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青瓷下載(青瓷電視劇下載 ftp)
千年傳承!探秘“瓷之源”,青瓷竟是中國瓷的鼻祖?
一部陶瓷史,半部在浙江,源頭在德清!
德清自西周晚期燒制原始瓷器,
經戰國、東漢、六朝,延至唐宋,
歷史跨度約兩千年。
其中原始瓷窯址從西周晚期
一直延續到戰國早期,
是目前發現的窯址最集中、
跨越時間最長、
序列最為完整的原始瓷窯區
......
德清窯·溯源
德清窯,在德清縣,故名。是東晉至南朝中國南方自成系統的民窯,燒造歷史較長,上溯商周,歷經漢、六朝直至唐宋時期結束,上下延續近2000年,德清窯主要出產黑色陶瓷,兼燒青瓷,是已知最早燒制黑瓷的窯場之一,在中國陶瓷的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發掘史
“德清窯”第一次出現,還要追溯到上世紀30年代出版的《青瓷史稿》一書。該書的作者是一位日本學者,也是陶瓷學界的權威。當時,對位于德清縣乾元鎮周邊的幾處窯址進行了實地調查和標本采集,并在書中使用了“德清古窯”一詞,因沒有發現特別之處,將其歸在越窯之下。
1956年,全國第一次文物普查工作開始。浙江省文管會工作人員對德清焦山窯址開展了調查和試掘,并同時發現并記錄了戴家山、城山兩處窯址。將發掘成果與越窯產品相比較后,發表了《德清窯調查散記》一文,這篇文章基本已經提出了“德清窯”的概念,并將其從越窯中區別開來。
1974年,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在余杭一帶又發現了兩處類似德清窯的窯址,使德清窯的范圍大大擴大,不再局限于德清縣內。
德清窯址分布
當時,對德清窯新的發現和認識沒有大的突破,此時的德清窯,就像是蒙塵的珍珠。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德清縣的文物工作者在野外考古調查中發現專門燒造原始瓷的窯址。
特別是在亭子橋窯址找到的殘破瓷片上,有著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器上的花紋,而且紋路復雜美觀,質地成熟。
西周至春秋原始青瓷罐殘片
戰國原始青瓷懸鼓座殘件
后面經過多方的發掘,火燒山窯址、亭子橋窯址等,都出土了燒造高檔次仿青銅原始青瓷禮器與樂器的窯場,胎釉質量上佳,此類大型青瓷器的燒造成功,是制瓷技術上的一次重大飛躍。
專家一致認為:
以德清為中心的東苕溪流域的商周時期窯區,無論是生產時間、窯址規模、種類、數量,還是產品質量、裝燒工藝等方面,在全國都是獨一無二的,在中國陶瓷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國制瓷史上的第一座高峰,譽之為“瓷之源”可謂實至名歸。
左 春秋鼓腹罐
右 戰國帶蓋鼎
據考古資料證實,湖州德清窯從商代到戰國時期長達1000多年的時間內,一直持續不斷地生產原始清瓷,春秋戰國及其以后其燒造的瓷器漸趨成熟,它的燒造時間一直延續到隋唐,其產品源源不斷地流向各地。
東漢青瓷瓿殘片
戰國原始青瓷鎮殘件
什么是原始青瓷?
唐代的越窯、宋代的龍泉窯、官窯、汝窯、耀州窯都屬青瓷窯系。早在商周時期就出現了原始青瓷。
原始瓷又稱原始青瓷,是瓷器初創階段的一種窯器,也是學術界對商至西漢時期燒造的高溫青釉窯器的稱法,是中國瓷器的鼻祖。
戰國原始瓷獸面鼎
商周時期原始青瓷在胎、釉、器型、裝飾、制作、燒造等方面都達到了發展的頂峰,這是中國陶瓷史上第一個輝煌時期,顯示出中國制瓷工藝史上的第一座高峰。
左一戰國鏤孔瓶 右一戰國三足烤爐 右二西周托盤
原始青瓷自夏商出現,歷經西周、春秋、戰國基本沒有間斷,禮器類產品占相當比重。
豆類器物是夏、商時期原始瓷產品中絕對的主流器型。西周早期原始瓷生產進入了發展高峰,仍占絕對多數,器型、紋飾平和綺媚,具有與同期青銅禮器繁復振揚完全不同的風貌。
左 戰國原始瓷甬鐘
右 戰國原始瓷镈
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原始瓷中大量的日常實用性碗、盤等開始出現;禮器類物品出現大型化趨勢,有仿燒具有江南特色青銅器造型的鼎、尊、簋、盉等。
西周晚至春秋早期云雷紋卣
戰國原始瓷提梁盉(盛酒器)
紋飾也多種多樣,有與同期青銅器相似的云雷紋、勾連紋、水波紋、S形紋、絞索狀绹紋等。
裝飾手法采用刻劃、模印、堆貼等,釉色飽滿,有青、青黃、青綠色。
西周 青釉雙耳三足鼎(俯瞰)
高:約9cm
原始瓷的發明與創燒,實現了從陶到瓷質的飛躍,在中國乃至世界瓷器發展史上均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黑 釉
東晉 德清窯黑釉雞頭壺
高18cm,口徑7.9cm,底徑10cm
故宮博物院
東晉 德清窯黑釉唾壺
高9.9cm,口徑8.9cm,底徑9.4cm
故宮博物院
東晉黑釉瓷以德清窯為代表,在火燒山原始瓷窯址就發現了黑釉瓷器。
在發掘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晚期的龍窯窯址,除了出土了大量原始瓷器標本和一些制作精美的仿青銅禮器的卣、鼎等原始瓷產品之外,還發現了少量的醬褐色釉和黑釉。
總結
目前已基本確立了東苕溪流域德清地區是商周時期的制瓷中心,是中華瓷器的發源地。漢六朝德清窯瓷器,尤其是黑釉精品,是德清瓷業又一座高峰,在中華瓷器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回首“德清窯”的發掘之路,漫長艱難卻充滿驚喜。未來,相信“德清窯”一定會在更多、更廣的平臺上綻放它的光芒!
-END-
ps:想要了解更多古玩行業新知識、新資訊,關注“域鑒公眾號”或下載“域鑒APP”,俯仰古今 共鑒時代藏品~
Z視介主題概念片正式發布 張國立郎朗合作演繹青瓷冰裂之美
今天,由浙江省委宣傳部指導、浙江廣電集團牽頭打造的重大文化傳播平臺核心載體Z視介客戶端正式上線,Z視介主題概念片《冰裂》首度亮相。
視頻加載中...
短片中,著名演員張國立和國際鋼琴演奏家郎朗跨界合作,生動演繹青瓷冰裂這一文化奇觀。伴隨著郎朗演奏的琴音,張國立把對于文明的領悟與“新物種”的思考娓娓道來。該片還邀請青瓷制作大師葉小春、青瓷手藝人葉晨曦還原青瓷冰裂紋的精湛制作工藝,將之藝術化地呈現出來。制作團隊將攝影機鏡頭探入1300度的高溫窯爐,拍攝青瓷燒制畫面,采用高速攝影抓拍冰裂瞬間,用168個小時進行延時拍攝,記錄青瓷冰裂紋的生長過程。在一系列極致的微觀視角下,自然之力展現出無窮之美。
裂變是創造,是進化,是發展,是無窮的生命力。中華文明瑰寶之一的青瓷,是浙江獨特的文化載體;青瓷冰裂從出窯之刻起,即伴隨動聽樂音并終身持續裂變,有生命的文化載體象征文脈綿延不絕潤澤人心。在媒體深度融合的征程中,主流媒體經歷裂變、聚合、創新,努力孕育視聽新物種——Z視介。
Z視介,肩負文化的傳播與傳承,守文化靈魂、特質、形態之正,創互聯網打法、玩法、說法之新,向著美好未來,揚帆起航。
下載Z視介,遇見新物種。
解鎖海量首播節目,體驗全新部落玩法,
更有節目周邊好禮等你贏。
營銷占比43%,研發僅占12%,青瓷游戲營收大增背后的隱憂
文丨鏡像娛樂
近日,港交所披露的信息顯示,曾打造2020年爆款放置類游戲《最強蝸牛》的青瓷游戲遞交招股書赴港上市。
青瓷游戲成立于2012年3月,專注于Rogue-like RPG和放置類游戲等垂直領域,陸續推出了《最強蝸牛》《提燈與地下城》等游戲,并在產品迭代中堅守“黑色幽默、無厘頭、惡搞”的風格,圈了一定數量的忠實用戶。
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青瓷游戲實現營收0.98億元、0.89億元、12.27億元,2020年營收同比增長近13倍。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高營收的背后,2020年青瓷游戲采取“大宣發”策略,營銷成本增長為5.24億元,占同期總收入的42.7%,相比之下,研發成本僅占11.9%。
高營銷支出,低研發投入的背后或許正是放置類游戲產品生命周期有限的困境。當下,國內放置類游戲的賽道已經日益激烈,或許也正是因為如此,青瓷游戲計劃將視野逐步放至全球。
然而,一味強調玩梗搞笑,忽視用戶核心體驗的產品,既然已經很難持續拓寬國內市場,即使是憑借“鈔能力”叩開海外市場的大門,又能有多少凈利可圖呢?
帶領小眾游戲走向破圈青瓷游戲成立于2012年3月,于2013年推出第一款自研自發產品《格子RPG》(策略卡牌),在當時拿到了月流水數百萬的成績。此后青瓷游戲曾嘗試開發過多種類型的產品,如端游、頁游、H5,甚至是游戲引擎。不過,青瓷游戲能在激烈的游戲市場中擁有姓名,依靠的從來都不是多元化布局,而是“在產品的迭代中做出自己的氣質”。
青瓷游戲COO曾祥碩曾在一次演講中表示過,青瓷的定位是做風格獨特的細分品類產品。相比游戲行業內競爭激烈的競技類游戲、SLG游戲、傳統RPG游戲等,青瓷游戲專注于Rogue-like RPG和放置類游戲。
2017年,青瓷游戲推出了《愚公移山3-智叟的反擊》,相比其他放置游戲,該游戲囊括了探索、養成、合體、沙盒、放置、策略等元素,設定搞怪而充滿腦洞,敘事荒誕而又沙雕,不僅不會讓人有跳脫之感,還大大提升了游戲的耐玩性。
《最強蝸牛》繼承了《愚公移山3-智叟的反擊》無厘頭與搞笑的內核,一方面會通過一些意外編排,打破玩家的預期;一方面會在搞怪荒誕的世界觀里,融入各種玩梗元素,進一步升級了品牌的形象。
《提燈與地下城》同樣延續了青瓷游戲一如既往的玩梗風格,甚至在游戲開始,官方便自嘲“辣雞作坊”。“黑色幽默、無厘頭、惡搞”的風格塑造也讓青瓷游戲不斷積累基本用戶盤,進而裂變、膨脹,成為下載榜和暢銷榜的常客。
《最強蝸牛》推出后首個月內流水超過人民幣4億元,2020年6月至12月的平均MAU為440萬人,并在2020年中國iOS游戲暢銷榜上最高排名第二;《提燈與地下城》推出后首個月內流水突破1.85億元,推出后連續六日在中國iOS十大免費游戲排行榜登上榜首,并在中國iOS游戲暢銷榜上最高排名第四。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休閑游戲及放置類游戲的流水計,青瓷游戲于2020年在中國所有移動游戲公司中分列第2、3名;按自主開發的Rogue-like RPG的流水計,青瓷游戲于2020年在中國所有的移動游戲公司中排名第2;按自主開發的平均流水計,青瓷游戲則于2020年在中國所有的移動游戲公司中排名第4。
高營銷成本攤薄毛利率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青瓷游戲實現營收0.98億元、0.89億元、12.27億元,2020年營收同比增長近13倍;凈利潤分別為0.26億元、0.26億元、1.19億元。
業績呈爆發式增長的背后,主要歸功于《最強蝸牛》的出色表現。招股書顯示,期內《最強蝸牛》貢獻了11.70億元的收入,占公司總營收的九成。然而,一定程度上,《最強蝸牛》的營收是青瓷游戲用龐大的營銷成本堆出來的。
《最強蝸牛》上線之前,青瓷游戲便接連推出了兩款衍生動畫《最強蝸牛之不速之客》和《最強蝸牛西能》,對其進行IP打造。隨后,青瓷游戲更是聯合騰訊,將手Q、看點、QQ音樂、全民K歌等應用作為《最強蝸牛》營銷的核心陣地,在活動期間集中投放品牌廣告。據統計,和《最強蝸牛》公測相關的硬廣和非標推廣資源的總曝光量便超過了6億次。
相比之下,2018年,青瓷游戲發行的《阿瑞斯病毒》的營銷活動僅是聯系B站UP主與深耕社群。招股書顯示,2018年和2019年,青瓷游戲的銷售費用(指推廣及營銷開支)僅為0.1億元、0.11億元,占同期總收入10.2%、12.7%,然而,2020年卻增長為5.24億元,占同期總收入的42.7%;2021年一季度內,公司的推廣及營銷開支則為1.78億元,占同期總收入的36.9%。
與“大宣發”策略相比,青瓷游戲的研發成本卻呈現日益下滑的態勢。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第一季度,青瓷游戲產生的研發開支分別為0.25億元、0.26億元、1.46億元與0.08億元,占同期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5.7%、28.9%、11.9%與1.7%,整體呈現下滑態勢,2021年第一季度更是不足2%。
研發的乏力也反映到了用戶體驗上,《最強蝸牛》知友推薦度僅為61%,其中,絕大多數網友均用“半成品”來形容該游戲;另有網友更為直白地表示,敢情預算都花在宣傳造勢上了,不會為此氪金。在知名游戲社區TapTap上,亦有玩家吐槽道,青瓷游戲“只要不影響充值,就不會修復bug(漏洞)”。《提燈與地下城》中,亦有網友吐槽,“整體體系不夠完善,過于強調‘刷’,讓玩家很快感到疲倦”。
用戶體驗一般也意味著《最強蝸牛》雖然依靠廣告營銷吸引了部分非核心用戶的關注,但卻未能依靠內容撬動更多普通用戶為此大幅度氪金。因而,盡管青瓷游戲2020年投入5.24 億元的營銷成本,但營業收入僅有12.27億元。招股書顯示,青瓷游戲的凈利率在2020年經歷了大幅下滑,其2018至2020年凈利率分別為25.3%、22.1%、8.5%。
上限明顯急需產品加碼如果說《王者榮耀》是一部好萊塢工業化出品的商業大片,能夠持續吸引新用戶的加入,那么《最強蝸牛》更像是一部臺式小清新的文藝片,核心用戶有限。《最強蝸牛》上線時,青瓷游戲之所以選擇“大宣發”的模式或許正是因為其產品周期較短,天花板明顯,需要在局部時間里依靠營銷“單點爆發”。
青瓷游戲旗下的作品中,《不思議迷宮》《無盡大冒險》均已步入產品生命周期的后半段;Sensor Tower商店情報平臺顯示,《提燈與地下城》上線后首月入圍2021年3月中國APP Store手游收入Top20,然而,4月份和5月份,該游戲均未入圍Top20。
圖片來源:Sensor Tower商店情報平臺
招股書顯示,青瓷游戲當下的營業收入僅為12.27億元,相比之下,心動網絡2020年的營收為23.32億元;創夢天地2020年的營收為28.06億元;中手游2020年的營收為38.2億元。
當下,無論是莉莉絲的《劍與遠征》,還是心動網絡的《不休的烏拉拉》,兩款放置類新品都經過了海外市場的洗禮和驗證,成為游戲廠商新的收入增長引擎,這或許正是青瓷游戲將視野逐步放至全球的重要原因之一。
招股書顯示,青瓷游戲計劃于2021年第四季度在港澳臺推出《提燈與地下城》的當地版本,于2022年第二季度在日本推出《最強蝸牛》,并于2021年第四季度在港澳臺推出《時光旅行社》。然而,青瓷游戲的海外之路也許很難一帆風順。
以計劃2022年第二季度在日本推出《最強蝸牛》為例,誠然,放置游戲在日本一直很有市場,不過,日本已有大熱的放置游戲《旅行青蛙》《貓咪后院》且均已輸向國內,近年來,國內的《放置少女》《劍與遠征》《黎明默示錄》也已成功輸出日本,這也意味著《最強蝸牛》需要用更多不同的手段、更高的成本方能觸達更多用戶群體。
當下,青瓷游戲已然赴港IPO,對于青瓷游戲而言,成功上市后,進一步加強產品研發投入,進而完善用戶體驗,延長產品的生命周期,方能在日益激烈的休閑游戲市場競爭中牢牢站穩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