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恐怖電視劇;國產恐怖電視劇合集
農歷7月,我國傳統民俗的鬼月,按理說得來幾部恐怖作品應應景。然而恐怖題材一直是中國影視界無法言說的痛。
終于我們在鬼月里也迎來了拿得出手的恐怖劇啦。沒錯,就是前幾天剛推出的是網劇《瘋人院》。
許多自來水網友稱它為“國產恐怖題材的新希望”,真有這么好?
小編我先去豆瓣看了看,評分居然上了8分,75%的網友還給出了四星以上的好評。
再看看制作團隊,班底果然強大。
請了執導過《畫皮》《逃學威龍》的香港著名導演陳嘉上做監制,美術設計選擇了《唐山大地震》的劉凌暉,視覺特效和燈光分別是業內知名的孔歌子和孫文永。
話不多說,立刻開啟刷劇模式,沒想到一口氣刷了12集。網友確實所言不虛。
《瘋人院》一反國產恐怖故事嚇人主要靠音樂,女鬼永遠披頭散發,半夜看鏡子一定會出事的老套路,在能夠播出的前提下做到了極致。
還集恐怖、驚悚、懸疑于一身,融合了心理學、物理學、醫學等,劇情多重反轉,絲毫不侮辱觀眾的智商。
總共兩季,一季12集,總共24集。采用主線+單元線的講述模式,每一集都有一個單獨的片名。
主線故事圍繞男主孟楠(劉暢飾演)展開。
他擁有一種特異功能:通感測寫。能夠通過接觸人或物感知過去。
一天,他接受超自然協會的委派尋找一位中年男子。
到了那人住的地方,早已是人去樓空。于是男主利用超能力,追溯了過去。
原來秦啟書是被久山市療養院的人抓走了。
男主按照這條線索,來到了療養院。
久山縣療養院其實是精神病院,還處處透著詭秘和不尋常。
主任(張棪琰 飾)和善易相處,私下里卻派人監視男主。表里不一的女主任究竟藏著什么不可說的秘密?
男主的朋友想幫助男主偽造學歷時入侵療養院網站,差點被反追蹤。小小的療養院竟然還有黑客高手?
病號、醫生,療養院里每個人看似臉上平靜,卻總感覺各懷鬼胎。
這一切異常,都迫使男主下決心潛伏下來,剛好久山市療養院在招聘實習醫生,男主順利入職。
然而招聘實習生是巧合還是院方故意安排?
小編還沒理清這些主線故事的問題,支線故事就已經開始了。
《送神》
男主上班第一天就遇到一個自稱能看到鬼的精神病人蘇茂平(梅婷飾)。
剛好在療養院上班的妹妹蘇麗珍告訴男主,自從姐姐因為打遠光燈間接害死了公交車上6人后,每到逢七(頭七、二七、三七...)的日子,蘇茂平就能看見這些鬼。
即便為6名死者做法事超度,鬧鬼依然有增無減。
經道士點撥,男主意識到:死者可能不止6名,他們還漏掉了一位。
后來蘇麗珍發現姐姐經常在院內無故失蹤,還是每次自己出現時,姐姐就會消失。
謎團越來越多……
《人體自燃》
一個女病人從瘋人院逃了出來,男主進城找到了她,可在回去的路上,病人一直被一道無形的“結界”擋住。
只要越過“結界”,她就會渾身灼熱,驚恐萬分。
這道“結界”呈圓形把病人圈在其中,在不斷縮小時一步步將她逼向圓心。而圓心位置,正是病人成名前的居所。
原來她是個小說家,筆名句讀。多年前,她曾在那里和朋友張霞共用“句讀”這個筆名寫作。
后來,張霞死了……
這些故事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我就不劇透了,等你自己去看。
精神病人思考世界的復雜和層層遞進的懸疑效果,營造出這兩點來并不容易。
這部劇卻做到了,不得不說,編劇真的很會講故事。
除了主線和支線這種清晰的敘事線,每個支線故事中又采用了多種敘事方法。
比如《送神》,即梅婷出演的這個故事,是非線性結構中的套層敘事。
整個故事分成了4層:生病的姐姐,健康的妹妹,姐姐幻想出來的妹妹,已經死亡的妹妹。
這種套層故事講述方法,效果顯而易見。
觀眾隨著戲中戲追隨著妹妹去救助姐姐時,劇情的最后翻轉卻猝不及防。留足了懸念和燒腦線索。
再比如《清醒夢》就是很典型的意識流表現手法。
江教授因為老伴兒逝世后與孩子產生了隔閡,巨大的壓力讓他頻繁做惡夢,夢見孩子請的保姆要加害自己。
在男主“清醒夢”的治療法下,江教授通過控制自己的夢境戰勝了心魔。
這個故事就是意識流,完全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界限。
夢中的江教授處在一個夢中夢的狀態,他是有意識的,他不斷推開門到達另外一個時空。
這種看似無序性的時空疊加和場景拼湊,不僅使得故事內容更加豐富,還能讓觀眾通過境語了解江教授發病的來龍去脈。
除了敘事手法的多元化,這部劇在制作上下足了功夫。
色調暗沉,暗扣劇情的壓抑氣氛,剪輯干凈利落,頗具美劇質感。
靜靜流淌的河水
安靜肅殺的森林
鋪天蓋地的大遠景,無處可逃的恐怖感席卷人心。
境語也很別致。
很多恐怖片,為了體現角色的恐懼,直接使用特寫鏡頭,夸張面部表情。
然而該劇用了更含蓄,更現代、更高級的手法表現。
窗簾隨著微風搖曳起來。光線灑在病人臉上,她變得驚恐起來。
醫生注意到病人的異常,轉過頭去,兩人共同注視飄動的窗簾。
窗簾背后有什么?去看看?
空間的局促性容易滋生各種可能,封閉性、焦慮性的疊加下,幽閉的空間中接下來出現的任何聲音、事物都能讓人毛骨悚然,有時候甚至要提著心往下看。
這種恐懼直達觀眾心底。
僅有這些還是不夠的,對于未知的恐怖還需要一個載體,那就是演員。
該劇在演員選擇上,采取了老戲骨+小鮮肉”的組合模式。
男主是小鮮肉劉暢,是個超模,平時都是這樣的。
這一次他飾演的超能力醫生,人設雖然中二,但表現可圈可點,至少不讓人出戲。
請了不少演技超牛的配角,除了已經提過的梅婷、張棪琰,還有飾演《藥神》牧師的楊新鳴,《偽裝者》里的劉敏濤。
就連《清醒夢》中飾演保姆的這位不知名演員,渾身是戲,這眼神能。
以上這些其實都不是本劇最可貴的地方,它最牛的部分在于,使用心理學和醫學知識,揭露異常故事背后的社會問題,很具有現實意義。
囊括的社會問題極多。
比如有個男孩無意中吃下毒蘑菇,隨后便出現了幻覺。幻象里,轉眼間他就被囚禁在倉庫,一個長發怪物突然闖進來。
現實中,他吃下毒蘑菇后,就不斷地嘔吐抽搐,朋友及時送進醫院才被救活。
新聞報道中,亂吃蘑菇中毒的事件屢見不鮮。甚至還有人把擁有致幻效果的毒蘑菇當成毒品,用來快活。
再比如劇中有個中年的男人,有重度依賴癥狀。然而他的母親早就去世了,于是父親只得扮演了幾十年母親。
現實生活中依賴現象也確實存在。
除此之外,還有:
無法接受現實造成的人格分裂;過度戀母情結發展成的流氓;為了利益導致朋友死亡后破不掉的心魔;子女和父母之間的代際交流問題。
世間無鬼,人心有鬼。人心里的鬼,也是復雜的人性作祟。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瘋人院》的立意早就超脫那些裝神弄鬼的恐怖片了。
十二個瘋子的故事,每個病人折射的都是當下社會人的心理困境。故事也許發生在劇里,也許發生在你我身上。
在《瘋人院》這個極端世界里,讓我們對世界多一種觀察方式,多一種救贖的可能。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毛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