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電視劇;康熙 電視
《天下長河》:羅晉飾演康熙引爭議,珠玉在前,真不是帥就行了
這幾個月里好劇不斷,《點燃我,溫暖你》熱度居高不下,多次斬獲全網熱度第一,陳飛宇和張婧儀兩大高顏值主演上演甜蜜戀愛讓人上頭。
醫療行業劇《謝謝你醫生》上星播出后收視不俗,聚焦急診科演繹醫療工作者艱辛的同時,也刻畫出了人間百態,劇中游本昌、奚美娟等戲骨演員驚艷眾人。
古偶劇《卿卿日常》憑借輕松日常溫情和喜感兼具的劇情成熱度黑馬,上線僅5天,站內熱度成功破9500,數據相當可觀,田曦薇和白敬亭兩位主演的表現也得到了認可。
而芒果臺也拿出了殺手锏《天下長河》,該劇屬于少見的古裝歷史劇播出后也是引起了注意,迄今播放量破1億,男主羅晉飾演康熙備受爭議,這又是怎么回事?
清裝劇算是古裝界里的扛把子之一了,九子奪嫡這樣的戲碼觀眾應該見了不少,也是因此清朝政績繁多的康熙成了影視劇里???,張國立、鄧超、馬浚偉等實力演員都詮釋過這一角色。
但要說最經典的還是陳道明和焦晃分別在《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這兩部劇中的表演。
先說《康熙王朝》里的陳道明,大家對他的評價是,演出了雍正的外在霸氣,劇里陳道明需要演出康熙大半生的經歷,而當時的他正值中年,算是男演員最好的時候。
劇里的陳道明無論是胸懷,還是謀略,都演出了一代帝王的不凡之處,更是演繹出了康熙從成年到老年的心路歷程,眼神從清澈到滄桑,看完這部劇觀眾仿佛跟著他的腳步,走完了康熙的一生。
而演皇帝,臺詞確實是一大難關,因為要渾厚有力,才能給人一種震懾力,陳道明的臺詞名場面就是長達七分鐘怒斥群臣的戲份,慷慨陳詞痛心疾首,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大家應該不知道,這場難度絕佳的戲陳道明一次就過了,無論是情感還是節奏都拿捏精準,足以證明其水準不俗。
接下來要說的就是焦晃在《雍正王朝》里的表現了,這部劇里主要是九子奪嫡,康熙處于老年時期,而焦晃出演的時候,年齡也處于這一時期。
焦晃的表演厲害之處就在于,他最大程度地做到了“收”,用周身的氣場,演繹出了康熙的內在威嚴,不用太多的表情和肢體動作,就將一個滿腹憂患、不怒自威的老皇帝形象給立住了。
就是憑此,焦晃斬獲了第17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男配角和第19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男演員的桂冠,更是被觀眾說站在那里就是康熙皇帝。
焦晃的表現當真是深入人心,這也造成了之后幾乎沒有人再敢挑戰這系列作品,唯一能做到平分秋色的也就是陳道明一個,可無論是什么排行只要選最佳康熙,都是焦晃得第一。
在有陳道明和焦晃這兩位“珠玉”的情況下,之后的演員演康熙得到特別多好評的屈指可數,但有角色就有人往前沖,這是影視圈里的準則。
新劇《天下長河》又是聚焦康熙年間,康熙帝再次成為劇里男主,大家不關注演員都難,此次選角選到的羅晉,也算是中生里實力比較強的一位了,有國家二級演員的頭銜。
早期羅晉也出演過《美人心計》里的漢惠帝劉盈,這部劇算是古裝言情劇,劇里羅晉還是能演出角色的那種懦弱和柔和,甚至是有點玩世不恭的一面,還是得到了大家認可的。
之后羅晉也出演了《安家》、《幸福到萬家》等作品,其演技還算是不錯的,可到了新劇,這種歷史劇里,羅晉的演技其實就有點不夠看了。
《天下長河》里羅晉飾演的康熙正值壯年,恰逢遇到了大型水患問題,每日被問題所擾,演出那種愁容不太難,但羅晉的問題在于氣勢不足。
和大臣商議策略的時候,他作為一個皇帝,回過頭來眼神特別松散,而且說話輕飄飄的,這明明是一個特別嚴肅的事情,卻被演得像是在嘮家常一樣。
就是這種狀態,羅晉的表演會讓人覺得原來康熙的脾氣好到了這種程度,遇到了事情就自己憋憋屈屈,然后問別人“這仗怎么打”,好好一個皇帝演得像個學生一樣。
隨后能看到,羅晉又突然情緒爆發,氣得眼睛都紅了,惡狠狠地咬牙罵人,這個表情說是猙獰都不為過。
這兩個情緒單看都挺正常的,可是放在一起就顯得他整個人非常分裂,期間一點情緒遞進都沒有,突然就發瘋了,他想要達到的效果是陳道明那種先沉默再厲聲,能夠有種震懾力。
可明顯羅晉用力過猛,呈現出的效果特別夸張,反倒是沒有那個味道了,之后在朝堂之上,羅晉反倒是收了力,又變成和下屬們談論家常的模式了,站在大殿之上,眼神渙散都要睡著了。
甚至有人說羅晉演得像個太監,本來還不覺得如此,但看到他換上了藍色衣衫頭戴紅帽的時候,在下真的是被驚呆了。
羅晉本身氣場就撐不住這個角色,換上衣服就顯得更加奇怪了,看到他母親還把態度繼續放柔和,這下子真變成深宮里哄人的太監了。
不過要是靜下心來看,羅晉還是能夠傳遞好人物情緒的,扮相方面也不錯,可他演的不像是康熙。
就算演的是其二十多歲的狀態也不該如此,沒法給觀眾足夠的代入感。如果說單看他還好,但一對比差距肉眼可見,演這個角色可不是長得過關就行。
總而言之,《天下長河》里羅晉的表演沒有達到預期,說是中規中矩還可以,但要是和經典版對比就尷尬了,只能說羅晉還算是年輕,有更大的進步空間,期待他之后會有更精彩的表演,那么你覺得羅晉表現得怎么樣呢?
《天下長河》中羅晉飾演的康熙:為何會穿“太監服”呢?
我們在看清朝時期宮斗劇或者古裝戲時,看到皇帝穿的衣服都是明黃色閃亮亮的衣服,所以在我們的刻板印象中就認為:清朝時期的皇上穿的衣服就是黃色,這是皇位的象征。
但是最近熱播的劇《天下長河》,羅晉飾演的康熙為何經常穿“太監服”呢?不是黃色的,而是藍色的,看上去不像是皇上該穿的服飾,而像是太監穿的。
其實這就是我們的一個誤區:清朝時期的皇帝并非一直穿黃色,皇帝的服飾總共分為六類,不同的場合穿不一樣的服飾。
清朝時期皇帝穿的朝服,也可以視為禮服,只有在一些特定的場合才會穿:
新帝登基之時
與皇后大婚的時候
萬壽節(皇帝生日的時候)
過元旦的時候
冬至日的時候
祭祀天地等一些重要的典禮以及祭祀活動的時候就會穿上朝服,也就是我們看電視劇時常見的明晃晃的衣服。
朝服最基本的款式就是由披肩和上衣下裳項鏈額發出的袍裙組合而成的。
這張圖片是《康熙王朝》中年僅8歲的康熙在練習登基的流程,因為康熙登基的時候年齡小,所以內務府給做得朝服就比較小,但可以很清楚得看得出來作為新帝繼位應該穿的朝服到底是長什么樣子。
不過朝服并不都是黃色的,有冬夏之分,共四個顏色:黃色、紅色、藍色以及月白色。
清朝時期皇帝的袞服是圓領的,對襟、袖子是平的、長度恰好坐下到膝蓋的位置(到了晚清時期到了膝蓋以下)。
袖子差不多到胳膊肘的位置,前肩跟后肩一共有四團金龍,左肩膀是日,右肩膀是月。
清朝時期皇帝的袞服只有在特定的場合才會穿:
祈谷:祈求豐收
祈雨:祈求風調雨順
祭圜丘
袞服在不同的季節所用的布料是不一樣的:
春秋季節用棉布或者夾
冬天的時候用裘
而到了夏天則是用紗
皇上所穿的吉服又叫龍袍,會在一些比較喜慶的朝賀或者公務活動的場合來穿,是那種上下連屬的通身袍,也比較有特點:是圓領、大襟、袖子是馬蹄形,四開的裾長袍,有好幾種顏色:黃色、藍色、還有紅色等。
皇帝在穿吉服的時候,代表需要罩上吉服,而且還要佩戴朝珠,還有腰帶。
當然龍袍的質地材料在每個季節都不一樣,有裘、紗、夾還有紗等多種質地。
皇帝平常所穿的衣服就是常服,畢竟穿龍袍或者是朝服確實挺累的,平時的所穿的衣服就看上去比較簡單,也是皇帝穿著時間最長的衣服,比如經筵日常的時候,恭上尊謚的時候,或者是恭捧冊寶的等很多的時候都是穿著常服,
常服又分為兩種:常服袍以及常服褂。
不管是顏色還是紋飾都沒有什么特殊的規定,皇帝喜歡就可以。
雖說皇帝喜歡就可以,但其實皇帝所穿的衣服鞋帽等都很究竟,即便是常服,也都有一些隱藏的含義。
滿清貴族入關以后,比較喜歡寶藍色以及天藍色的衣服,寓意就是明快、清淡,這其實跟“大清”的國號有關。
不管是寶藍、淡藍還是天藍都是宮廷內最流行的顏色。
這張圖是康熙讀書時期的畫像,身穿的就是寶藍色的常服,看起來比較隨心舒適。
大清是馬背上得來的天下,作為大清的皇帝,有巡幸、圍獵的習慣,有的皇帝還會御駕親征,比如康熙前后三次御駕親征噶爾丹,那時候的康熙身穿的就是行服。
跟常服袍相同,顏色跟花紋也可以由皇帝自己決定,行服袍有一個特點就是右裾比左裾要短上一尺,這樣的袍子是滿清貴族傳統的短襟袍。
行服褂子的顏色是石青色,帶子是明黃色,左右兩邊會佩戴以紅香牛皮制作而成的配飾。
行服的質地也是根據季節來的,有紗、裘等面料。
畢竟不管哪個朝代都會遇到有下雨天的時候,清朝時期皇帝若是遇到下雨雪的天氣,就會穿上罩服,罩服的顏色都是明黃色的,所用的材料主要是油綢、氈或者羽綢等制作而成。
若是用油綢的話,就會不加里子。
上身的樣式就是立領、對襟,披風的樣式,跟常服褂子差不多。
作為大清朝的皇帝,每天的穿戴都有嚴格的制度規定,而且會根據出席的場合以及季節穿不一樣的服飾。
皇帝的衣服不僅種類多,而且更換得非常頻繁,在皇宮內,有專門的防止皇帝所穿衣服的四執庫,而且每天都會有專門的太監,住啊們來管理皇帝所穿的服飾跟穿戴。
不僅如此,皇帝每天穿什么都會有相關的記載,建立成檔案,這個檔案就叫《穿戴檔》。
十部劇十位飾演康熙的演員,誰演出了你心中的千古一帝?
我一直覺得,陳道明的《康熙王朝》是不朽的經典,陳道明的康熙,就是標準的千古一帝,康熙大帝。
不過最近在頭條上做各種盤點的時候,發現有不少朋友覺得《雍正王朝》里的焦晃飾演的康熙更為傳神到位。
一時好奇,就找了找有多少位演員在不同劇集里飾演過康熙,其實不止十部,十人。不過還是按照盤點的老習慣,盤點十位吧,你覺得誰演出了你心中的康熙?
(一)《康熙王朝》——陳道明
陳道明的康熙,在我心里一直是永恒的經典。很多人說《康熙王朝》不算標準的歷史劇,我卻覺得,這部劇鮮活又不失嚴肅,人物立體而不死板,實在從各個角度都是經典。陳道明的康熙在我心里無可取代啊。
(二)《雍正王朝》——焦晃
我承認焦晃的康熙演得也入木三分,不過他始終只是老年康熙的感覺,不像陳道明,是演了一個比較全的過程。
(三)《少年康熙》——鄧超
這部劇我個人覺得一般啊,鄧超的演繹感覺還是有點,怎么說呢,有點浮于表面。
(四)陳小春版《鹿鼎記》——馬浚偉
陳小春這版《鹿鼎記》真是百看不厭,如果說除了陳道明以外,還有那位演員的康熙讓我印象深刻的話,就是馬浚偉了。我覺得他是把少年康熙演繹的最好的。當然,金庸的小說歷史成分比較弱,但是,單從角色塑造上說,我覺得馬浚偉還是比較成功的了。
(五)黃曉明版《鹿鼎記》——鐘漢良
老實說這版《鹿鼎記》我沒看過,我只接受陳小春的《鹿鼎記》,不過從年齡上說,感覺鐘漢良和黃曉明一個演康熙一個演韋小寶,倒算比較接近,都是大齡版的。
(六)《步步驚心》——劉松仁
《步步驚心》里的康熙跟以往屏幕上的皇帝都有點不同,看著平和慈祥,發怒時眼神卻讓人不寒而栗,不刻意裝出霸氣卻震懾全場,劉松仁演技的確是可以的。不過看到他還是挺難想到康熙的。
(七)《康熙微服私訪記》——張國立
這個系列還是挺經久不衰的,也從頭看到尾了,不過我看到張國立呢,更容易還是想起紀曉嵐。就覺得在他自己的角色里,康熙不算最出彩的,在所有的康熙里,他也不算最出彩的。
(八)《康熙秘史》——夏雨
這部與其說是秘史,不如說是情史,評價不太高,也很難說他演出了康熙。
(九)《皇太子秘史》——劉德凱
劉德凱其實演技倒是沒得說,只是看到他總是會想起大玉兒里的皇太極,很難想到這部里的康熙。
(十)梁朝偉版《鹿鼎記》——劉德華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哈哈哈,都有劉德凱了,怎么能沒有劉德華呢。劉德華在梁朝偉版《鹿鼎記》里飾演了康熙。劉德華后來就基本不演電視劇了,看到這部總有種難得的感覺,就把他放了進來。不過,說康熙,怎么也難以想到劉德華,哈哈。
十位盤點結束,盤完更加堅定,只有陳道明的康熙最經典??!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