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電視劇,黃圣依楊子電視劇
內地評分最高的10部反腐劇,《人民的名義》第6,《絕對權力》第5
在電視劇領域,反腐劇一直是一塊燙手的山芋。
一方面,這類劇往往能反映一些官場的真實生態,是觀眾喜聞樂見的一種題材。
另一方面,它常常因為題材敏感,在創作時尺度不好拿捏。
自2000年至今,內地曾拍攝了大量優秀的反腐劇,后來政策收緊,這一類劇也慢慢邊緣化。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過去20多年里中國內地評分最高的10部反腐劇,也從中體會國產反腐劇在20多年里究竟經歷了怎樣的生長變遷。
—10—
《國家公訴》
2004年丨豆瓣8.0分
2003年,電視劇《絕對權力》,是斯琴高娃與編劇周梅森、導演蔣紹華首次合作,劇中斯琴高娃飾演了反派,拍完戲后斯琴高娃很壓抑。
她開玩笑地和周梅森抱怨,說自己演了壞蛋,下一部戲一定要給自己“恢復名譽”。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就在那段日子,最高檢想拍一部描寫檢察機關的電視劇,他們找到了周梅森,讓他深入檢察機關體驗了兩年的生活。
周梅森剛開始一直找不到創作靈感,直到和斯琴高娃聊天之后,他心中立刻浮現出了一個正氣凜然的女檢察官形象,就這樣寫出了《國家公訴》的劇本。
周梅森以某市的一場大火為切入點,檢察長葉子菁在陳漢杰、唐朝陽的幫助下,突破了重重阻力,終揭開了幕后貪腐真相。
斯琴高娃拿到劇本后,立刻在把自己關在家中反復研讀劇本,劇中涉及到很多專業的法律詞匯,拍攝時她都能做到脫口而出。
《國家公訴》是內地首部全面反映檢察官生活和工作的電視劇,全劇劇情緊湊,人物豐滿,尺度很大,向觀眾揭露了很多社會的陰暗面。
—9—
《國家干部》
2005年丨豆瓣8.1分
《國家干部》是王志文在2003年拍完《黑霧》之后的全新力作。
在劇中他飾演了一位心懷正義的副市長,市里發生了一起假農藥事件,經過調查,原來是幾個高官子女串通起來向農民兜售假農藥,王志文飾演的副市長主抓此事。
在波譎云詭的斗爭中,他一舉打掉了犯罪團伙,并且成功當選為市長。
《國家干部》劇如其名,是一部標準的主旋律電視劇,但是導演以恢宏的視野、跌宕起伏的故事、多樣鮮活的人物,從各個維度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全新的國家干部的形象。
而王志文在飾演這個角色時,為了貼近現實,一邊拍攝一邊臨時改詞兒,和他搭戲的演員也受到影響,經常和他在演戲時freestyle,這種調整保證了人物弧光,也讓這個角色更加接地氣。
《國家干部》在播出前經過了國家四部委的嚴格審查,可謂如履薄冰,再加上馮恩鶴、羅海瓊、巫剛、杜雨露等一眾新老戲骨的加持,使得它成為2005年一部讓人印象深刻的官場反腐劇。
—8—
《忠誠》
2001年丨豆瓣8.3分
1999年,周梅森的反腐小說《中國制造》被中宣部評為“建國50周年獻禮長篇小說第一名”。
隨后胡玫導演受到有關方面的邀請,要她把這部小說改編成電視劇。
藝術之家出身的胡枚一向對政治不感冒,對于小說里描述的省委、市委、縣委,這些干部群體她也完全不熟悉,為了拍好這部劇,她可謂苦心竭慮。
首先她花了一年的時間深入上海、深圳、山西大同等地,體驗生活,做了大量的功課。
其次為了打磨好劇本,她得罪了小說的作者周梅森。
最開始電視劇的編劇是周梅森,周梅森寫了好幾稿都被胡枚否決,胡枚又找了別的編劇,七易其稿,才寫出了《忠誠》的劇本。
電視劇播出后,周梅森徹底被激怒了,他通過《揚子晚報》等媒體怒斥導演“不顧生活的真實,胡編亂造,損害了劇的質量,對他的小說構成了侵權”。
而因為題材因素,主演張國立剛開始拒演本劇,胡枚四次登門拜訪,張國立才接下了這個本子。
最后胡玫還自掏腰包,貸款了70萬,和拍攝單位共同投資拍攝了這部電視劇。
2001年這部劇與觀眾見面,劇中揭露的社會問題讓人側目。
比如在產業轉型時期,有官員借助改革之名瘋狂撈錢,同僚看不下去喊出了“高樓背后有陰影,霓虹之下有血淚”的嘆息。
除了內容毫不遮掩外,本劇還聚集了張國立、焦晃、劉蓓等一眾老戲骨,汪峰還演唱了同名的片尾曲,總的來說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反腐精品劇。
—7—
《大江東去》
2003年丨豆瓣8.3分
《亮劍》里,李幼斌飾演的李云龍和何政軍飾演的趙剛是一對黃金搭檔,很多人不知道,在《亮劍》之前,兩人還在一部劇里有過合作,劇中李幼斌飾演市長,而何政軍飾演副市長,兩人聯手與黑暗勢力作斗爭。
這部劇是2003年的《大江東去》。
本劇是繼《大雪無痕》、《絕不放過你》之后“反復打黑三部曲”的終結篇,取材于震驚全國的“慕馬案”
真實的“慕馬案”可以用“坍塌式”來形容,總涉案人員多達100多人,其中副省級1人,副市級4人,黨政一把手有17人。
《人民的名義》尺度再大也是虛構的,而《大江東去》直接把真實案件改成了電視劇,讓人震驚,有觀眾說,如果這部劇現在才播出,熱度絕對不次于《人民的名義》。
—6—
《人民的名義》
2017年丨豆瓣8.3分
2017年,《人民的名義》成了現象級的熱劇,這也是許多年輕觀眾的反腐啟蒙劇。
這部劇有多火?4年過去了,提到李達康、高育良、祁同偉這些名字,大家的腦海里立馬都能浮現他們的形象。
有人還給每個角色編了順口溜:
一分沒動趙德漢,心懷宇宙孫連城,勝天半子祁同偉,不如跳舞魏彩霞,學好外語陳清泉……
論思想深度、劇本臺詞尺度,《人民的名義》的突破性是有目共睹的,有的臺詞你會直呼這也能過審;而論傳播的廣度,它也是反腐劇中的第一名。
可惜的是這部劇有兩個大BUG。
一是陸毅飾演的侯亮平太過高大全,被其他配角戲骨壓得死死的。
二是黃毛這個角色太過多余,使得全劇后半段節奏完全拖垮。
如果不是這兩個拖油瓶,這部劇絕對能上9分。
—5—
《絕對權力》
2002年丨豆瓣8.4分
2003年,唐國強和斯琴高娃主演的反腐大劇《絕對權力》在湖南臺開播,創下了32%的收視奇跡,騰格爾演唱的主題曲《人》也是紅遍大江南北。
本劇匯集了當時反腐劇的演員三巨頭:唐國強、斯琴高娃和高明,講述了改革開放年代,鏡州市里發生的一起驚心動魄的反腐大案。
三巨頭中,唐國強飾演的是擁有人格魅力和政治品格的市委書記齊全盛。
高明飾演的是實事求是、嫉惡如仇的省委副秘書長劉重天,兩人是正面角色,不過兩人在之前搭班子期間因為城市建設意見上的分歧,有著比較深的矛盾。
斯琴高娃在劇中飾演的市長趙芬芳缺乏政治道德,利欲熏心,被調查后和黑社會勾結,犧牲了大量的國有資產。
東窗事發后,她縱身從樓上跳下,用自殺結束了自己罪惡的一生。
因為首次出演反派,斯琴高娃把自己關在了瑞士的家中,反復研究這個角色,最終才抓住了人物的精髓,但出演本劇也給她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陰影,隨后在《國家公訴》里她又演了一個正面檢察官,才把自己失衡的心態調整過來。
唐國強和妻子壯麗都參演了本劇,不過他的妻子在劇中卻是死對頭的老婆。
編劇周梅森在寫這個劇本時,本來想制造唐國強、高明和斯琴高娃“三足鼎立”的局面,但兩個正面人物PK一個反面人物使得反派的壓迫力不夠,這是這部劇的一個遺憾。
—4—
《高緯度戰栗》
2007年丨豆瓣8.6分
2007年的反腐劇《高緯度戰栗》可以用群星薈萃來形容。
導演是郭靖宇,楊志剛的親哥哥,雖然經常拉弟弟在自己劇里演戲,但郭靖宇早期作品質量還是經得住口碑檢驗的。
編劇是陸天明,他是第六代導演陸川的爸爸,也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和編劇,本劇就改編自他的同名小說,而他寫的《省委書記》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演員中,李雪健就不需要多介紹了,全中國很難有人叫不出他的名字,他在本劇中飾演一位結了四次婚的偵察英雄。
另一位演員王志飛也是我們熟悉的演員,主演過《大秦帝國》、《古田軍號》等作品。
劇中的大反派由李強飾演,提到這個名字你或許不熟悉,但他飾演了98年《水滸傳》里的西門慶,在《背靠背臉對臉》也演了一個反派,長著一張“斯文”的臉,本劇中他自然也是大反派了。
這么強的陣容拍出的劇自然也是精彩紛呈。
劇名“高緯度”指的是故事的發生地,邊境小城陶里根。
副市長開槍,隨后又在看守所自殺,李雪健飾演的神探在退休前脫下,背負秘密使命前往這座小城執行任務,他和王志飛飾演的警察一起對抗李強飾演的大反派,一陣血雨腥風的斗爭后,他們用生命捍衛了國家的尊嚴。
—3—
《我主沉浮》
2005年丨豆瓣8.7分
2000年到2004年這5年,是中國反腐劇創作的高峰期,誕生了幾十部大尺度高質量的作品。
由于反腐劇的尺度太大,2004年4月,廣電總局發布通知:之后的反腐涉案劇只能在非黃金時間段播出,全年的反腐涉案劇數量壓縮40%。
而《我主沉浮》就是在“禁播令”后第一部批準立項的反腐大劇。
蔣紹華導演和周梅森編劇是反腐劇的黃金搭檔,他們之前已經合作過《絕對權力》和《國家公訴》了。
《我主沉浮》是一部和《人民的名義》形成隔空互補的劇,
《人民的名義》講了群眾和貪腐官員之間的利益矛盾,而本劇則講了政府、股市和上市公司之間的官商大戰,并對改革中的深層次矛盾進行了深刻反思。
本劇尺度巨大:下崗職工堵市委門口鬧事,市長帶人去討好省領導,市長有私生女,因沒有身份證被救濟站捉走賣給了酒店當外圍……
因為這部劇尺度驚人,又沒有大腕壓陣,還被擠到了非黃金時間播出,所以盡管它的豆瓣評分高達8.7分,卻并沒有掀起太大波瀾。
4年后,本劇的續作《我本英雄》播出,品質同樣不差,但還是因為尺度問題,甚至沒有在省級衛視播出過,成為反腐劇中的滄海遺珠。
—2—
《至高利益》
2004年丨豆瓣8.9分
《至高利益》是周梅森寫過的反腐劇中質量最高的一部,也是一部展示當代政治領域最尖銳和最核心矛盾的政治劇,他在創作之初的目的就是樹立一些正面典型,給那些想要貪腐的干部敲一個警鐘。
因為尺度太大,主創人員五易劇本,四次進京,三次召開了高層次的研討會,最終于2002年的2月在武漢開機拍攝,投資700余萬元。
2003年10月,《至高利益》在央視一套播出,全劇由孫海英、張名煜、程煜、張先衡等演員主演,講述了市委書記面對兩位前任留下的爛攤子,勇敢改革深入反腐的故事。
這部劇只有短短20集,但卻包含了52集《人民的名義》里的全部內核,它能在央視一套播出至今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1—
《龍年檔案》
2003年丨豆瓣9.1分
2003年,在反腐劇創作的最活躍的年份誕生了這部巔峰之作《龍年檔案》,本劇豆瓣評分高達9.1分,但網上關于它的資料卻很少,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部劇挖得太深了。
張豐毅在《人民的名義》里飾演了運籌帷幄的沙瑞金書記,而在本劇中他飾演了一位擁有政治雄心的市長。
他臥薪嘗膽10年終成市長,本想要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結果卻遭到了重重阻隔:老謀深算的市委書記龍福海,競爭對手副書記賈尚文,還遭遇了黑槍,接手了龍福海兒子涉嫌的案件。
有人看完這部劇覺得張豐毅飾演了一位孤膽英雄,他面臨的不是一個敵人,而是一個系統的腐敗,也有人說,這部劇中除了張豐毅是文學塑造出來的人物,其他人都有真實的人物原型。
《人民的名義》里高育良書記的雙面人格深入人心,而《龍年檔案》中的龍福海書記比高育良還要有深度,他表面上不貪腐,不逾矩,實則任人唯親,拉幫結派,甚至指使人對市長打黑槍,背地里織出了一張權力的大網,這樣的雙面人沒有一絲高育良的親和力,讓人覺得不寒而栗。
《人民的名義》在人物塑造上已經十分出色了,但是和本劇比起來還是顯得太過扁平。
以上就是21世紀以來十部豆瓣評分最高的中國官場反腐劇。
其實總結下來就能發現,反腐劇的發展取決于兩個重要因素:一是時代政策,二是主創的功底,尤其編劇的水準會直接影響整部劇集的品質。
我們按評分遴選的這10部作品中,就有6部是周梅森編劇,如果沒有這樣一位作家深耕這一題材,形成標桿導向,國產官場劇可能要失去一大半光芒。
另一方面,觀眾對這類題材影視劇的喜愛也是毋庸置疑的。
我們憧憬著未來能夠多一些這樣的“不懼展露鋒芒”的好劇,也期待著大環境能夠多一些包容,只有市場成熟穩定了,才會有更多作家愿意潛身于此,在這一題材下創造出更多可能性。
希望未來某一天我們再提起新的官場反腐劇時,不會再用到“尺度大、真敢拍”這樣的修飾前綴,而是回歸到題材和內容本身,很平靜地說一句這是部官場劇,故事挺好看、挺真實。
那一天才是中國影視劇真正的百花齊放。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一粒雞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當年楊子黃圣依這版《天仙配》,美女如云,但董永太偽君子
前段時間,因為群里的小伙伴聊董永和七仙女,聊起他們最后的結局,好像是七仙女被剔去仙骨成為凡人,但是有一版的董永特別虛偽,明明玉帝給了他們另一個選項,讓董永修煉成仙,結果董永卻假惺惺地表示不想浪費與娘子恩愛的時間去修煉,于是讓七仙女去忍受巨大的痛苦來剔仙骨……
于是我好奇地去翻來2007年楊子黃圣依主演的這版《天仙配》來看。
這部劇當年還是挺火的,當時我爸媽在電視上看,但我一直懶得看,因為……
覺得楊子太丑了。
但楊子本人肯定不這么認為,劇中他演董永,七位仙女在天上眺望人間的時候,就看到這位“英俊的書生”了……
然后,七仙女在天上就已經對董永一見鐘情了,而且毫不掩飾:一個董永,比過天上百個神仙……
天上的神仙表示不服!
這個讓眾仙女贊不絕口的董永,長這樣:
又要引用楊笠的那句話了:你那么普通,卻那么自信。
好吧,你有錢,你說了算。
但問題是,七仙女和她的干姐姐張巧嘴,對董永的愛意,居然都是“始于顏值”……
是可忍孰不可忍!
仙女們就這么少見多怪嗎?
然后七仙女和張巧嘴就偷偷下凡,認了槐樹精當爹。
兩人都一心想要嫁給董永,但是前者心地善良,好人有好報,如愿以償嫁給了董永,后者人品低劣,本想陷害七仙女,沒想到弄巧成拙,自己嫁給了地主家的傻兒子傅官保。
不過,這個傅官保,他特別的可愛!
這其實就是一部喜劇,不學無術的傅官保鬧過很多類似《還珠格格》中小燕子鬧過的笑話,偏偏又傻人有傻福,還當上了高官。
其實,小時候看劇,大部分時候我們都會“黑白分明”,覺得董永和七仙女是絕對的正派,張巧嘴和傅官保是絕對的反派,可是長大之后就會發現……
董永這樣正直迂腐到極致的人,并不是值得被供奉起來的圣人,因為他還是要食人間煙火的,只不過走運娶到了一個神仙老婆,于是不管怎么“作”都總能逢兇化吉,所以看上去,只覺得虛偽無比。
比如他后來被皇帝派去選妃,選的全是讓人倒胃口的丑女,美其名曰這些丑女都很賢良……
一起選妃的其他大臣表示不解,他就說,美色誤國,我是為了皇帝好。
其他大臣表示,皇帝是明君,不會那樣的,他就說,正因為是明君,所以才不會以貌取人。
其他大臣又說,但太丑了實在影響心情,他就說,那剛好避免沉迷美色……
反正翻來覆去就是各種詭辯,永遠都是他有理。
可問題是,董永自己娶了個如花似玉的天仙做老婆,平時有老婆相伴,他明明讀書讀得更起勁干活干得更賣力了,也沒色令智昏不務正業啊?
而七仙女回到天上、失去美女老婆的那段時間,董永才是真正魂不守舍啥都不干了。
所以憑啥你能娶美女,別人不能?
但就算是這樣惹皇帝生氣,也沒關系,因為他老婆是仙女,一施法術,皇帝就忘了剛剛氣得要砍董永腦袋的事情,連聲夸贊董永做得好了。
反觀傅官保,他最大的可愛之處,在于壞得很真實。
他從來不掩飾自己的欲望,我就是要娶美女,我就是要考狀元。
現在的人,生活里已經小心翼翼戴了太久的面具,最煩那些做作又愛裝的人了,看個劇還要看主角一臉假惺惺的偽君子模樣,膈應誰呢?
尤其是,這個董永明明長得一點都不好看,還非得讓人一直夸他好看,還惹得兩位仙女都對他“情根深種”……
特別是張巧嘴,就算傅官保當上高官了她自己也跟著當上宰相干女兒了,卻還是對董永念念不忘,一門心思就想著得到董永……
最后甚至為了董永,整個人都失心瘋了……啊呸。
說起來,當年的人,思想也是非常淳樸,就好像勞動人民對皇帝的想象,也不過是“東宮娘娘烙大餅,西宮娘娘卷大蔥”,劇中的董永和七仙女,生活也是十足地接地氣兒,傅官保故意為難董永,讓他一天織出多少錦,我以為七仙女趁董永睡著了,隨手一指就能變出來,畢竟現在的玄幻劇,動輒都是幾萬歲,變個錦有什么難的,沒想到,七仙女居然還要召喚天上的六位姐姐下凡來幫忙織……
說到演員,小時候沒留意,現在才發現,七位仙女都不簡單,演大仙女的是文清,當年一位挺有名的主持人。
演二仙女的是王思懿,演三仙女的是楊恭如,演四仙女的是蔡少芬,演五仙女的是胡可,真的全都是“仙女”啊,就是可惜都沒啥戲份。
但就在這樣一群美女中,當年的黃圣依依然美得很突出,就是可惜……
眼瞎了。
演王母娘娘的,則是著名的黃梅戲演員韓再芬,主演過戲曲版的《天仙配》,特美特有氣質,而且和很多故事里擔任反派拆散牛郎織女的王母娘娘不同,這位王母娘娘非常心疼女兒,總是想方設法地幫助女兒完成心愿,母女共同的敵人,是不近人情的玉皇大帝。
這位玉帝,在人間的時候叫“張百忍”,是位遠近聞名的大好人,被赤腳大仙請到天上做玉帝之后就忘了本,認為神仙不能跟人結合,不然血脈會被玷污。
然后王母特別會“寓教于樂”,她給玉帝講故事,講到嵩山,嵩山為什么高?不是因為它自己高,而是因為周圍都是平地,言下之意,玉帝之所以高高在上,不過是因為其他人都是跪著的罷了。
嵩山上有一位空無法師,認為世間那些為非作歹之徒,都是因為管教不嚴導致的,為了證明這個結論,他收養了一個小和尚,從小以佛法教化,十六七歲時就已經成為一個大慈大悲的全人了。
小和尚18歲時,法師帶他去登封縣城,小和尚看到什么都好奇,法師都會給他講解,唯獨有兩樣東西,法師故意曲解了:小和尚指著鮮花問是什么,法師說那是會使人生病的毒草;小和尚問女人是什么,法師說那是會吃人的妖怪。
回去之后,法師問小和尚今天一天看到這么多東西,最喜歡的是什么?
小和尚說,最喜歡毒草和妖怪。
法師立刻就氣得要暈過去了。
所以這件事,到底是誰的罪過?
在門外偷聽了這個故事的槐樹精、雷公電母,各抒己見。
然后玉帝意識到:原來你們是在拐彎抹角地說我啊。
拋開惹人討厭的董白蓮,這部劇其他角色的刻畫,其實還是挺有趣的。
配角的戲份確實很多,但都妙趣橫生,不像現在很多劇,配角只是強行加戲。
雷公電母一開始奉玉帝之命去人間捉拿七仙女,沒想到兩口子也迷戀上了人間的生活,沒完成任務,回天庭的時候還帶上人間的小玩意去賄賂其他神仙,簡直太好笑了。
其實,天庭的法則,和人間也沒什么兩樣,兩口子一早就意識到,玉帝和七仙女是一家人,嘴上說著格殺勿論,但真的殺了,恐怕倒霉的還是自己這種小嘍啰。
所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罷了。
怎么說呢,你看十幾年前的劇,可能很多價值觀都已經非常過時,更別提服化道之類的了,但它就是有一種非常接地氣兒的感覺,哪怕講的是神話故事,神仙們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可天上的他們,無論是思維方式還是行事作風,也還是跟凡人沒太大差別,好像就是身邊一個突然飛黃騰達的窮親戚而已;不像如今的仙俠,都是什么四海八荒十生十世的,很難描述,反正就,真的是跟凡人完全屬于兩個品種的神仙吧。
最后再說說開頭說到的剔仙骨這個問題。
最后大結局,玉皇大帝已經被董永和七仙女感化了,但是奈何規定就是人和仙不能結合,所以給了他們兩個選擇,第一個選擇,就是讓董永修煉成仙,其實這一段,玉帝暗示得已經很明顯了,“朕會親自渡你成仙”,老丈人怎么可能讓女婿像其他人一樣修煉得那么辛苦呢?
誰知道,董永不愿意修煉,原因是不想浪費與七仙女廝守的時間……
哈?真正相愛的人,難道不都是“愛你一萬年”嗎,只要修煉成仙了,就可以天長地久永遠在一起,如果不修煉,兩個凡人最多愛個幾十年就入土為安了,哪個更劃算不是一目了然嗎?
于是,七仙女就問還有一條路是什么?
玉帝說,那就只能是你剔去仙骨了。
七仙女立刻表示,我早就想當凡人了。
王母說,剔仙骨非常痛苦,你可不要沖動!
這個時候,董永也開始勸阻七仙女,但他的勸阻,實在是令人不適,因為,他不是害怕七仙女受苦,而是說這樣一來就是我害了你……所以他本質上是害怕將來七仙女埋怨自己?
而且,他的勸阻,就真的只是勸阻,完全沒有說如果兩條路都不選那還能怎么辦,更沒有提到說我選擇修仙,這樣娘子就不用剔仙骨了!
然后,七仙女主意已定,堅持剔仙骨,王母就開始施法了,過程果然十分痛苦。
看著七仙女受苦,董永扛不住了,向玉帝求饒,就算在這個時候,他的選擇依然是:情愿與娘子就此分離。
絕了!
就是說在這段感情中,他一絲一毫都不愿意付出,寧愿分手,都不愿意費時間和精力去修煉。
這種男人,吃這么多苦費這么多力,嫁他干嘛呢?
可惜的是,七仙女的仙骨,已經被剔除了,最終還是變成了凡人。
戲里兩個人歡天喜地“夫妻雙雙把家還”,戲外看得人真是……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