為了拍好這部劇,主創團隊還特意來到東北,實地考察了三個月,才開機拍攝的。
有著超強寫實風格的《懸崖》,在構建復雜的諜戰場景時,對主角周乙的塑造較之以往的諜戰劇也有著很大的不同。
張嘉益飾演的周乙,不僅要面對錯綜復雜的形勢,還要面臨殘酷的“職場環境”,另外,在情感上他也時刻有著牽掛。
但就是這樣有點“擰巴”的角色,才讓觀眾感覺更加的真實。
當然,《懸崖》有很多亮點,同樣,它也有著短板,比如拖沓。
按照緊湊的諜戰氛圍,這部劇的篇幅原本30集就夠了,但因為很多無用的劇情,讓這部劇在后期顯得有點“無力”。
不過,總體來說,這部劇還是一部經典之作,即便是后來張藝謀的“同名電影”《懸崖之上》,仍舊難以超越前者。
9、《偽裝者》2015年開播,評分8.6
2015年,正午陽光打出了兩張王牌作品,一部是古裝“諜戰劇”《瑯琊榜》,一部則是近代諜戰劇——《偽裝者》。
作為集齊胡歌、靳東、王凱三大帥哥的劇,單純“賣臉”,似乎也能收獲不少觀眾的喜歡。
但《偽裝者》沒有,它憑借高能緊張的場景,讓劇中的每個角色都極具個性。
尤其是劇中的明家四姐弟,每個人都并非表面上那么簡單,雙重身份之下,都在堅守各自的職責與大義。
不過,除了主演之外,宋軼飾演的于曼麗也是圈粉無數。
作為女二,她無論是在戲份、還是演技都完爆了女主王樂君,特別是她在劇中對明樓的感情,更是感動了無數的觀眾。
有人說,《偽裝者》是偶像劇與諜戰劇的完美融合。
不可否認的是,只要劇本扎實、演員演技過硬,這樣的嘗試也并非未嘗不可,可惜,自《偽裝者》后,這類劇的成功案例并不多!
8、《誓言無聲》2002年開播,評分8.7
2002年,《誓言無聲》在央視一經播出,就引發觀劇潮。
同時,這部劇還拿到了第23屆飛天獎的6個大獎。
本劇的導演是毛衛寧,因為出生在軍人家庭,從小他對軍事題材的劇作都情有獨鐘。
而諜戰、反特的故事,更是他的擅長領域。
《誓言無聲》是毛衛寧導演首部執導的作品,講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一批秘密從事地下反間諜工作人員的故事。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部劇的故事情節并不突出,甚至有點老套,但全劇呈現出了一種極為“寫實”的風格。
尤其劇中很多的場景都成為了后面諜戰“照套”的模板,比如許子風的三人反間諜小組所呈現出的“辦公室文化”。
當然,作為諜戰劇,《誓言無聲》該有的特質一樣不少,比如懸疑、推理、反轉、錯綜復雜的人物關系等等,都一應俱全。
也是因為如此,這部劇對后面的“諜戰經典”諸如《暗算》《潛伏》《黎明之前》等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
7、《風箏》2017年開播,評分8.8
同樣作為諜戰劇之父柳云龍的經典之作,相比《暗算》《風箏》,它誕生得有點艱難。
據悉,這部劇籌備了五年,并且被刪減、改動了無數次。
最初,這部劇有51集,但最終被刪減成46集,刪掉了三個多小時的戲份,這才順利開播。
就連柳云龍自己都在社交平臺上表示,“我盡力了,真的盡力了。”
有人曾看過無刪減版的《風箏》并表示:水準不比《潛伏》差!
當然,《風箏》作為“諜戰劇”最后的巔峰之作,有著這樣的評價,并不意外。
作為經典諜戰劇之一,它有著很多的亮點。
比如《風箏》沒有一味地拉低對手的人設,反而劇中的反派角色都是智商在線,例如“影子”就是如此。
還有《風箏》的反轉劇情并不多,反而它在一定程度上闡述的更多是思想與角色的宿命感。
6、《北平無戰事》2014年上線,評分8.9
《北平無戰事》就是正午陽光出品的劇作之一。
本劇的編劇是劉和平,曾寫過《雍正王朝》和《大明王朝1566》這樣的神作。
作為一部諜戰大劇,《北平無戰事》的格局很大。
對比一般的諜戰劇,它解讀的維度很高,從權謀、歷史的角度去看對手的潰敗,而諜戰的元素便鑲嵌其中,給觀眾從小視角到大格局來了一個全方位展現。
此外,本劇的陣容很強大,除卻陳寶國、廖凡、程煜、倪大紅等多位老戲骨同臺飚戲,王凱這樣的新生代演員也絲毫沒有拉胯。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王勁松老師飾演的王蒲忱,尤其是抽煙咳嗽打電話的細節,真的非常傳神。
當然,這部劇也并非一點問題沒有,比如格局大了,往往顯得比較縹緲,讓觀眾可以共鳴的地方少了。
5、《暗算》2006年開播,評分9.0
這是導演柳云龍的第一部諜戰作品,也是奠定他“諜戰劇之父”的成名作。
據說當時拍這部戲的時候,柳云龍一天只睡兩三個小時,帶著全劇組的人奔波在上海、四川、西北等地進行考察。
所以全劇的語言臺詞都非常的考究、深刻。
作為中國諜戰劇的力作,《暗算》有很多創新的地方,也是這種創新才讓諜戰劇真正地與年代劇、特務劇有了區分。
比如揪內鬼的戲碼、展現摩斯密碼、代號等諜戰技術,這些都成了后來諜戰劇必用的“模板”。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劇一共分為《聽風》《看風》《捕風》三個篇章,看似是三個獨立的故事,但背后卻有著緊密的聯系。
它用人物的成長卻揭示時代、人、社會之間的關系,極具詩意與文藝氣息。
4、《紅色》2014年熱播,評分9.1
與《無悔追蹤》一樣,《紅色》在諜戰劇中也顯得非常“另類”。
有人評價“這是一部有著36個小時時長的大電影”,劇中的鏡頭很美,生活氣息很重。
尤其是它對特殊年代下的上海弄堂的刻畫很是細膩,建構了一個煙火氣濃郁的小人物社會。
當然,之所以這部劇有著超高的評分,它也不僅僅止于“生活戲”,更多的是因為它在諜戰元素的基礎上,融入了推理與懸疑兩大元素。
通過縝密的故事結構、超接地氣的人設,《紅色》有了危機與懸念交替出現,且反轉不斷。
整體而言,這部劇的柔軟與張力都很平衡,較之劇情,反而對人性的刻畫與反思成為觀眾在追劇后的一股“余韻”,很好地詮釋了“普通人的抗戰,驚天的浪漫”。
3、《黎明之前》2010年上線,評分9.2
《黎明之前》是接棒《潛伏》之后最為成功的諜戰大作。
由劉江執導,黃珂擔任編劇。
與其他諜戰劇不同,這部劇中的男主劉新杰在一開始就遭到了懷疑,面對錯綜復雜的形勢,男主如何在險境中完成任務成為了全劇最大的看點。
并且,《黎明之前》在劇情上的推動模式很有力度,幾乎每集都有反轉、高能,每一集的結尾還留有懸念。
比如劇中所提及的木馬計劃、摩西計劃、抓水手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劇成就了吳秀波,只是可惜的是,他最終“毀”在了自己的欲望之下。
與吳秀波一樣有著精彩表現的還有林永健。
一直以來,在很多觀眾心中他都是一個“丑男”、喜劇演員,適合演一些都市家庭婦男。
但在《黎明之前》中,他飾演的大反派譚忠恕不僅有血有肉,連氣場也拿捏得死死的。
更厲害的是,他在劇中所展現出來的好領導、好男人的人設,特別有魅力。
如此注重細節的作品,難怪能拿下金鷹獎,飛天獎,白玉蘭等多項大獎。
2、《無悔追蹤》1995年上線,評分9.3
這部劇開播的時間很早,最早的時候它還被稱為“特務劇”。
因為特殊的時間背景,再加上《無悔追蹤》的故事內容對敵特分子的刻畫有些超前,故而這部劇也被“冷處理”了一段時間。
彼時,王志文還是小鮮肉一枚,顏值處于巔峰狀態。
他飾演的馮靜波,是長期潛伏在大陸的特務,但平靜的生活中,他的思想也在慢慢發生改變。
終于在四十年后,他放棄了自己的任務,并且還到公安局主動自首。
劇中與王志文存有對手戲的劉佩琦,扮演的耿直的調查人員肖大力,也很讓人有印象。
對比其他的諜戰劇,《無悔追蹤》少了很多驚險刺激的博弈場景,反而多了很多年代劇的味道。
它展示了新中國四十年的時光變遷,通過主角們的切身感受,將那段年代真實地再現出來,讓觀眾回味無窮。
1、《潛伏》,2009年上線,評分9.4
2009年上線的諜戰劇《潛伏》,絕對是該類型劇的“天花板”,收視率更是高達5.4%,并由此掀起了一波看諜戰劇的熱潮,也實現了口碑、收視、利潤三豐收,至今難以超越。
《潛伏》是改編自龍一的同名小說,劇情與深度都很足。
有意思的是,這部劇的原著僅有兩萬字,導演兼編劇的姜偉硬是擴成了四十萬字的劇本;但即便這樣擴充,整部劇的觀影效果卻一點都沒有注水,情節設置細節條理清晰、邏輯縝密,讓看劇的人欲罷不能。
在人物塑造上,孫紅雷飾演文質彬彬的余則成與姚晨飾演愛抽旱煙的鄉下女人翠平,給予觀眾極大的反差感。
兩人不僅要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有著煙火氣,還要假裝親密關系執行任務,“夫妻潛伏”的主線之外,更有一系列的突發事件,讓主角的處境逐漸危險。
此外,《潛伏》還聚集了一眾老戲骨,比如祖峰、吳剛等等。
老戲骨除了演技在線,他們的臺詞功底也非常強,常常有著一股“玄機”在里面,燒腦程度別提多爽。
其實,回頭看這12部經典諜戰作品,不難看出,即便是如今的年代,對于諜戰劇,觀眾還是有需求的。
但事實上,目前的諜戰劇領域充斥著一股“賣臉風”與“無腦風”,要么演員沒有演技,靠著一股油膩勁,讓觀眾失去追劇的欲望;要么劇情狗血、雷人,各種穿幫、無腦情節層出不窮。
究其原因,有兩點:
一來,如今很多主創團隊不愿意對劇本花過多的時間打磨,以至劇情從一開始就拉胯,甚至一直沿用舊的模式,毫無突破,觀眾也難以提起興趣;
二來,演員也講求“快節奏”,甚至沒有真正融入角色當中,自然呈現不出打動觀眾的作品。
當然,諜戰劇這個領域不會因此消亡,只是希望后來的創作者能夠真正地把心思放在劇本上,我們不求超越經典,最起碼也要貢獻出對得住觀眾智商的作品吧!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安安)
近20年評分最高九大諜戰劇!《風箏》第6,你全看過嗎?
圖文 l 毒舌最TOP
編輯 l 毒舌最TOP
在市場化、商業化的浪潮中,諜戰劇以其特有的傳奇色彩和巧妙的情節設置吸引了大批觀眾的關注,這一類型的電視劇在中國電視史上具有較高的地位和影響。其中2009年上映的《潛伏》打破常規,帶來了諜戰劇的空前繁榮,此后數十年間,不少佳作引起觀眾廣泛討論,開啟了類型融合新風潮,諜戰劇也重回大眾視野。今天就和小編一起回顧國產經典諜戰劇TOP9,哪部是你心中的諜戰劇天花板?(排名按豆瓣評分高低排列)
9.《面具》
《面具》海報
上映時間:2018
豆瓣評分:7.9
這部國產劇,不靠宣傳,不用流量演員,僅靠劇情和演技,當年連續十五天獲得收視第一的好成績,它就是懸疑諜戰片——《面具》。
主演由祖峰、侯勇和梅婷擔任,全都是實力超強的演技派。
劇中的“李春秋”并不是祖峰扮演的第一個特務,他是《潛伏》里的軍統特務李涯,也是《北平無戰事》中的崔中石。對祖峰來說,該劇中他抓住了特務最精彩的特征:表面上一臉平靜榮辱不驚,而內心實則深藏算計。
侯勇就更不用多說,主演的作品多是豆瓣評分9+的神作。在劇中扮演“丁戰國”,在正義凜然、清風霽月的表象之下,有著一幅不為人知的面孔,并在后期劇情中有著巨大的轉折。
在劇情上,《面具》雖然是諜戰劇,但重點并沒有放在軍統高層之間的勾心斗角上,而是主要講述戰爭陰影的籠罩下,所有人都不能主宰自己的人生之苦。事與愿違、顛沛流離的戰爭年代,他們的無奈與苦澀,有時遠比電視劇殘忍一百倍還不止,生活與職責,讓李春秋被迫戴上一副面具,而等他想要摘下面具時,卻不知道真實的自己到底是哪個。
《面具》的用心不僅體現在對人性的思考上,春秋戰國,梅蘭竹菊,每個人物的名字都有典故與深意。總的來說,在爛片當道,水軍橫行的當下,《面具》絕對是一部值得推薦的好劇。
8.《懸崖》
《懸崖》劇照
上映時間:2012年
豆瓣評分:8.5
電視劇《懸崖》描述了潛伏在特務科的重要人物周乙在懸崖邊所面臨的煎熬,在沒有明天的壓抑日子里渴望光明。演員張嘉譯的表演把握了人物的精髓,對感情的表述真實而理智,演繹得恰到好處。
周乙(張嘉譯 飾)
本劇導演在拍攝手法上,也是頗具匠心。整部劇中有許多大的篇幅,但臺詞不多,全憑演員的動作、表情以及鏡頭來推動劇情的發展,可見本劇的主創都是全心投入,在當今的電視制作中,這一點難能可貴。
與以往的諜戰劇在塑造人物時的“非黑即白”不同,《懸崖》在人物形象的刻畫上極力避免簡單化的處理方式,從而使敵我雙方都具有更加豐滿和立體的人物性格。通過人物的不同側面,為其內心進行了充分的鋪陳,造成了強烈的戲劇性。
《懸崖》的精彩除了它的質感之外,更重要的是在人性和情感的表述上更勝一籌,它讓我們看到了一種在那樣特殊年代下產生的特殊感情。它始于諜戰,止于情感,既是一部諜戰大劇,更是一部信仰大劇。從人的本性出發,沉穩地敘述著一個優秀的諜報人員在特殊環境下對自己的堅持。這種真實而質樸很容易讓觀眾接受和理解,并產生共鳴。
7.《偽裝者》
《偽裝者》海報
上映時間:2015年
豆瓣評分:8.6
有胡歌、靳東、王凱三大具有高顏值,高人氣,高話題的男神出演的,主打諜戰推理,且擁有一定原著粉絲好評的IP《偽裝者》,一上線就引起廣泛關注。
講述的是三個個性鮮明,性格迥異的兄弟,在動蕩年代為革命勝利做出努力,個人與信仰同步成長的故事。故事背景選擇在形勢較為復雜的民國,軍閥混戰,各方勢力魚龍混雜,本身就為故事添上了神秘的懸疑色彩。
其中,明樓復雜的身份有著真實的特工作為歷史原型。背景的復雜性,使得明樓的人物塑造有血有肉的同時,有帶著英雄一般的傳奇色彩。導演運籌帷幄很好地運用這些成熟的人物形象,把握住了相對大齡的觀眾,再加上一定的細節和邏輯處理,使得觀眾群體被深深吸引。
明樓(靳東 飾)
該劇在情感的處理上,以時代革命斗爭,軍閥與財閥之間的基本矛盾為基礎。圍繞著明、汪兩家的矛盾,交織著兩位主人公的感情線。在演員的選擇方面,本劇全部啟用年輕的陣容,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演員不僅僅外表亮麗,劇中所展現的他們的個人魅力也是不可忽視的加分項。
6.《風箏》
《風箏》海報
上映時間:2017年
豆瓣評分:8.8
柳云龍執導的《風箏》,是一部蘊含著“信仰”哲理深度,讓觀眾淚奔的藝術作品。
該劇最核心也是最高的理性概念就是信仰。通過聲光,音畫等藝術元素以及手法在內的敘事,得以形象化,具體化。首先,軍統特務韓冰身上信仰概念的實現,這一典型人物形象的敘事,傳達出了民主信仰這一概念。30多年來,她潛伏在公安機關內部,千方百計想要完成軍統交代的任務,這與她的信念是有關的,民主顯然也是崇高的,只是由于她的信仰是建立在非先進組織的基礎上,所以她的命運必然是以悲劇告終。
韓冰(羅海瓊 飾)
《風箏》的前半部分重心是忠義,后半部分,重心則是以共產主義信仰為主。
最后的第46集,無名英雄鄭耀先孤身進京見首長,并在國旗下,國歌聲中去世。當老首長錢重文,顫顫巍巍地接過病床上鄭耀先遞來的“我想看一次升國旗”紙條時,當鄭耀先在天安門廣場國旗桿下的救護車里聽到國歌,舉手向國旗敬禮而去世,這位偉大的無產階級情報員,其畢生種種的個人情感,忠義就這樣融入國家信仰之中。
鄭耀先(柳云龍 飾)
5.《北平無戰事》
《北平無戰事》海報
上映時間:2014年
豆瓣評分:8.9
6年打磨劇本,7位影帝參與,1億投資,4臺電影級攝影機,《北平無戰事》精心醞釀7年。不論是精良的劇本、精致的畫面還是多位影帝的教科書式的表演,該劇的成功是意料之中,也是情理之中。
《北平無戰事》是一部歷史真實性很強的電視劇,1948年經濟全面崩潰,蔣經國強制推行幣制改革,以最后一搏這樣一個歷史節點,涉及反腐斗爭,國共諜戰為背景的劇集。在劇中人物、情節和情境等方面遵循了歷史真實的創作手法。這部劇也是劉和平繼《雍正王朝》之后的又一力作。
細數一下劇中七位主要人物的身份
①方孟敖是國軍王牌飛行員,發展的特別黨員;
②曾可達是蔣經國的心腹,國防部預備干部局少將督察;
③方步亭為中央銀行北平分行行長,幣制改革的重要實施者;
④梁經倫是著名經濟學家,也是打入內部的情報人員;
⑤謝培東是中央銀行北平分行的地下黨員;
⑥許鐵英是中統系派駐北平警察局局長,任務是為了貪腐阻撓幣制改革;
⑦還有一位是始終沒有露臉,用電話牽動劇中所有人命運的“建豐同志”。
用導演孔笙的話來說,市場是多樣的,除了青春靚麗的偶像劇、喜劇之外,也需要一些制作精良的題材嚴肅的歷史題材,這樣電視劇市場才會更加豐富。
4.《暗算》
《暗算》海報
上映時間:2006年
豆瓣評分:9.0
《暗算》選取了麥家同名小說的三個故事,分為《聽風》《看風》《捕風》三個部分,三者相對獨立又千絲萬縷。遵循電視劇創作的規律,本片設置了原小說沒有的貫穿人物“安在天”,他以敘述者和男主角的雙重身份,將三個原來獨立成篇的故事串聯成一個形散神聚的整體。
安在天(柳云龍 飾)
該劇之所以叫《暗算》,正是出于對勝出一籌的軍事謀略以及致命武器的注解,對特殊戰線上的特殊手段的揭秘。
“聽風”:無線電偵聽員。
這是一群“靠耳朵打江山”的人,他們的耳朵可以聽到無聲之音,秘密之音。
“看風”:密碼破譯者。
這是一群“善于神機妙算”的人,他們的慧眼可以識破天機,看閱無字之書。
“捕風”:我黨地下工作者。
在反動派大肆實施白色恐怖時期,他們是犧牲者,更是戰斗者。
近些年來,我國的熒幕上不乏出現敢于亮劍,叱咤風云,所向披靡的英雄形象。然而《暗算》卻塑造出另一類英雄:避敵鋒芒、劍走偏鋒、虛以為蛇、忍辱負重。
3.《紅色》
《紅色》海報
上映時間:2014年
豆瓣評分:9.1
《紅色》與以往的諜戰劇相比,這部戲真正打動人的,是對人物感情無比細膩的刻畫,讓看劇的觀眾能深深被劇中人的感情牽動。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如今我們的生活是何等的來之不易,以及在那個時代背景下生活的人,追求幸福安穩而不得的痛苦。看起來那么卑微的愿望也變得那么遙不可及,而這一切,正是因為國家的動蕩,有國才有家。
劇中對徐天和田丹之間的感情,刻畫得非常細膩綿長,慢鏡頭、細節鏡頭和配樂的烘托,更是將這些美好的情緒醞釀到了極致。兩人之間的情感,正如那時代的許多愛情一樣,擔負了除愛之外的其他許多。
田丹和徐天
這部劇最吸引人的還有兩位主要配角,巡捕鐵林和舞女柳如絲,他們之間火花四濺張力十足的感情互動。《紅色》里的柳如絲,在身世上和其他舞女角色并無差別,之所以被塑造得如此活色生香,在于她的情感關系和情感對象的身份性情設置被處理得非常巧妙,作為“舞女”的被動,和追求鐵林愛情時的主動。鐵林,一個極有血性,少年風骨的小巡捕,平時都敢言敢打敢做敢當的,偏偏面對柳如絲的時候,其實都是在被她推著走。
柳如絲(劉敏 飾)
《紅色》雖然未能大紅大紫,卻是部好看的良心劇,值得推薦。
2.《黎明之前》
《黎明之前》海報
上映時間:2010年
豆瓣評分:9.2
《黎明之前》在懸疑的運用和表現上力求做到極致。故事開始就由地下黨秦佑天的叛變、交待的口供以及親自向軍情八局局長譚忠恕指認這一系列緊張的情節發展,直指該劇的總懸念,即潛伏在八局高層內部的地下黨到底是誰?
齊佩林(張晞臨 飾)
這部劇有經得起推敲的故事架構,跌宕起伏的情節,引人入勝的內容,高質量的制作水準,眾多實力演員的出色表現,具備了一步電視劇成功必備的重要元素。正是由于該劇在諜戰劇情節安排與內容上的探索以及人物塑造方面,較之前諜戰劇又有所突破,才使其成為一部經典的諜戰題材電視劇。
該劇在對諜戰劇十分重要的情報分析與偵破手段方面進行了更為全面的表現,諜戰內容具有技術含量高和專業性強的特點。劇中除了利用常規的采集指紋,腳印,給人物畫像等偵破手段,還有彈道分析,心理畫像,利用藥物催眠,從對方的生活垃圾中提取信息;用同步電臺信號追蹤目標船只,身體語言的解讀,用特殊藥物制造死亡的假象,以及自制化學藥品控制自己的死亡時間等等,技術含量極高的方式。
李伯涵(田小潔 飾)
《黎明之前》把這些既專業又極有科技含量的技術展現,打造成為該劇一個重要且新奇的看點。既滿足了觀眾對諜戰劇傳統內容固有的審美期待,滿足了觀眾的懷舊心理,探秘歷史的欲望,同時又超越了觀眾的期待視野提高了觀眾的審美興趣。
1.《潛伏》
《潛伏》海報
上映時間:2009年
豆瓣評分:9.4
2009年,諜戰劇《潛伏》橫空出世,這部劇不僅成為當年的收視冠軍,直至今日仍被許多觀眾稱為“國產諜戰第一劇”。電視劇是根據作家龍一的萬字同名小說改編而成,原著僅有不到兩萬字,要將其擴充成30集的電視劇,導演兼編劇的姜偉撰寫了約四十萬字的劇本極大地豐富了原著小說的內容。
在人物塑造上,劇中假夫妻的設定并不是獨有,也不是創新,導演選擇龍一這個故事,又是如何確定大家會喜歡這對人物形象呢?
導演曾表示,小說中對這兩個人物印象十分深刻,余則成是文質彬彬的書生,而翠平則是個一口黃牙,愛抽旱煙的野蠻粗魯的鄉下女人。高雅和粗糙一見高下,人物反差極大,卻要在同一個屋檐下生活,假裝親密關系還要一起執行任務,這其中有太多的故事和觀眾講述,所以這也是原故事能被成功改編的很大原因之一。
余則成與翠平
在結構處理上,《潛伏》劇本不僅保留了“夫妻潛伏”的主線,并且增加了15個大事件。就像打怪升級一樣,將故事的危險程度不斷升級,并逐步推向高潮。最值得稱贊的是,編劇在每一集的故事中都能在主線任務的推進中帶入下一個人物的引子,并且能在錯綜復雜的人物關系中展開,卻又不會顯得混亂。
劇中的臺詞也是一大亮點之一,非常有趣生動,整部劇的笑點全部集中在翠平和站長的身上,翠平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站長則是“一語中的,言簡意賅”。
以上就是為大家推薦的國產經典諜戰劇TOP9 ,以上劇集你看過多少,還有哪些值得推薦一看的諜戰佳作,也請留言互相交流推薦,一起來討論吧!整理不易,希望大家多多捧場,歡迎點贊+收藏+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