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視頻
  • 焦點
  • 娛樂
  • 文化
  • 財經
  • 首頁 > 娛樂 > 日韓 > 正文

    電視劇跤王—電視劇跤王全集觀看

    《跤王》:民國跤王劉學棟傳奇的一生

    新書介紹

    《跤王》敘寫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跤王劉學棟傳奇的一生。展現了社會風情,塑造了眾多鮮活的人物,挖掘出了豐富復雜的人性。

    故事跌宕起伏。劉學棟的抗日壯舉令人震撼;同三個女子的感情糾葛令人嘆息;摔跤、斗蛐蛐、斗雞、斗狗、玩蟈蟈、廚藝和紫檀家具工藝的描寫,也頗為引人入勝。

    小說畫面感極強,一群鮮活的人物,演繹著一個又一個動人心魄、 催人淚下的故事,成就了一部波瀾壯闊的英雄史詩。人性的善美與丑惡一覽無余,時代的血雨腥風盡在眼中……

    電視劇跤王—電視劇跤王全集觀看

    編輯推薦

    《跤王》畫面感極強,看文字,眼前如過電影。一群鮮活的人物演繹著一個又一個動人心魄、 催人淚下的故事,成就了一部波瀾壯闊的英雄史詩。人性的善美與丑惡一覽無余,時代的血雨腥風盡在眼中。各種場景描寫生動有趣,引人入勝。

    作家介紹

    張建廣,濟南人,1954年生,15歲入伍,7年后退役。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電視劇編劇工作委員會常務理事,著有長篇小說《紫檀》《李小龍傳奇》等四部;電視劇代表作有《穆桂英掛帥》《飛哥大英雄》及《李小龍傳奇》(兩位編劇之一)。

    文章試讀

    第一章

    趵突泉水向東流進護城河,便到了南門集市,這是二十世紀三 十年代濟南最大的商貿聚集地。東西一里長,南北半里寬。集市除了賣各種貨物,還有唱戲、說書、說相聲、說快板、唱評彈、玩雜耍的。藝人競相競技吸引顧客,吸引力卻都抵不過跤場場主馬擰子。

    馬擰子四十七八歲,寬臉粗脖絡腮胡,比常人高一頭,肩寬胸厚。他力道驚人,百十來斤的石鎖,玩得身前身后上下翻飛,不光手接,還屈臂外挑,左右來回倒騰。倒騰得差不多了,裝作失手,石鎖砸向地面,著地瞬間用腳面像接毽子一樣接住。他金雞獨立懸擔著石鎖展示腿勁兒,待叫好聲、掌聲、贊嘆聲稍稍回落,猛地一挑,石鎖越過頭頂落向身后,即將落地,他迅捷地轉身用另一只腳接住。這下掌聲、叫好聲便炸翻了場子。集上的人聞聲紛紛趕來,把跤場圍得里三層外三層,擠不進,站在車上看,爬到樹上瞧。

    馬擰子出場與其他跤場場主也不同,他好拿著個大呀呀葫蘆往嘴里灌上兩口酒,然后擰上蓋往后一拋,一徒弟接住。他要的就是這個范兒,就像京劇名家蓋叫天出場前先叫上一口,引來滿場喝彩和掌聲。

    今天馬擰子出場戲演完,晃著膀子拍著肉鼓鼓的胸脯繞場行走。“老少爺們兒,在下馬擰子給各位行禮了。”說著拱手行禮。他開跤場二十多年,舉手投足帶有江湖氣。觀眾回報掌聲。馬擰子唾沫星飛濺:“俺馬擰子名氣不大,也就在中國有點兒名氣,外國不知咱是何許人也……”觀眾不覺大笑。馬擰子來了精神:“人稱我馬擰子,其實我是馬揣子。”他立住腳伸手指向遠方:“北平的勾子、天津的別子、濟南府的揣!”他一拍胸脯:“我跟跤手撂跤,不使別的招數,一照面,一個揣‘啪’地從頭頂照直摔出去。”他比畫著:“今兒就讓大伙開開眼!”說著朝徒弟一招手,一徒弟上場。

    馬擰子邊講邊比畫:“跤術三大絆,勾子、別子、揣。揣最好看也最難使。揣是抓住對手一上腿一撤步一個倒望天河愣愣地把他從頭頂摔出去。”他指著徒弟:“我先給這小子使個弓步揣。”說著同徒弟糾纏在一起。徒弟從來不讓著師傅,馬擰子不允許讓。徒弟使盡招數欲摔翻師傅,可招數被馬擰子輕松地破解。他瞅準空當兒,上腿弓腰將對手摔了個脆的。觀眾鼓掌叫好。

    馬擰子喘息著繞場行走:“北平、天津、保定、濟南四大跤城的老少爺們兒都知道北有花蝴蝶,南有馬擰子。花蝴蝶是保定跤手,身材健美,上場白緞子燈籠褲大紅跤衣,走跤架像蝴蝶飛舞。”他晃著膀子拍著胸脯踢蹬著腿:“我馬擰子形象不佳,像門坐地炮,動作也不花哨,可我跤摔得實在!”他大拇指一挑指向自己。觀眾報以熱烈的掌聲。

    馬擰子打量著徒弟對觀眾道:“這跤,我用蓋步揣摔他。”只見馬擰子搶把抓住了徒弟的褡褳袖,牽著徒弟隨自己步子走,走了幾步突然變換方向,上腳蓋步兩膀用力,便將徒弟摔了個鷂子翻身。

    馬擰子喘著粗氣繼續道:“摔跤不能光摔不講跤技,光看摔不聽講解不長見識。老少爺們兒既然來到我場子,我就要講講跤法。”他環視眾人,見觀眾目不轉睛地望著自己,道:“咱先從跤架說起。跤架是摔跤前活動身體,調整心態和向對手示威,跤架練好了,進攻快如閃電,防守密不透風,從跤架可看出門派功夫。”觀眾饒有興趣地聽著。馬擰子比畫著:“跤架分為黃瓜架、雷公架、包斧架、刀螂架和小車架。山東跤手大多是黃瓜架,走起來像黃瓜在架子上蕩悠。”說著走起了跤架:“要我說黃瓜架最好看也最實用。”馬擰子跤架走得兩腿軟似面條,實如鋼柱,兩臂隨身體蕩起,猶如騰云駕霧。觀眾饒有興趣地觀賞。馬擰子邊表演邊解釋:“身子放松,腳尖著地,走三點步。吸胸收腹,臉不過膝,重心不前不后不左不右。”他演示得極為漂亮。觀眾看著不覺鼓掌。馬擰子邊做分解動作邊講解:“手似流星眼似電,腰似蛇形腳賽鉆。”馬擰子跤架走得瀟灑飄逸。跤架走完,又講解如何練習。觀眾中有來跟馬擰子學跤的,馬擰子喜歡他們,也愿教授。“要想練好跤架首先要練好基本功。”說著從徒弟手中接過一根短木棍,“二尺四的木棒專練跤架手法,前邊的手畫小圈,后邊的手畫大圈。”說著演練跤架手法,前手靈巧,后手有力。演練完,馬擰子晃著膀子繞場一周:“好文的先生,好武的師傅,我不能光說不練,既然來了,我馬擰子就不會讓各位白花錢,下面讓各位過過癮!”說著沖后場喊道:“上場!”喊完脫下跤衣往空中一抖,跤衣飛旋著落地。同他摔跤的徒弟也將跤衣脫下。

    劉學棟和振魯光著膀子從后場出來,觀眾鼓掌叫好。劉學棟身材高大,寬肩窄腰肌肉發達,眼睛大而亮,透露出靈透勁兒和倔勁兒,高挺的鼻梁、棱角分明的嘴唇給人感覺挺男子漢氣。振魯稍矮一點兒,粗壯略有點兒肥胖,臉和脖子都肉乎乎的。胳膊上的肌肉不如劉學棟明顯,卻也顯示出了蠻力。二人拾起地上的跤衣穿上繞場兩周,然后邁動跤步逼近對方,“啪啪啪”地搶把。

    馬擰子在一邊介紹道:“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摔跤講究輸跤不輸把,輸了把就離倒地差不離了。”劉學棟抓住振魯的跤衣袖和偏門一個牽別將振魯摔翻。觀眾一片叫好聲。馬擰子介紹道:“這叫牽別,搶把抓住對方跤衣袖和偏門隨即上腿撤步變臉,就是轉體。”他比畫著動作:“把對方撂了個跟頭。”

    振魯從地上爬起來望了劉學棟一眼,晃動碩大的身軀向劉學棟逼來,劉學棟邁動跤步避實就虛連摔了對方幾個趔趄。振魯使蠻勁抱起劉學棟,劉學棟的腿旋即盤住了他的腿,兩人一上一下較起了勁兒。振魯欲把對方從身上摔出去,無奈劉學棟緊貼在他身上,腿像蛇一樣盤著他的腿。振魯的臉漸漸憋紅了,氣也粗了,當他換氣欲變化姿勢時,劉學棟的腿猛地一撩“走”,振魯被摔了個仰面朝天。眾人喝彩。劉學棟解開腰間繩索,脫下跤衣,露出發達的胸肌和健壯的手臂。他將跤衣甩向空中,跤衣飛旋著飄落。

    “好!”觀眾又是一陣喝彩。

    馬擰子抱拳行禮繞場一周:“各位老少爺們兒都見識了這小子的跤技。”他走到劉學棟身旁反手甩掌“啪”地打到他胸脯上:“把俺得意的徒弟撂了個跟頭,這小子是誰?”他指著劉學棟,觀眾望著。馬擰子道:“大伙眼生?踢場子的?”他晃著臂膀拍著胸脯:“在濟南府,我馬擰子不到七老八十,沒人敢來踢這場子!”觀眾笑了起來。馬擰子又問觀眾:“他小子是誰?”

    觀眾望著劉學棟,劉學棟與振魯及其他跤手的氣質完全不同,臉上帶有傲氣,不像賣藝的。觀眾搖頭。

    一觀眾道:“莫不是玉泉樓劉掌柜的……”

    “好!這爺們兒有眼力。”馬擰子沖他一伸大拇指,“玉泉樓酒家劉掌柜的侄子。劉掌柜認識吧?別說咱濟南,外地人也知道他的大名,我馬擰子巴瞎是個馱碑的東西。”他用手做出王八爬行的樣子。

    劉學棟跟馬擰子學跤四年,馬擰子一直不讓學棟上場摔,學棟二叔玉泉樓的掌柜忌諱。近些日子,學棟多次提出,馬擰子才破例答應讓他今天當眾亮了相。

    馬擰子指著劉學棟:“這小子靈透得很,跤技大有長進,剛才大伙見到了吧,撂倒了俺大徒弟,也就是他師哥,他沒大沒小犯上作亂,俺今天當著老少爺們兒的面教訓這小子!”

    眾人來了興趣,鼓掌叫好。

    劉學棟笑著抱拳:“不敢,不敢,師傅。”他好在后場看跤,知道如何烘托師傅。

    馬擰子仰起下巴面露傲視:“別不敢啊,拿出本事來,撂倒俺馬擰子,你小子就全國揚名了!”說著同劉學棟再次披掛好跤衣。馬擰子對觀眾:“今兒俺用擰子撂他,用旁的招兒算欺負他小子!”說著和劉學棟繞場走起了跤架。

    劉學棟腰功好,長胳膊長腿、搖擺伸展幅度大,動作漂亮瀟灑。

    馬擰子輕蔑地瞥了一眼他,蠻牛似的逼近,二人搶把,搶把就是不讓對方輕易抓住好把,而抓住對方的。

    劉學棟手快,施猿臂一把抓住了馬擰子的跤衣領,他剛欲貼身使絆,不想被馬擰子盤住了腿。馬擰子腿一撩“走”,劉學棟便被摔了個屁股蹲兒。

    眾人喝彩,兩個行家卻看出了門道:“這小子假摔。”

    另一觀眾點頭道:“是,劉小子腿腳利索,馬擰子根本盤不住他。”

    他倆說的是行話,雖然馬擰子功夫高深,卻不及學棟腿腳靈活。

    馬擰子沖劉學棟道:“小子哎,還差些事兒,這次是跤技勝你,下一跤力氣贏你!”他轉向觀眾:“這跤俺用麻花絆兒盤他。”他的意思是同對方比力氣。

    當下二人晃著身子又走起了跤架,然后“啪啪啪”地搶把,幾個回合下來,劉學棟又被馬擰子盤住了腿。劉學棟將馬擰子抱起欲摔翻,馬擰子挺住,兩人較起了勁。相持許久,都漲紅了臉。馬擰子輕聲道:“行了。”劉學棟會意,腿一軟,被摔平在地。

    眾人叫好,那兩個行家又搖頭。

    馬擰子喘息著進了后場,回手一掌打在了身后的劉學棟胸脯上:“真跟老子較勁啊!”

    劉學棟忙笑著辯解:“俺只想讓師傅摔個脆的。”

    馬擰子喘著粗氣:“山高不能滅太陽,你得記住這古訓。師傅也是小五十的人了,再摔你小子得悠著點兒。”

    “俺記住了,師傅。”劉學棟說著忙給師傅倒水。

    馬擰子接過水說:“早點回去吧,剛才俺在場子上說溜了嘴,人家知道了你是劉掌柜的侄子,我怕傳到你叔耳朵里。你高門大戶,跟賣藝的下九流混,會辱沒你叔的名聲。”

    劉學棟忙道:“哪兒的話,師傅。”

    劉學棟跟馬擰子偷著學摔跤是六年前的事兒。

    劉學棟的父母死后,跟著奶奶在濰坊生活,十五歲時,奶奶去世,他二叔——玉泉樓的劉掌柜把他接到了濟南。劉學棟上學第一天就被大自己幾歲的獨眼龍洪二堵在了路上,要他每天進貢半塊大洋和豬頭肉、豬耳朵。劉學棟搖頭,獨眼龍一揮手,七八個孩子上來把劉學棟打得鼻青臉腫。洪二指著躺在地上的劉學棟說:“不孝敬爺,見天打你小子!”

    劉學棟站起身抹了把臉,鼻血流了下來,他從書包里取出本子,撕下紙邊走邊擦。血流不止,來到溪水邊,摘下書包,捧起水洗,他洗去臉上的血跡才去上學。

    那天劉學棟下了課,害怕獨眼龍洪二在路上截他,就去了南門市場打發時光。一圈藍布圍成的場子里傳來陣陣叫好聲和掌聲,百無聊賴的他好奇地走進了跤場。兩圈長凳圍成了一個跤場,長凳上擠坐著觀眾,他們身后還站著不少人。

    劉學棟擠進人群看到場中兩跤手在摔跤,二人你來我往摔得煞是好看。只見一跤手將另一跤手從頭頂摔過,他興奮地跟著鼓掌。

    場主馬擰子出場了,他壯碩得像南門集市待賣的犍牛,他摔徒弟就像摔孩子。劉學棟愣愣地望著他,不明白他怎么有這么大的力氣,崇拜敬畏油然而生。

    從跤場出來,劉學棟想:自己有馬擰子的力氣和跤技就不會受獨眼龍洪二欺負了。他有了學摔跤的念頭。

    從那開始,劉學棟天天到跤場看馬擰子和他徒弟們摔跤,或趴在地上透過圍布看馬擰子在后場教徒弟練把式。把式學會了,沒有對手,劉學棟就叫鞋匠縫了個帆布假人,里面裝上沙子,天天練功。盡管劉掌柜、劉夫人極力反對,可他們的話對學棟來說就是耳旁風。半年下來,他摔假人輕松得像摔枕頭。

    那天,獨眼龍洪二又領著一群孩子在胡同截住他劈頭蓋臉地打。劉學棟忍著,洪二打得更兇。劉學棟偷眼瞄著他,漸漸地獨眼龍在他眼中變成了練功的假人兒,劉學棟突然抓住獨眼龍的領口,一個揣將他摔過頭頂。獨眼龍重重地砸在地上,痛苦地翻滾。劉學棟愣愣地望著他,不相信是自己摔出去的。眾孩子先是呆若木雞,既而驚叫著四逃。

    從那,就成了劉學棟到處截洪二了。今天在這條路上堵他,明天在那個胡同口等候,見了他就施展跤技,摔得他爬不起來才離開。

    劉學棟狂了起來,凡是欺負過他的同學都被他摔了個遍。摔斷一個同學的胳膊受了處分,摔嫖客受傷昏過去被學校開除,他也沒接受教訓。他在社會上惹是生非多年,令他二叔二嬸整日提心吊膽,直到他跟馬擰子練起了摔跤才老實。四年下來,他跤技已爐火純青。

    白玉泉是個不小的泉池,泉池周圍用青石砌成,清澈的泉水從泉池北側潺潺流出,水中游著十幾條二尺多長的大草魚。鄰泉立著一座二層樓,轉過墻角,可見樓上端懸掛著一個大金匾,上面寫著“玉泉樓”。

    玉泉樓是名冠濟南的大酒店,室內裝飾得古色古香,一樓酒桌考究,大漆桌子錚明瓦亮,從門口望去像一面面鏡子。樓梯扶手用紅木雕成,臺階鑲嵌著黃金樣的銅板。拾級而上來到二樓,每個單間上方都有個很雅的名字,“荷花廳”“龍鳳館”“曲水亭”……玉泉樓后窗外就是碧波蕩漾的泉池。

    王大廚提著勺子來到幽靜典雅的后院,沖北屋喊道:“掌柜的,一天了,也沒人送來雞,晚上客人點雞怎么對付?”他中等個兒,圓頭圓腦胖腰身,眼睛鼻子嘴巴頗像如來,喜相有親和力。

    北屋八仙桌兩側坐著劉學棟的二叔劉掌柜和二嬸劉夫人。劉掌柜一看就知是實誠人,劉夫人端莊賢惠,從面相可知年輕時是個美人兒。

    “學棟出去一天,也沒見提回一只雞來。”劉夫人側臉對丈夫說。她平常也說學棟,但注意分寸,畢竟學棟是侄不是兒。

    劉掌柜站起身邁出門,沖王大廚道:“叫伙計到周圍住戶家先收幾只,錢多點兒也別跟人計較,再把籠里的鴿子宰了。”

    王大廚應聲而去,他剛進廚房,劉學棟就進了后院。

    劉掌柜看見他問:“學棟啊,你買的雞在哪兒?廚房等著用哩。”他像慈父。他哥被人摔死后,留下學棟這孤兒,劉掌柜很疼侄子,劉掌柜性格本來也憨厚。

    “我在北園莊里跑了大半天,也沒收到一只,不過跟人家打了招呼,明天就能送來。”劉學棟好糊弄叔,說著進了屋。

    劉掌柜慍怒地說:“雞遍地都是,哪兒收不來,到哪兒玩去了?”

    劉學棟見瞞不過,“撲哧”笑了:“到南門跤場試了兩跤。”說著抓起茶壺往茶碗里倒滿喝了起來。

    劉掌柜夫婦沒兒沒女,把劉學棟當成親兒,原想讓他讀完大學走官路,可學棟剛上了幾天高中就被開除,令他們的愿望落空。

    劉掌柜恨鐵不成鋼地說:“咱家不是富貴大賈,也算得上體面人家,你出沒跤場,同下九流為伍,不怕辱沒了祖宗名聲?”劉學棟喝著水不搭腔。劉掌柜語重心長地說:“學棟呀,你心眼直,不是混官場的料,可也得干點正事吧?我明年就六十了,人生七十古來稀,沒幾年活頭了。這份家業不托付給你給誰?可你能做好這份營生嗎?不易呀,大官巨富,來往過客,黑白兩道,你心眼兒轉換得過來嗎?我這一輩上,兄弟仨,你爸仗義疏財,七處房產一處店面,不出幾年搭了進去。你三叔一介書生,不懂經營,北平兩處宅子當了一處。算來算去,就這玉泉樓算大家產了。可你知道嗎?當年你爺爺在的時候,咱是濟南有名的大戶人家。”

    劉學棟不愿聽叔瞎叨叨,放下空碗:“叔,我干活去了。”說著趕緊離開了北屋。

    玉泉樓的貨都由劉學棟進,他心思卻不在進貨上。他沒事兒不是在院中練摔跤基本功,就是跑到南門跤場后場跟馬擰子學跤或跟振魯、福生、黑蛋較量。盡管他不花心思,進的貨卻都新鮮,也不少秤短兩。那些賣雞鴨魚肉蔬菜水果的見他人高馬大,不敢糊弄他,況且知道前些年他好惹是生非打架。

    劉學棟進了廚房,埋怨王大廚不該告他的狀。

    王大廚說:“客人點雞我上不了,你叔心里舒服?再說營業額也上不去啊。”

    劉學棟不以為意地說:“上不去怕啥,咱酒店掙錢不老少了,你還想累死俺叔啊,再說俺也沒有玩兒的空了。”

    玉泉樓面朝東,河對面并立著兩座青磚青瓦的二層樓——艷翠樓和齊魯飯莊。艷翠樓是有名的妓院,占地面積很大,北方幾個省的名妓大多集中在這里,引得達官貴人常來出入。

    齊魯飯莊室內裝飾豪華,桌椅板凳全是紅木的,嫖客常在這里吃喝,掌柜是范老鴇的丈夫。

    這會兒,飯莊二樓靠窗的餐桌旁坐著穿著體面的稅務局局長于明德。他高個兒、高眉骨、高鼻梁,五官周正。他摟著蓮花正往她嘴里灌酒。蓮花輕輕推開他:“于局長,您是見過大世面的人,喝酒得有法有規,您輸了拳讓我代,代一行,代二中,代三代四講不過去吧?”

    于明德局長輕撫她肩膀笑著道:“莫動氣,莫動氣,說實話我最喜看你的醉態,貴妃醉酒嘛。”說著離開桌子,他蹣跚地做了幾個貴妃醉酒的動作,惹得滿桌人喝彩。蓮花也笑了。于明德來了興致獨自斟滿酒飲下,一抹嘴學女腔唱起了京劇《貴妃醉酒》中的唱段:“海島冰輪初轉騰,見玉兔,玉兔又早,那冰輪離海島,乾坤分外明,皓月當空,恰便似嫦娥離月宮……”聲音婉轉有韻味,引來滿屋人喝彩。

    于明德抱拳向各位致禮,回到桌旁:“蓮花,這下可該干了吧。”蓮花嬉笑著喝下杯中酒。

    蓮花是艷翠樓的頭牌,要說蓮花的臉面比一般姑娘俊不了多少,但她呀呀葫蘆的身材卻是世間難尋,男人只要在她身上趴過一回,便對其他女人失去了興趣,難怪男人過后稱她為尤物。

    蓮花開苞的時候才十三歲。

    那天,天津高老板路過濟南進了艷翠樓。范老鴇一看來了甩大錢的主兒,臉笑得像盛開的牡丹。她慌忙招呼臘梅、海棠。兩靚女從樓梯上緩緩而下,可剛走到中間,高老板就罵了起來:“我家丫鬟、廚娘比她倆都俊!”他轉臉沖老鴇道:“我倒想甩大錢,可惜沒好貨。”說完往門外走。

    范老鴇遺憾地送高老板出門,就在高老板上車的當兒,老鴇腦海閃出了蓮花,脫口:“一個雛子!”

    高老板停下腳步。他睡姑娘很講究,一是睡俊的,二是睡雛子,若不出類拔萃,用他的話講就是瞎了瓊。他跟老鴇進了艷翠樓,老鴇忙令蓮花沐浴。沐浴時,老鴇進來,當看到剛沐浴過的蓮花,眼睛直了,沒想到小小年紀的蓮花,胸前竟發育出兩個團團的小饅頭,饅頭上端點綴著兩顆紅點。蓮花從她眼前走過,滾圓的屁股泛著光澤,范老鴇忽然意識到,蓮花才是艷翠樓最貴重的寶物。

    范老鴇撫摸著蓮花的身體歡喜地說:“蓮花這身子真嬌嫩,活像大明湖的嫩藕。”蓮花面無表情地穿著衣服。老鴇深知對沒出道的女孩只有哄得暈頭轉向才能達到目的,就說:“今晚好好伺候高老板,那可是個貴人,艷翠樓姐妹幾十人,讓你撞了頭彩。伺候好了,干媽明天給你買和田玉的鐲子。”蓮花靜靜地聽著,沒有表情。老鴇望著蓮花說:“往后,就不用干活了,天天住在貴妃苑。一日三餐有人送,屎尿盆子有人倒,干享福。”蓮花依舊面無表情。老鴇觀察著蓮花,見她沒表示出聽話,就說:“男人們心疼你,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就怕你消受不起。可有些事得忍,不忍成不了大器。再說越不順從,男人就越折騰你。千萬別沖撞高老板,沖撞了他,干媽舍不得揍你,看門的二愣也捶扁你!”

    蓮花在范老鴇的調教下,果真成了濟南的名妓。

    蓮花能快速地成才,得益于范老鴇的精心培育。范老鴇之所以能成為老鴇中的翹楚,得益于出眾的外表和超人的智慧。她年近四十,卻像二十五六,中等個兒,飽滿,五官俊秀,男人與她對視不過三十秒,定迫不及待地想與她銷魂。遠看近看范老鴇都像大家閨秀,只是張嘴說話,或一顰一笑就連小家碧玉也不如了。她有賣春和經營這行當的天賦,入行不久便知曉了如何吸引男人和干好這行的訣竅,并為以后開艷翠樓定下了選拔姑娘要臉俊、胸滿、腚瓜子圓的標準。

    她還傾心教授姑娘們技戰法,培養出的姑娘不但俊美,業務水平也出眾。

    范老鴇在艷翠樓從不跟手下姑娘爭風吃醋,對傾心嫖客也壓抑住春心。只有當客人嫖過了心愛的姑娘和沾過了艷翠樓所有的花草,她才同他們上床敘別:“上馬餃子下馬面,我不過是送客回鄉前的一盤餃子。”她常謙虛地對嫖客這么說。嫖客領教了她的技法,往往日思夜想或終生難忘。下次再進艷翠樓,定直奔老鴇臥房,欲在她身上傾注瓊漿。這時范老鴇勸他們先去找年輕的姑娘來個采陰補陽,客人走前,才和人家上床敘敘依依不舍之情。這樣她既沐浴了“愛情”,又賺得盆滿缽滿,還讓姑娘們得到了歷練。

    作家出版社推薦

    《跤王》

    張建廣 著

    作家出版社

    河南衛視《金色夢舞臺》一代跤王沈少三 年近九十傳絕技

    4月17日(本周日)早8:17河南衛視《金色夢舞臺》視頻加載中...一位白發、白眉的88歲老人身穿跤衣,領著20多個娃兒練摔跤,一練就是3個小時,但他不收孩子們一分錢,訓練期間不喝一口水。他就是中國式摔跤界的“大腕兒”沈少三。如果去過北京天橋,你一定記得那組“八大怪”的銅像,其中那個“摔跤賣藝的”就是鄭州市民沈少三的父親。

    電視劇跤王—電視劇跤王全集觀看

    1953年,在新中國第一屆少數民族運動會上,沈少三奪取了全國輕量級摔跤亞軍。這位摔跤技術精湛的年輕人,引起了當時國家武術隊的重視,他被聘請為國家武術隊的總隊長,在這期間,他嘔心瀝血為國家培養了不少人才。在國家武術隊解散后,沈少三先后擔任河南省摔跤隊隊長,并組建成立了河南省男子女子柔道隊,培養了幾十位國家級的冠亞軍。

    講起沈少三和中國式摔跤的緣分,始于他的祖父沈芳。早在清朝時期,祖父沈芳就是滿清的“二等撲戶”。善撲營是清朝朝廷專門為摔跤能手設立的培訓機構,當年康熙為了鏟除鰲拜,召集了一群少年,在宮內陪皇帝練習摔跤。最終,這群少年在武英殿內將鰲拜擒獲。而正是這群練習摔跤的少年,組成了日后的善撲營。

    電視劇《霍元甲》中,霍元甲大敗囂張的俄國大力士,為中華民族雪洗了“”之恥,轟動全國,成為一代民族英雄。而在十九世紀三十年代的北平,也有一位力挫俄國大力士的民族英雄,名震四方。這位民族英雄正是沈少三先生的父親沈友三,上世紀八十年代電視劇《甄三》,就是以沈友三為原型拍攝的。1934年彼德羅夫在北平發聲明挑戰中國武術,沈友三找到了彼德羅夫。他問“是文比還是武比”,對方問啥是文比、武比,父親說“文比是站擂臺上,你推我三下,推倒我算你贏;武比是不論怎么打,打死與對方無關。”他看沈友三比他瘦小,就選文比。當時沈友三擺出摔跤動作站半八釘步,對方連推三次他紋絲不動。該沈友三推他時,他是馬步動作,父親借力一推把他推到三米外蹲倒在鋼絲床上,對方當即認輸。

    后來人們把沈友三譽為北平天橋八大怪之一,現在天橋廣場還有沈友三的塑像。

    年幼時的沈少三自小跟著父親學習摔跤,耳濡目染,早早地開始了在跤場上摔跤賣藝的生活。1946年,父親沈友三因病去世。兒子沈少三接過父親的跤衣,繼續傳承和發揚沈氏摔跤。摔跤,成了沈家四代人的事業。沈少三的大兒子沈志剛為國家級的摔跤裁判,二兒子在北京體育院校摔跤專業任教。而沈少三并沒有讓這門祖傳技藝封閉在家門里。如今,沈老已經將近九十歲高齡,可他依然還在為中國式摔跤的傳承,忙碌著。從2007年開始,退休后的沈少三義務辦起了中國式摔跤培訓班,因為沒有經費,培訓的場地換了一個又一個;培訓的學生因為上大學或者去外地參加工作,也換了一撥又一撥。而不變的是,這位耄耋老人一如既往對摔跤的熱枕、和對自己學生們一心一意的付出。每周日下午兩點,在鄭州第五十中學院內,沈少三老先生免費教授中國式摔跤,近十年間從未間斷過。如果有人想學習這種中國式摔跤,可以直接到現場找沈老先生報名。河南衛視,有活力更出彩!

    “跤王”歸來,只為干這件大事!

    視頻加載中...

    央視網消息:“我是看著我爺爺那輩,80多歲他還在摔。”

    說話的人叫黃畢興,是云南省石林縣一個小山村的摔跤輔導員。石林被譽為“摔跤之鄉”,今年42歲的黃畢興出生于石林彝族自治縣長湖之濱的維則村,也是國家級非遺項目——彝族摔跤的代表性傳承人。

    電視劇跤王—電視劇跤王全集觀看

    黃畢興的祖、父輩,都是石林比較有名的摔跤高手。源于家鄉濃郁的跤場文化氛圍和長輩們的耳濡目染,他上小學二年級時就開始學習彝族傳統摔跤,田間地頭,放牧的草坪上,村里的糞堆上,都留下了父親教他摔跤的身影。

    由于兒童時期就顯現出卓越的摔跤天賦,他很快就被石林歷史上第一位專業摔跤教練畢有馗收為門徒。

    彝族摔跤有著悠久的歷史,由于這一族群中的撒尼人的跤法和國際式摔跤極為相似,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具有摔跤傳統的石林彝族地區,許多撒尼民間跤手經過訓練成為國際摔跤的專業運動員。

    1990年,在石林跤場上名聲鵲起的黃畢興被甘肅省體工隊作為引進人才, 巧合的是,時任甘肅省摔跤隊總教練正是來自家鄉的傳奇跤王普德光。黃畢興不僅得到了專業訓練,也從這一位導師的言傳身教中感受到了彝族撒尼人的摔跤文化情懷。

    通過不懈努力,黃畢興在1995年、1996年蟬聯全國青年錦標賽52公斤級的冠軍,并在蒙古國舉行的國際摔跤比賽中獲得銀獎。在國內跤壇取得過優異成績的黃畢興回到家鄉,被長湖鎮維則小學聘為彝族摔跤輔導員。

    歷史上的石林是一個民族傳統濃郁環境相對封閉的地方,但隨著經濟的發展,一個新的時代已悄然降臨了,它在改變人們生活方式、文化觀念的同時,也使許多世代傳襲的民俗面對著前所未有的境遇,而在彝族人的生活中有著神圣地位的摔跤,正處在這樣的境遇中。

    黃畢興說:“我現在最擔心的就是市場化的沖擊很大,擔心小孩從現在單純的喜歡摔跤,思想被引到別的地方去……所以我來到這邊教學,主要就是做傳承的工作。”在他看來,一旦彝族摔跤技藝失傳,薩尼人的精氣神也將一去不返。因此他在教授孩子們摔跤技藝的同時,也培養孩子們的文化自信心。

    “你們為什么喜歡摔跤?”“因為摔跤可以煅練身體”,“找回自信”……以摔跤作為人格教育的手段,源于黃畢興多年的生活感悟,這感悟曾使他成功,也曾使他作出了如今的人生選擇。他還整理了彝族傳統摔跤的來歷,拜訪了當地所有的老藝人、老畢摩、老跤王,把所有彝族摔跤的套路歸納成書,希望將摔跤更好地傳承下去。

    今年,石林縣政府決定由長湖鎮舉辦火把節的男子摔跤大賽,熱心文化傳承的黃畢興擔任起了組織者的角色,他要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策劃一屆精彩的大賽。

    黃畢興說:“我們許多優秀的老跤王都已經過世了,剩下的也有七八十歲,所以彝族傳統摔跤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就落在了我們這一代人身上。”(記者:蘇春黎 薛春華 郭倩 韓雪 /海報設計 劉京京)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b3q24.cn)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免费观看视频 | 免费观看一级淫片 | 中文字幕伊人 | 亚洲天堂一| 天天干天天操天天碰 | 日韩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99网站 | 欧美午夜aaaaaa免费视频 | 日韩 欧美 精品 |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 日日操夜夜爱 | 天天av天天好逼 | 亚洲wuma | 成人天堂 | 久久久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性生活免费视频 | 国产三级在线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第一页在线 | 无套内谢孕妇毛片免费看红桃影视 | 亚洲国产wwwccc36天堂 | 日韩区欧美久久久无人区 | 小说区 综合区 图片区 | 91精品国产调教在线观看 | 亚洲影视大全 | 中文字幕乱码日本亚洲一区二区 | 国产一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在线观看视频 | 久久久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成年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岛国 | 日本不卡在线播放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视频 | 亚洲精品影院 | 成人男男视频拍拍拍在线观看 | 日日夜夜天天干干 | 一区二区电影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 婷婷色站|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 日韩欧美在线看 | 成人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精品欧美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