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教育的電視劇、關于教育的電視劇有哪些?小別離,小歡喜,小舍得,少年派
假期也不閑著,這十部教育題材的電視劇先收藏起來
假期在家不想工作,但又不想虛度時光,不如折中一下看幾部教育題材的電視劇,既不算徹底放下工作又不至于太辛苦!
《腳下天堂》
海子,藏在草原深處,閃著藍藍的光。一瞬間我覺得它有點像譚老師,穩穩地不動聲色,可是藏在心里的善意和美好,會忽然讓你眼前一亮。
《小歡喜》
教書育人,春風化雨,有成就感?,F在這個高考啊,那是條條大路通羅馬,真正難的是讓孩子怎么才能少走彎路。對于我們作為老師的來說,就是要在這一道關卡,幫助孩子找到自己準確的位置,只有在成績上和心理上都過了這一關,他們的人生才能真正開啟各自的精彩。
《小別離》
學生演出的時候,我常站在側幕,打著手電筒,給他們照那個路。我真的希望,我今天用生命做一盞燈,照亮他們以后腳下的路,也照亮我自己。
《你好,舊時光》
其實我從小到大,就想做大科學家、做大俠,但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就變成了一個只會死學和拼命把分數考高的人。
《龍櫻》
入學考試的問題,答案往往只有一個,如果沒有找到它,那就是不合格。這真的很殘酷,但是啊,人生有很多正確答案!
《麻辣教師GTO》
危機后面不就是轉機嗎?
就算沒有校舍,只要有老師和學生,在藍天下一樣可以上課,這才是教育!不是么?
《三年A班》
學生不是物品,是人!我們必須引導他們,他們還很稚嫩,是尚未成熟的人,他們只能看清前方的三步以內,我們要給他們鋪設好未來長路,相信未來引導他們走向終點,思考哪一條路對他們來說才是最好的,陪著他們陪著他們一起找出答案,這才是教師的職責!
《學校2013》
說實話,我并不想去學校,不知道為什么要去,去了會有很多丟臉的事,煩心的事也有很多。學習不好,又沒有夢想,又不想挨打,奇怪的是每天早上起來一睜眼就會自動去上學,所以如果問我為什么去上學,我的回答只有一個:就那樣。
《校園先鋒》
一個在學校里沒有自己的想法,惟命是從的學生,將來出去之后,要么就是仍然默默無聞,仍然不會做什么錯事,要么就一定會犯非常嚴重的錯誤。因為他錯過了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犯錯誤以及認識錯誤和改正錯誤的機會,他早晚也會把這一錯補上,而且往往是致命的。
《十八歲的天空》
學生是需要了解的,大家彼此溝通了,才能真正地幫助學生。當這些懵懵懂懂的小孩,真的知道自己要追求什么的時候,才是他們真正爆發實力的時候。
16部教育題材?。撼伞艾F實”亮點
傳媒內參導讀:繼《小歡喜》之后,包括《小舍得》《學區房》《起跑線》等16部教育題材作品正在籌備中,以子女教育為主題的電視劇成為現實主義題材作品新亮點。
來源:傳媒內參-傳媒大眼綜合
從《虎媽貓爸》《孩奴》到《小別離》《陪讀媽媽》,教育題材電視劇正變得越來越多元化,涵蓋各個階段教育類型。
如《小別離》《陪讀媽媽》聚焦海外留學,《小歡喜》和《少年派》聚焦高考,待播的《學區房》“幼升小”;待播的《小舍得》以“小升初”為切口。
隨著現實題材創作熱的回歸,以子女教育為主題的題材也成為現實主義題材作品新亮點,并繼續呈現火熱之勢。有媒體統計稱,繼《小歡喜》之后,包括《小舍得》《學區房》《起跑線》等16部教育題材作品正在籌備。
《2018中國新中產圈層白皮書》中將中產定義為:在除去家庭衣食住行等方面基本生活消費支出后,仍具備更高消費能力及投資能力的社會群體,中產家庭基本消費支出占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低于50%。
白皮書顯示,新中產人群的各種點主要聚焦在子女教育(45%)、投資理財(42%),其次分布在職業發展(27%)、健康/醫療(26%)、父母養老(17%)等。
可見,子女教育是新中產人群最普遍的焦慮,教育題材影視作品如此火熱,與正在崛起的廣大中產受眾息息相關。
教育題材作為現實主義題材的類型之一,應該根植于現實,如果過于執迷于“造夢”,不免淪為大型的“懸浮劇”,而也正因為教育題材現實性相對較強,一旦淪為“懸浮劇”,不免引起觀眾詬病。以下為傳媒大眼整理的已備案教育題材電視劇:
《小舍得》:延續“小”系列風格,聚焦早教
早在今年3月,檸萌影業發布新片名單:繼《小別離》掀起話題狂潮后,以高考這一全民話題為引子,洞察中產焦慮與親子關系的《小歡喜》和幼兒教育的《小舍得》同時亮相,構成檸萌“教育系列三部曲”。
《小歡喜》總制片人徐曉鷗透露,《小別離》《小歡喜》的姊妹篇《小舍得》即將開機。這也是“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依然聚焦親子、教育話題。
《小舍得》講述了南麗為女兒歡歡的成績下降而焦慮,意識到補習的必要性,從此歡歡踏上了辛苦的補習之路。整個家庭圍繞歡歡的小升初,經歷了一系列大小事故后,南麗和夏君山終于幡然醒悟,決定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以子之名》:講述三個“差生家長”的悲歡故事
8月8日,廣電總局公示七月全國電視劇拍攝制作備案數據,其中就包括了正午陽光的當代都市題材《以子之名》。
該劇改編自未夕同名小說,講述三個“差生家長”的悲歡故事。三個將自己的人生設定投射到孩子身上的媽媽,為了追逐那個所謂的“出人頭地”的目標,強迫自己不斷努力,使得生活無比艱辛,以至于影響到了婚姻、家庭、婆媳關系等。而她們的孩子,由于難以幫助母親完成這樣的“目標”,而成為了媽媽心目中的“差生”。三個媽媽代表了三種完全不同的人生境遇,但她們有著同一種身份——“差生家長”。
《學區房》:“幼升小”,反思家庭教育
該劇講述了80后年輕夫婦葉逸凡何純如結婚7年,兒子即將“幼升小”,葉逸凡考察了全市所有第一梯隊的小學,選擇了市實驗學校這所重點小學,葉逸凡開始了購買該校學區房的一系列折騰、何純如被迫協助的故事。
故事中,葉逸凡堅持購買學區房、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何純如主張就近上學把自己活成一束光對孩子言傳身教,兩人不同態度引發了一系列的沖突幾近分手。
江小珊丁文博這對年輕情侶也被卷入其中、兩人選擇了不同人生。葉逸凡購買的過道房不能掛戶口,他又走關系試圖爭取到頂級私立小學的名額仍然落空。一番折騰下來,就在葉逸凡打算妥協、讓兒子報名普通私立小學之際,樂樂卻收到了市實驗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原來根據“租售同權”的新政,葉逸凡租住的房子正是該學校的學區,一時,葉逸凡感慨萬千。
《起跑線》:聚焦學前教育,講述四個家庭的親子關系
該劇講述了年輕夫婦蘇醒與奚彬有個兒子奚望,身邊的媽媽都以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理由給孩子們報了各種課程,可蘇醒夫婦讓兒子自然成長的故事。
故事中,眼看要上小學,原本小區對口的全區最受歡迎的小學被換成新成立的小學,讓蘇醒跟著其他媽媽焦慮起來。該給孩子超前教育還是輕松教育、要不要為了進熱門的學校換房、要不要為上特長班投入巨資?這些問題讓堅持不落人后的蘇醒和抗拒拔苗助長的奚彬爭執不斷。同樣的問題也困擾著小區其他三位母親。
四個家庭的夫妻關系、親子關系和代際關系經歷著巨大挑戰。而當奚望因為心理壓力患上了口吃,蘇醒才明白最應該成長的是她自己。蘇醒決定不再糾結于起跑線上的競爭,回到立德樹人的初心才能幫孩子站上人生真正起點。對口的新小學開學了,蘇醒和媽媽們把孩子們送進校園,短短一年的學前教育讓年輕父母也收獲了人生中重要的成長經歷。
《三年十一班》:高考,收獲友誼
該劇講述了17歲的京芷卉因為一次交通意外導致分班考失利進入了學習氛圍較差的高三十一班,并被班選為了班長,京芷卉多次嘗試離開十一班都最終失敗,只得將目標轉向了優秀學生干部的高考加分,并為此設定了獲取全班同學信任的攻略計劃,原本抱著功利目的與同學接觸的京芷卉卻漸漸在同學們身上發現了各種優秀品質,經過數次歡笑與淚水后,京芷卉開始漸漸融入到十一班的集體之中。
在此其間,京芷卉不僅自身得到了成長,也結交了一批知心好友收獲了真正的友誼,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十一班漸漸改變了吊尾班的命運,大家順利完成了高考,進入了各自理想的大學,也留下了一段難以忘懷的青春記憶。
《三年2班 》:金巧巧、耿樂加盟,聚焦乒乓球夢想
《三年2班》是由吳瑤、張季舒等主演的網絡劇,金巧巧、耿樂加盟。該劇講述了因傷從專業隊轉入一般高中的乒乓球選手蕭敬然,與一心改善班上同學冷漠氛圍的體育委員辰海,兩人因蕭敬然的轉學而認識,因參加校內運動會而建立友誼,樂觀開朗的辰海讓蕭敬然再度拾起乒乓球夢想,即使以左手重新練球也在所不惜,而蕭敬然也幫助辰海凝聚了班上的向心力,讓三年二班的每個學生在高中最后的夏天留下美好回憶,建立了彼此深厚的友情,并勇敢奔赴各自的青春戰場,不管是高考或者就業,都以最大的熱情全力以赴。
7部高分教育題材劇,在9.3分的神作面前,《小歡喜》只能稱為小弟
四月份,兩部教育題材劇《陪你一起長大》和《小舍得》上線,讓這個沉重的話題成為了社會焦點。教育問題是很多年輕爸媽頭疼的事情,這些電視劇很多都反映出了當下教育的痛點,感觸很深。今天,小喵給大家盤點7部高分教育題材劇,希望大家有所感悟,能夠在教育的路上少走點彎路!
第七部《少年派》,由張嘉譯和閆妮兩大大滿貫視帝視后聯合主演,還有趙今麥、郭俊辰等年輕演員加盟,講述的是四個高考家庭的故事,收視率很高。高考是人生的第一大考,對于家長來說也是備受煎熬的一年,兩大主角演技還是一如既往的穩定,豆瓣6.6分。
第六部《虎媽貓爸》,由趙薇和佟大為主演的都市家庭輕喜劇,講述的是本是一對幸福小夫妻,因孩子教育觀念不同摩擦不斷,兩引發了家庭矛盾、情感沖突的故事,豆瓣6.8分。
趙薇是很受喜愛的大花,演技很好,演什么角色代入感都很強,今年她主演的另一部教育題材劇《學區房》將上線, 很讓人期待!
第五部《小別離》,由黃磊和海清主演,主要是圍繞中學生出國展開的,講述三個家庭面對孩子升學、留學、青春期的故事。
兩大主角很受歡迎,演的角色都很精彩,還有張子楓、胡先煦、趙今麥三大演技派的青年演員加盟,收視率爆棚,豆瓣8分。
第四部《小歡喜》,也是黃磊和海清主演,講述了三個家庭在“高三”這一年間面臨高考的悲喜故事。這部劇很精彩,沖突性也更強,記憶最深刻的就是李庚希飾演的“學霸”,為了符合母親的期望,做了很多自己不喜歡的事,甚至最后還患上了抑郁癥,也是很多被壓迫學生的寫照,值得深思,豆瓣8.4分。
第三部《你好,舊時光》,這部劇主要講述的是一群中學生在學校中的青春故事,折射出了不少家庭教育的問題,由李蘭迪、張新成主演,非常好的一部劇,豆瓣8.7分。
第二部《家有兒女》,很經典的情景喜劇,幾乎所有的80、90后都看過,雖然很搞笑,但對“填鴨式”的教育也很有借鑒作用,豆瓣高達8.9分。
第一部《我愛我家》,是一部很經典的老劇,是一部集教育性與娛樂性、嚴肅性與通俗性、藝術性與群眾性于一身的新型電視文藝作品,很具教育意義,強烈推薦可以看看,豆瓣9.3分。對于這7部高分教育題材劇,你都追了哪一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