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海佑希 電視劇,天海佑希電視劇廚師
天海佑希的《海螺小姐》,不要錯過這部溫馨治愈的日劇
天海佑希主演的《磯野家的人們:20年后的海螺小姐》講述了一家人20年后各自遇到的煩惱不斷,在煙花大會的前夜,一家人吃飯相互傾訴,每個人都堅定了自己的內心。
這部劇是為了慶祝動畫《海螺小姐》播出50周年而做的特別企劃。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海螺小姐》這部動畫或者電視劇?
不過天海佑希才是我看這部日劇的最大動力。
天海佑希的《緊急審訊室》、《女王的教室》可謂是經典中的經典。
海螺小姐(天海佑希飾)給家人準備便當,跟鄰居熱情的打招呼,陪鄰居平政先生聊天。
從聊天中得知做煙花的平政先生打算在今年的煙花大會之后退休不做了。雖然覺得很可惜,但平政先生說,希望在最燦爛的時候悄然退去,讓人們銘記。
女兒海星因為媽媽做的可愛的便當而苦惱,覺得這么幼稚的卡通便當會被同學嘲笑。到了學校都謊稱自己沒帶便當。
劇中海螺奔跑著去給女兒海星送便當的情節就是海星自己故意不帶卻被媽媽發現。
兒子小鱈找工作頻頻受挫。回答面試官的問題全部都是流水線似的回答,當面試官問他能不能用他自己的話來回答的時候,小鱈茫然失措,因為他不清楚自己的真實想法。
弟弟磯野鰹畢業后開始創業做過很多不同的職業,但大部分都堅持到半年就放棄了。這次開了一個飯店,但基本沒有什么顧客。
周圍的人心里都在默默的想著,什么時候他會關店。
妹妹裙帶菜是公司的設計師,但自己設計的作品都沒有發表,她熱愛設計但一直職場受到挫折。
這時候相戀的男友求婚想讓她一起去國外生活。裙帶菜想要放棄夢想做一個家庭主婦。
丈夫在公司工作,讓屬下去做的事情,給顧客準備禮物。屬下一句忘記了就把責任推卸的干干凈凈,于是他去辛苦排隊去買。
等到見客戶的時候,無論是上司還是屬下都搶了他的功勞,他也不好拆穿。
就是這樣的一家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在煙花大會的前一天,臺風暴雨,大家聚在一起吃飯。每個人說起了自己的煩惱。
海螺說要堅持自己想做的事情,她說自己給海星準備便當的時候就是想到海星吃便當的樣子就會覺得非常開心。
這時候院子里的大樹被臺風吹倒了。
電視臺宣布第二天的廟會取消,但海螺還是想要平政先生的煙花告別會順利舉行。于是海螺和家人奔走,煙花大會順利舉行。
每個人都做出了改變,在暴風雨夜過后。海星大膽的秀出了媽媽準備的便當,裙帶菜堅定了做設計師的想法,弟弟磯野鰹打算堅持開店一段時間再看看,兒子小鱈打算去新西蘭一年……
院子里的樹也變成了小樹苗,海螺說等小樹苗長大了,大家會變成什么樣呢?
感覺一集的劇情很像是一部電影,講述了一家人平淡的生活,很像是枝裕和導演的風格。也許就是這種平淡卻治愈的生活,才能讓人們在平淡瑣碎中看到幸福。
最近的新聞明星自殺、猝死,生命戛然而止。很多人可能在一陣唏噓喊喊口號之后,依舊不做改變,心懷僥幸。
就像是有些熬夜黨說不再熬夜結果沒幾天還是熬夜。
希望哪怕是微小,也要改變啊。
天海佑希和宮澤理惠都演過這個女魔頭,她的愛情故事比白蛇還傳奇
本文作者:綠流
在看國產動畫《白蛇.緣起》的時候,很驚喜看到一個全新的人妖情未了的故事,且特效和人物、場景設計都挺好的。故事完全不是炒《白蛇傳》的冷飯,不過也能看到從徐克、《輝夜姬物語》、《阿修羅城之瞳》等處吸收的營養,又整合了柳宗元的《捕蛇者說》,不過我個人認為這也很好,取其精華并自圓其說,迪斯尼很多故事也是相似的內核,但仍能帶給人新鮮感。白蛇比迪斯尼的一些xx奇緣系列還更能帶給我新鮮感,因為它除了好看之外,還不說教,作為動畫片來講,太難得了。
在從前的人鬼孽緣故事中,我特別中意《阿修羅城之瞳》,這是日本新感線劇團創作的一部舞臺劇,中島かずき編劇,1987年首演,并在2003年迎來了該劇史上最佳的演員陣容,歌舞伎世家高麗屋的大公子——市川染五郎出演男主角病葉出門,30歲的他顏值還在巔峰狀態,而女主演則是寶冢的臺柱天海佑希,我海哥很難得演女人啊。該劇的成功,使得在2005年順勢就推出了電影版,瀧田洋二郎導演(作品:《陰陽師》、《入殮師》),市川染五郎、宮澤理惠主演。
故事可分為三個時間段:
1、現在
人魔共處的江戶城。
他,十三代目安倍晴明的首席弟子、鬼御門最強的殺鬼者病葉出門。忘掉責任與罪過,嘻嘻流浪人間,在一個劇團做了演員,沒有過去,沒有未來,活在當下。浪蕩五年了。
她,失去記憶,生世不明,白天賣藝,夜晚偷竊,又莫名被卷入陰謀的流浪少女。漂泊五年了。
一見鐘情,幾番勾引。同病相憐,異性相吸。情難自禁,生死相許。正如江浙的一句民諺“不是毒舌不攔路,不是蕩子不交娘”。
每個圣人都有過去,每個罪人都有未來?
2、過去
五年前,那是一個血腥暴戾的夜晚。他無法自控地殺死一個五歲的女孩。五年后,那個女孩就成了椿。原來,這是阿修羅王的轉世,先成為女孩,再變成女人,當這個女人遇見真愛后,她就會變成阿修羅王——魔鬼的救星蘇醒了,魔鬼就可以統治凡界。兩人愛得越深,魔鬼的能量就越強大。
出門殺鬼看似是擔負保護蒼生的責任,其實因為他是不動明王的化身,所以他在看到小女孩時感受到她魔鬼的氣息,內心雖然掙扎不能殺小孩,但還是舉起屠刀,斬妖除魔是不動明王的命運。
那個夜晚,他點燃的火,在女孩肩上留下印記。那個印記就是椿肩上的紅色山茶花。所以難怪他第一眼見到椿,就心神蕩漾。
不動明王的化身殺了阿修羅王重生的小女孩,使這個女孩成為女人。
因殺了孩子而自我放逐的病葉出門愛上那孩子變成的女人,她純潔無辜、美艷芳醇,擁有人類的靈魂和美好。他調戲她說“你沒感受到我的純情——純真的情欲”。等到她也愛上他時,女人成長為魔鬼。
有生之年狹路相逢終不能幸免,手心忽然長出糾纏的曲線。
一直被人類屠戮的魔鬼期待力量,一手策劃了阿修羅王的復活。
阿修羅最早是印度教中的形象,直譯為“非天”,也就是相對于“天人“的存在,在印度神話中和天神、乾達婆、阿卜婆羅都共同幸福地生活在須彌山,一次天地因陀羅得罪了三大主神(眾神之神)之一的濕婆(毀滅之神),使得濕婆降下詛咒,三界眾生失去了活力。另一主神毗濕奴(保護之神)又來收拾爛攤子,讓天神和阿修羅合作攪拌乳海尋求不死甘露,并商量好了將甘露平均分配給天神和阿修羅。
毗濕奴用曼荼羅大山作為攪海的杵,用龍王婆蘇吉作為攪杵的攪繩,令阿修羅持龍頭,天神持龍尾,自己化為一只大海龜到海底承受攪杵的重量。“不死甘露”終于出現,天神和阿修羅開始搶奪之戰,天神在毗濕奴急幫助下拿到“不死甘露”,阿修羅們從此被趕到地獄。
佛教吸收了許多印度教中的概念,在佛教的故事中,阿修羅是六道之一,雖與天神斗爭不斷,但也是佛教護法神天龍八部之一。六道為:天道、阿修羅道、人道、畜牲道、餓鬼道、地獄道。人道和天道為善道,阿修羅道本也是善道之一,但因為他們易怒好斗,驍勇善戰,有些流派也認為他們屬于惡道。
佛教傳入日本,也衍生了一些和阿修羅相關的典故,例如著名的“修羅場“。八十年代的漫畫《圣傳》就以阿修羅王之子為主角,按“嬰兒”“幼兒”“青年”這三個階段成長,和夜叉王情感糾葛。(這是我人生中看的第一部漫畫)《阿修羅城之瞳》中的阿修羅也是分為三個階段成長。
3、未來
椿覺醒成為阿修羅王,出門知道著意味著椿是真的愛他,但她既然成了魔王,殺鬼這出門就必須要和她做個了斷。
當她聽到出門在職責和她之間選擇了殺鬼職責之后,便命令邪空殺了出門,不料邪空被出門反殺。出門見椿竟然要殺他,也甩下一句話“我會親手終結這段愛情故事”黯然離去。此時的兩人,一面恨得咬牙切齒一面又念著相同詛咒,這詛咒也是誓言。
她恨人類、很魔鬼,恨自己,恨出門。她并不想履行阿修羅王的職責,只是想報復這一切,報復世界強加給她的命運。愛把她變成魔,恨讓她瘋狂,火燒江戶城,讓地獄之火燃遍人間。唱起悲歌,等待出門養好傷后再次向她挑戰。(天海女王這個悲情而強大的女魔頭演得太好了,幸好,我們還有林青霞。)
出門重傷昏迷又蘇醒后,打造“斬斷命運之刃”,準備殺阿修羅。但即使江戶血流成河,他也沒有感到痛心,反而是充滿了對重逢情人的期待。她也穿著新娘的盛裝在等待著他。這兩個人其實才不關心人類,心里只有對方,我愛你之后,哪管洪水滔天。
不過這次相見還有其他人也在場,二人世界就變成了一場嘴炮和多人混戰。
出門意識到他們不過是受命運擺布的棋子罷了,于是覺醒,“我不再為任何人和事,這是我與她之間的事”。拯救世界的重任就交給師傅了,你師傅上輩子真是欠你的。
終于,重逢。二人世界,各施神通,打得天昏地暗,愛得死去活來,雙人對舞,于刀光劍影中抵死纏綿。“我要刺穿你,用我的一切”,這雙關語用的多好!
愛令人成魔,也能令魔放下屠刀。阿修羅城中一對情人揮汗如雨,江戶城中天降甘霖,很快,世間秩序恢復了正常,病葉出門也重返人間。故事結束了,但這一段命運糾纏的傾城之戀還沒有結束……留下一個開放式結局。
天海佑希和宮澤理惠都是我喜愛的人,但《阿修羅城之瞳》我更喜歡舞臺劇的版本,一是因為電影版太簡單了,不夠深刻,而是因為染五郎畫舞臺濃妝更好看。染五郎時年三十歲,演風流蕩子,竟然也很有少年感,他演歌舞伎技藝高超,沒想到他演現代舞臺劇也這么好,全才!天海女王演女人也是罕見而驚艷,氣場相當,天造地設,超愛兩個人(都是攻氣十足)的互動互撩互虐,(私以為這個設定和《白發魔女傳》有異曲同工之妙)。動作戲的設計太良心了,舞臺上的一次性表演就能達到武俠電影剪輯后的效果。
另外,江戶鬼怪故事和現代元素結合真好,臺上演員調戲臺下觀眾的小幽默設計也很精彩。硬核的安倍晴明父女,總伴著搖滾樂或電子樂出場,還時不時打破第四面墻直接和現場觀眾互動。出門嘴炮功夫了得,死到臨頭還要逗逼。劇團作家鶴屋南北,像浮士德一樣,向魔鬼出賣靈魂也要寫出好的劇作,戲中戲環環相扣,讓這部舞臺劇層次豐富、風格多元。
后續八卦
鶴屋南北在歷史上確有其人,是《東海道四谷怪談》的作者,《阿修羅城之瞳》中他也正在編排這出戲。這個故事講述了負心丈夫殺害妻子,又遭遇妻子鬼魂的故事。出門是這個故事的主演,又被同行稱為“藍胡子”,這時候就暗示了他會殺死妻子。
歷史上,《東海道四谷怪談》在中村座首演,中村座當時的定紋為角切銀杏,今天的中村座仍使用這個定紋,在舞臺劇中也出現了。電影版《阿修羅城之瞳》,在劇團的演出海報上,出現了中村座名角“中村勘三郎”的名字。不知是巧合還是故意,因為歌舞伎是襲名制,電影上映那一年的現實生活中,生于1955年的中村勘九郎,正好在2005年襲名為十八代目中村勘三郎。這個人和宮澤理惠大有關系。
1992年,宮澤理惠和相撲手貴花田訂婚,但據說是由于宮澤理惠母親的原因,在1993年,理惠單獨舉行記者會宣布婚約取消。宮澤理惠對待感情都是全身心投入,每次分手后都很痛苦,事業陷入低谷。樹木希林很關照她,介紹她給坂東玉三郎執導的《天守物語》當女主角,不知道是否因為這個契機,宮澤理惠結識了坂東玉三郎的好友中村勘三郎,并爆出戀情,但勘三郎是有婦之夫,不久又爆出宮澤理惠和勘三郎約會后,在同一酒店的另一個房間割腕自殺,獲救后,又一度傳出她精神崩潰、厭食自殺的消息。直到進入新世紀之后,連續幾部電影在國際上斬獲大獎,事業才重新步入正規。于是在2005年的電影中,出現了中村勘三郎的名字,想必那個時候,宮澤理惠都已經放下了吧。都知道宮澤理惠命途多舛,不管是事業還是生活都處于母親的長期控制之下,未成年時還被母親騙去拍果體寫真集,幸好掌鏡的是筱山紀信,照片唯美卻不,說起來,筱山紀信也給坂東玉三郎、中村勘三郎等歌舞伎演員拍過寫真集,真是冥冥之中有聯系呢。
(坂東玉三郎和中村勘三郎)
個人猜測,宮澤理惠對父愛是有渴求的,所以才會和年長她18歲的勘三郎相戀。勘三郎性格外向、風流、重情義,又有男性的吸引力,又有父輩的安全感,勘三郎之于宮澤理惠,有點像蓋博之于瑪麗蓮夢露。2012年,勘三郎去世,宮澤理惠也出席了喪儀,新聞報道說:“宮沢りえの目大粒の涙を見せました“(大意是:宮澤理惠流下了大滴眼淚)。
戲里戲外,多少故事啊。
身隨業轉入輪回,怨憎別離,欲休總不休。
慧劍伏魔情難斷,紅線擾心苦癡纏。
鏡中美人水中月,夢幻泡影,將尋何處尋?
落櫻如雪思無盡,緣再起時川流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