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電視劇喜劇,農村電視劇喜劇免費觀看全集完整版
近30年口碑最好的10部農村劇,趙本山獨占兩部,《暖春》位列前3
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距今5800年前后。以華夏文明為源泉、中華文化為基礎,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農耕文明從頭到尾都貫徹了我們的整個歷史。
自古以來我國就是農業大國,最早的時候是在黃河流域發展起來的,華夏文明也是這樣誕生的,世界上第一個就種植水稻的國家就是中國,先民們 勤勤懇懇的勞作在土地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過著平凡的日子。
今天就給大家今天就給大家帶來十部口碑最好的農村題材電視劇,評分最低都在8.7,都是難得一看的好劇。
10.《老農民》(2014)
導演:張新建/王濱/張開宙 編劇:高滿堂/李洲
主演:陳寶國/馮遠征/牛莉/蔣欣/任帥
豆瓣評分:8.7
該劇講述了由北方農村的一場土地改革所引發的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故事,關注中國當代農村現實生活和農民精神世界60年的發展演變歷程。經歷了遍歷土改、人民公社、三年自然災害,取消農業稅等歷史大事件。
與其他熱衷于家長里短、打懷罵俏的農民題材劇不同,可以說是新中國建立后首次用全景式視角為農民樹碑立傳的作品。
拍攝期間,陳寶國關禁閉,不與任何人聊天、吃飯,把自己放空,沉浸在牛大膽這個角色里,私下里去學干農活。為了搶時間,陳寶國帶著浮腫的臉拍了60天,直到61天時,終于堅持不住,被送進了醫院,差點毀容。
該劇不是一味的歌頌,也不貶低,它立于歷史,基于農民根本,追求全景式展現六十年的歷史進程,堅持在歷史坎坷中尋找幸福的信念。
9.《永遠的忠誠》(2011)
導演:張紹林 編劇:石零
主演:張國強/陶虹/呂中/魏宗萬/周舟
豆瓣評分:8.7
該劇以“全國優秀員”、“全國百名優秀村官”、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黨支部原第一書記村委會主任沈浩同志的先進事跡為原型,藝術地再現了小崗村歷史背景,人物個性,發展現狀。劇情客觀、全面,不遮遮掩掩,不羞羞答答,最大視野了解農村、農民、農業。提出很多當前與今后我們要面臨和思考的問題,更好地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
劇中人物立體、豐滿,沈浩兩次失聲痛哭,給我們帶來震撼,這位頂天立地的男子漢為不能在母親面前盡孝痛哭,為不能做通“釘子戶”的工作痛哭,很好地詮釋了沈浩永遠忠誠于黨和人民這一主題。
這部電視劇呈現出豐滿的結構、緊湊的節奏和內在的情感張力,以深厚的內涵實現了對英模人物和農村題材電視劇新的突破。
8.《馬大帥》(2004)
導演:趙本山 編劇:白鐵軍
主演:趙本山/范偉/王雅捷/孟真
豆瓣評分:8.7
《馬大帥》于2003年10月4日開機,前后拍攝了88天,該劇講述了農民馬大帥進城并且隨之發生的一系列悲喜交加的故事。
在這部劇中,趙本山繼續發揮貼近現實、貼近生活的風格,全劇以一個進城農民的遭遇為線索,用小人物的視角去看待深刻社會問題。
該劇中老搭檔范偉依舊跟隨著趙本山,在劇中飾演趙本山的小舅子范德彪,比趙本山早一步到城里,而且在一個小飯館里當廚師。范偉所扮演的這個角色依舊沿襲了他所飾演角色的特點,喜歡耍點小聰明。
觀眾在劇中會看到馬大帥陪官癮十足的離休文化局長聊天,賣哭替人當孝子,陪落選的拳擊手打拳,在馬大帥飽嘗了人生滋味之后,一大筆遺產從天而降,窮人乍富的心態又成了該劇一大看點。
7.《鎮長》(2005)
導演:范建會 編劇:周一民/李鴻禾/楊勇
主演:潘粵明/楊樹泉/王茜華
豆瓣評分:8.8
該劇講述了小鎮鎮長職務空缺,原以為肯定是由副鎮長接替鎮長的工作,沒想到卻派來個小年輕當新鎮長。一個是40多歲的老村干部,一個是剛大學畢業從城里來到農村的新村官,兩代人完全不同的思想觀念和辦事作風,引發了一系列的矛盾和碰撞。
《鎮長》于2005年8月開機拍攝,2004年9月籌備期男主角的人選為演員董勇,2005年開拍前男主角更換為任程偉,開機拍攝時才確定由潘粵明出演。開機后劇組轉場至山西與河北交界的一座大山上拍攝,因為該地山路異常難走,劇組的攝影師魯戈驅車上山時,不慎墜崖殞命。
該劇總共拍攝了20集,后來剪輯時刪去了一些內容,縮減為19集,到最后播出的時候,由于種種原因又被剪為18集,致使結局略顯倉促。
從嚴格的意義上講,《鎮長》的敘事框架并不十分新鮮,結構有些松散,剪輯也有一些瑕疵。盡管如此,隨著劇情的演進,流淌在畫面語言背后的精神元素使觀眾在震撼著、感動著;有淚水、有歡笑、更有思考。
6.《平凡的世界》(2015)
導演:毛衛寧 編劇:溫豪杰/夏蔚/葛水平
主演:王雷/佟麗婭/袁弘/李小萌/尤勇/呂一
豆瓣評分:8.8
該劇改編自路遙同名小說,主要講述了在面對現實壓力和人生抉擇時,兄弟倆依舊堅守最初夢想和對愛情執著地追求的故事。劇中表現了小說95%的故事情節和人物關系,只對一些個別情節和人物做了刪減調整和合并,并且豐富了哥哥孫少安的戲,其他方面的改動并不多,只是在視覺表現上做出一些變化。
王雷當時想演孫少平,但導演讓其演孫少安,他普通話拍了三天但完全找不到感覺。拍攝期間王雷發現陜北話更能將大家帶入到情景中,所以提議劇組演員學習陜北話,每天和劇組里面的陜北老鄉聊天。特意請了一個本地老師,教王雷唱《信天游》這首陜北民歌。
該劇是一部專屬普通人的奮斗史詩,它用現實的手法展現出上個世紀70-80年代發生在中國陜北農村與城市的痛苦與迷茫。
《平凡的世界》不僅承載了藝術性的期待,同時也被賦予了傳遞正確觀念的重要社會意義。這種社會意義是當今熒屏上少見的,這也是電視劇行業中所匱乏的。
5.《夜深人不靜》(1996)
導演:張惠中 編劇:張超/何慶魁
主演:趙本山/范偉/高秀敏/汪錫宏/王奕/曲海峰
豆瓣評分:8.9
《夜深人不靜》是一部家庭喜劇,也是趙本山的第一部電視劇作品。該劇是以趙本山飾演的農民老樂為轉業回家的兒子張羅婚事為劇情主線,展現了新時代東北農民對愛情、家庭事業的全新認識,趙本山、范偉、高秀敏三人表演輕松幽默,具有濃郁東北特色。
這是趙本山、范偉和高秀敏鐵三角第一次在電視劇領域合作,本劇篇幅不長,一共11集。雖然篇幅不長,但是戲劇沖突、節奏和劇情都具備,不像現在灌水電視劇那樣拖沓和無趣。
該劇的取景地是在一個真實的村里面,各處的布景也許根本不需要布景,隨處可見的玉米,辣椒,炕席,炕柜,水瓢,火灶,沒有玻璃的窗戶,隨處溜達的大鵝,或遠或近的犬吠,群眾演員應該是真的農民,頭發亂蓬蓬,老樂的藍的、綠的軍帽,在現在的農村依然偶然可見。
《夜深人不靜》基本上是劉老根和鄉村愛情的前奏,是一部非常值得觀看的好劇。
4.《我是鄉巴佬》(又名為了新生活前進-1991)
導演:陳佩斯 編劇:臧里/臧希
主演:陳佩斯/姚二嘎/倪大紅/劉金山/周璐
豆瓣評分:8.9
該劇是陳佩斯導演的一部電視劇,由姚二嘎、陳佩斯等人主演。該劇主要講述了一個鄉下的木匠師傅,因為思想觀念保守,總想著要一個兒子來傳宗接代,不成想連生了3個女兒,但他仍不死心,依舊為要第4胎而努力奮斗的故事。
這是一部比較另類的電視劇作品,劇情純粹為逗笑而服務。師徒二人以小人物心態為寫照,帶來歡樂的同時,也影射了現實,引發了我們的深邃思考,每一句臺詞,每一個舉動,都在向我們表述為人處事最簡淺的道理。或者給予觀眾積極向上的規勸,或是對那些不遵循道德規范的人當頭棒喝。
其創作態度嚴謹、縝密,并尋找和遵循戲劇的藝術規律,力求在一般規律的基礎上有所突破與創新。
3.《暖春》(2008)
導演:烏蘭塔娜 編劇:烏蘭塔娜
主演:田成仁/齊如意/于偉杰/郝洋
豆瓣評分:8.9
該劇根據同名電影改編,講述了孤兒小花被善良的寶柱爹收養以后,面對叔叔和嬸娘的反對,她用自己的寬容和善良感動了周圍人以及家人,長大成人后的她選擇做一名鄉村教師回報家鄉的故事。
《暖春》塑造了一群真實、平凡的普通人,表現的是他們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愁,訴說的是人間真情。對于農民,該劇做到了不虛美不隱惡,以真實的筆觸刻畫了一群性格飽滿豐富的人物形象,真正達到了豐富性和復雜性。瑕不掩瑜,他們的善良、質樸、真誠正是普通人身上體現出來的人性美。
該劇圍繞一個簡單的故事,刻畫出一段質樸的情感,喚醒人們沉寂的良知,震撼人的內心,真情是本片的精髓,宣揚了人類中最純潔最本質最無私的愛。劇中的主人公小花就是一個平凡普通的農村姑娘,她渴望有愛,有一個家庭,這美好的愿望在當時看來都是那么的奢侈,而正是這種平凡質樸更能打動觀眾,引起情感共鳴。
2.《情債》(1995)
導演:郭林 編劇:王宗漢
主演:李幼斌/楊猛/周麗華 /范麗萍/解洐
豆瓣評分:9.0
《情債》是1995年內地電視劇,該劇講述的是一個東北農村“拉幫套”的故事。故事情節合理,對人物的行動給出了充分合理的依據,在重點的情節中,所有參與人的思想情緒都能夠得到較為生動的表達。
該劇的臺詞設計簡潔明了,沒有國產劇臺詞的毛病,每個人物說的話既符合設定,信息傳遞效率極高。劇中有超越時代的理念,女主唯一一次大笑是男主送給她一面簡單的鏡子,對美的追求沒有因為貧困而停止,而且女主的聲音極具魅力。
也許不是所有的出軌都是不可原諒的,也許所有的愛情背叛都不是一方最開始就愿意的,也許當事人的委屈和無奈是自己也不能選擇的。現如今在愛情的名義上可以用婚姻作為道德和法規來維系,但是曾經的女人除了順從沒有辦法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
1.《山海情》(2021)
導演:孔笙/孫墨龍 編劇:王三毛/未夕/小倔/磊子/邱玉潔/列那
主演:黃軒/張嘉益/閆妮熱依扎/黃堯/白宇帆
豆瓣評分:9.2
該劇講述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西海固的人民和干部們響應國家扶貧政策的號召,完成易地搬遷,在福建的對口幫扶下。通過辛勤勞動和不懈探索,將風沙走石的“干沙灘”建設成寸土寸金的“灘”的故事。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嚴重阻礙了劇本的創作、下沉式采訪籌備以及進棚搭景等前期籌備工作的進度也受到影響。該劇用了90天的拍攝正式殺青,取景地是在寧夏、福建兩地完成拍攝。
該劇用方言拍攝,是劇組創作和籌備這部電視劇時決定的。但是為了很多不看字幕的電視觀眾、一些老年觀眾等更多類型觀眾的觀影需求,主創團隊另準備了普通話版本,由于普通話配音時間緊張只有10天左右,在成片呈現上留下了一定遺憾。
《山海情》一開篇觀眾就能隨著鏡頭真切體會到。畫面中,西北農村真實的年代感、丘壑縱橫的黃土高原地域風情、堅韌熾烈的當地民風和掙扎求生的民生之艱讓人身臨其境。
該劇以樸實、接地氣的敘事風格,溫情細膩的視角,描繪出扶貧路上一個個鮮活生動的故事和人物,在體現主題的同時又串聯起角色的親情、愛情、友情等話題,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
結語:作為一個以勞動人民為主體的農業大國,農村題材電視劇一直受廣大觀眾熱捧,以上推薦的十部劇是目前評分最高,口碑最好的,希望大家可以在閑下來的時間多多觀看。
這6部鄉村題材電視劇,部部都有老戲骨,各個都是青山綠水養眼睛
近幾年,鄉村振興成為了國內發展的重點,農業與農村是否有著長足的發展,會大幅影響到國計民生。
在這樣發展大環境的影響下,國內也隨之出現了一大波鄉村振興類型的電視劇作品,引導出一波鄉村建設發展的正能量。
這六部鄉村振興正劇,部部都是老戲骨,各個都是正能量。
鄉村題材劇《經山歷海》由王麗坤、張國強兩位老戲骨領銜主演。
內容講述了一個城市女青年在下鄉追尋自身價值實現理想的過程中,感受到的理想破滅與現實骨感,但最終仍有著內心的堅守。
她在工作中廣泛發動村民與各方力量,團結一致攻堅克難。為大家展現了鄉村振興大環境下各方齊心協力奮斗的農村縮影。
俗話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整部劇也不僅僅是展現主角的光環,更多在展示“八方”脈絡的凝聚,集中一切力量只為美麗鄉村的雄起。
也有表達社會的長久昌盛,絕不是一個人能做到的英雄主義,而是社會各界團結一致所拿下的榮耀。
攀登過致富的難山,徜徉過技術的學海,因為在路上由“我”變成了“我們”,所以一切并不再遙不可及。
無獨有偶,《江山如此多嬌》也是城市青年下鄉扶貧的故事路線。并由三位當紅小生傾情演出,分別是羅晉、袁珊珊和沈夢辰。
與上一部劇不同的是,這部扶貧攻堅劇重點描述了一幅城市青年在鄉村的熱血揮灑和迎難而上的青春畫卷。
幾百年來鄉村一直摘不掉的“窮帽”,在年輕的血液輸入后,變得不再那么頑固。
年輕一代也用自身的努力和赤誠,向人們證明了年青一代已經可以接過社會發展的重擔,在社會主義鄉村的建設中完成了他們的。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小年輕們在鄉村攻堅克難大展宏圖的過程中,也找到了各自人生的歸宿。
這也正是應了那句俗語:“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鄉村振興不是目的,鄉村幸福才是。
而《好雨知時節》這部鄉村劇的名稱則看起來略顯文藝,但卻是一部正經脫貧奔小康的勵志劇。
劇情以一個刻不容緩的局面開場,技術短缺,發展門路受限,讓觀眾們都心中隨之一緊。
隨著故事的展開,導演又給加了當頭一棒:村里大馬小馬兩家人有著積怨已久的世仇。
之后主人公以踏實、堅韌這樣農村領路人的代表性格,一步步化解恩怨,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最終贏來了村內新品種農作物的大豐收。
整部劇的劇情比較貼近現實,是一部非常容易與觀眾產生共鳴的作品。
以蘋果品種的技術改革為主線展開講述,劇情基調偏向務實,作為一部勵志鄉村振興劇來說,整體給人的感覺顯得非常接地氣。
其實不僅蘋果需要技術改良,鄉村的鄰里關系也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更新換代,這樣才會是完整的農村新氣象。
《在桃花盛開的地方》是一部農村年代劇。
由于劇中時間線跨越了四十年,所以敘事角度更為宏觀,所體現的格局也比上一部勵志劇更為宏大。
主人公歷經抗戰至改革開放,動蕩的生活未曾泯滅心中的凌云志,最終在時代巨變的風口中,與鄉親們一起走上了勤勞致富的道路。
劇中的人物性別突出體現為女性,或許是觀眾見多了男子抗戰的鐵漢熱血,而農村幾十年的變化歷程是厚重深沉的。
本劇以細膩的敘事,烘托出時代女性的光輝和博大,年代的桃花沉淀,芬芳了鄉村世事的變遷,盛放在那段改革開放的春風里。
同類題材影視中,不僅有著厚重的年代劇,也會出現詼諧輕松的鄉村喜劇。
由喜劇相聲演員潘長江領銜主演的農村題材劇《歡喜盈門》,一聽這名就有種莫名的喜感,迫不及待想去圍觀一番。
俗話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這片風景秀麗的鄉村大地上,鄉親們紛紛響應“建設新農村”的號召各自“大鵬展翅”。
中間引發了一系列雞飛狗跳的事情,令人啼笑皆非,所幸經過一系列折騰之后終走向母慈子孝,群眾和顏歡笑。
除了留住綠水青山,賺的金山銀山,最終還要跨過人心隔閡的那座山,畢竟豐富的物質只是基礎,安穩的幸福感才是內心永駐的不老江山。
充滿活力的少壯青年永遠是社會里的中流砥柱,所以即便是在農村的建設發展中,也一定不能少了年輕一代的駐足。
在電視劇《我們的新時代》中,作品內容也如同其名稱一樣有著新意。
劇中采用了新穎的單元講述手法,分為了六個板塊,每一個部分講述一位不同崗位鄉村年輕基層工作者的故事。
除了常見的大學生村官、志愿者這樣的傳統行業,還有不常見的建筑爆破手、民間救援隊等行業的出現。
年輕的故事也引來了眾多年輕優秀的演員加盟,有白敬亭、譚松韻等,給原本年輕化的劇情增添了更多看點。
年輕的基層工作者們就像是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也正是有了這些“核心磚”的強力澆筑,才建設有了當下的時代。
平凡的人盡管也做著平凡的工作,但有著屬于其不平凡的意義,這不僅是社會的新時代,也是屬于年輕一輩奮斗的最美時光。
以上就是六部不同角度農村發展題材的電視劇盤點。
作為大環境下新流行起來的題材,家長里短式的劇情初看時或許會有些啰嗦,但也是自有一番農村特色。
一些方言、村景等影視不常見農村元素的出現,在審美越來越疲勞的大環境中不失為一股清流。
在大家習慣流連于各大華麗奇幻的偶像、武俠劇等的今天,再看一看鄉村題材的電視劇,換一種風格。
為浮躁的精神世界填充一股鄉村勵志正能量,在現實社會的內卷天空,為疲憊的自己掛起一輪照亮社會前行的太陽。
十部農村扶貧題材電視劇,適合帶著家人一起觀看
沒想到,暑期間,一部扶貧攻堅劇《大山的女兒》讓我竟然入了扶貧劇的坑,看了一個又一個,根本停不下來。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入坑后就想看個夠,我把近兩個月看的扶貧題材的電視劇整理了10部,分享給大家。
一、《大山的女兒》
由雷獻禾執導,楊蓉、劉奕君領銜主演,杜曉帆、涓子、李君峰等主演的脫貧攻堅劇。
該劇講述了黃文秀在研究生畢業后,放棄了到大城市工作的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感人事跡。
“有些人從山里走了,就不再回來,你從城里回來,卻再沒有離開。”
楊蓉飾演的黃文秀,形象上看似軟糯溫柔。但內心,卻堅如磐石。靠自己的言行,贏得全村人的尊重和信服。
她黃文秀,視百坭村村民為親人,發自肺腑地要帶他們脫貧致富。
因為,她上大學,不是為了擺脫貧困的故鄉。而是,要帶故鄉擺脫貧困。
二、《山海情》
由孔笙、孫墨龍執導,黃軒領銜主演,張嘉益、閆妮 、黃覺、姚晨、陶紅、王凱特別出演,熱依扎、黃堯、白宇帆、尤勇智、胡明、姜冠南 、王莎莎、祖峰等主演的脫貧攻堅劇。
該劇講述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西海固的人民和干部們響應國家扶貧政策的號召,完成易地搬遷,在福建的對口幫扶下。通過辛勤勞動和不懈探索,將風沙走石的“干沙灘”建設成寸土寸金的“灘”的故事。
這部劇的最大亮點,在于真。真土、真窮、真方言、真情感,生發出強大的感染力,將觀眾拉入電視的敘事場域,與人物發生強烈共鳴。
當我們看到操著滿口西北腔的村主任笑罵,看到福建扶貧干部和西北警察因為“治沙”與“自殺”傻傻分不清楚……頻頻忍俊不禁。當我們聽到俏皮的土話:“大風三六九,小風天天有”“蚊子能把人吃了,人去了就是給蚊子改善伙食”……既笑咧了嘴,也戳中了心。劇中,一張張黝黑的臉龐和兩頰的“高原紅”,就是最大的真實。當一眼望不到頭的戈壁灘上,鋪天蓋地的沙塵暴,席卷過遷徙隊伍……我們心中也掠起陣陣風暴,時而震撼,時而苦澀。
三、《江山如此多嬌》
由安建執導,羅晉、袁姍姍領銜主演,沈夢辰、張子健等主演的脫貧攻堅劇。
該劇講述了“扶貧二代”濮泉生與都市女記者沙鷗在澧水市庸城縣碗米溪村參與精準扶貧的過程中,揮灑青春熱血,克服重重困難,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故事。
“腳下有泥,心中有責”。
這部劇沒有“說教味”,沒有滿嘴政策宣講、端著架子的扶貧干部,沒有振臂高呼、一蹴而就的脫貧成效,也沒有非黑即白、非好極壞的正負面角色。該劇注重將扶貧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青年扶貧干部的成長,被扶助農民的現實困境和觀念行為轉變,以及如何擺脫貧困的解決方案一點點抽絲剝繭,在戲劇沖突中一一展現在觀眾的眼前,讓觀眾在故事推進過程中引發情緒共鳴。
四、《花開山鄉》
由高希希執導,王雷、李小萌、曹云金、姜彤、胡小庭主演的現代農村劇。
該劇根據忽培元的小說《鄉村第一書記》改編,講述了從中央機關下派到基層的青年干部白朗,領導淅川縣偏遠山村羋月山村的村民們克服種種困難,保衛綠水青山,建設美好家園的故事。
社會上,為民排憂解難的人,都是懂得無私奉獻、用心付出的。他們的行為和事件,也十分值得我們欣賞和贊揚。并且,他們也是值得大家學習的榜樣。
在建設、治病以及飲水等視角上,電視《花開山鄉》為我們講述了為民排憂解難的故事。進而,在傳遞無私奉獻與用心付出的正能量上,做出了自身應有的貢獻。作品,閃耀著自身的光和熱。
五、《最美的鄉村》
由巨興茂、來赫執導,楊志剛、岳麗娜、劉智揚領銜主演,于毅、句號、何政軍、曹翠芬、葦青、任帥特別出演,張子健、王奎榮、賈宏偉、黑子、趙恒煊、楊昆、何雨虹、戴向宇、肖茵、齊歡、高睿菲兒、楊紫彤、馬亮、孫仲秋、趙曉坤、馬赫、于洪州、王奕盛、牛北壬、顧靖、姬晨牧主演的脫貧攻堅大劇。
該劇以中國和國家新時代“脫貧攻堅、全面小康”重大歷史使命為故事背景,以單元劇的敘事手法,講述了中國北方青山鎮新上任的黨委副書記唐天石、市廣播電視臺新聞女主播辛蘭、返鄉創業大學生石全有三位青年人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主動接受扶貧攻堅工作的故事。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這部劇和過去扶貧劇往往專注于講述一時一地的扶貧政策、脫貧致富的手段也相對單一不同,《最美的鄉村》中展示了三種不同的扶貧模式,截然不同的扶貧干部類型,也將因病致貧、因賭致貧、因酒致貧等多種貧困狀態展示得淋漓盡致。劇中采取的單元劇模式,其實很大程度上也豐富了扶貧劇的內容含量。
六、《在希望的田野上》
由王駿曄執導,曹駿、安悅溪、羅鋼、趙亮領銜主演,張丹峰、楊皓宇特別主演,高一清、胡文喆、崔莉雅、徐玉琨、蔣一銘、曹毅主演的當代農村劇。
該劇講述了即將研究生畢業的青年黨員張楠與女友卞筱悅一同下鄉扶貧、振興鄉村教育的故事。
我們的故鄉,在希望的田野上。
這部劇誠懇又扎實,還原了一段當事人歷經百轉千回,卻鮮為外人知的逆襲。
這不是什么奇跡般的偉業。
它只是重新告訴我們——
何以為“窮”,何以為“家”。
七、《一個都不能少》
由白永成執導,黃品沅、趙君、楊錚、陳瑾等主演的扶貧農村劇。
該劇講述了我國西部某地的貧困村焉支村合并到本縣最富裕的丹霞村后,兩村村民逐步摒棄過往嫌隙共同走上致富道路的故事。
劇中,雞零狗碎的小事,層出不窮的矛盾,都是村民與生活的真實對話。
每個看似截然不同的家庭,卻又整齊劃一的有著時代的烙印,有著獨特的生命體現。
夏寶生罵自己的媳婦:“你是干部家屬,你怎么能臉大啊”,不禁讓我想起了趙本山小品的:“別拿豆包不當干糧,不拿村干部當領導”。
整整二十年過去了,中國鄉村生活語言還是這么兇殘又極具生活氣息。
八、《石頭開花》
由張強擔任總編劇,于小千、何晴、王偉軍、謝煒、趙哲恩等擔任編劇,李少紅、劉家成、滕華弢、高群書、余淳、林柯、張多福、惠楷棟、徐宗政、劉洋聯合執導,林永健、韓雪、李光潔、富大龍、馬天宇、白客、張鐸、于曉光、馮文娟、王佳佳領銜主演,郭濤、葦青、王雅捷、張馨予、尹正、鞏漢林、許文廣、黃小蕾、鄭云龍、杜志國、韓童生、杜源等主演的時代報告劇。
該劇分十個劇情單元,聚焦扶貧工作的十大難題,反映了十個區域特征、貧困程度和脫貧難點各不相同的貧困地區,基層扶貧干部、當地困難群眾和其他社會扶貧力量齊心協力戰勝貧困的故事。
把單調的脫貧數字,拍出了真實的溫度。
這部劇通過實力派演員真實自然的表演,如實再現了扶貧道路上真實發生過的故事。也正因為這種真實,所以才讓人信服。劇集的可貴之處,在于不懸浮、不浮夸地刻畫了扶貧干部這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有的是三歲卻還不會叫“爸爸”的孩子的父親,有的是婚期一拖再拖的男朋友,他們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孩子、愛人、父母,但他們又都是為了扶貧事業奉獻所有的扶貧干部。正如網友在網絡留言中所說的那樣,這是一部真實反映扶貧工作難度和現狀的好作品!不煽情、不狗血,卻讓我們深深地感動。
九、《花繁葉茂》
由尚大慶執導,王迅、朱墨、邵峰、尚大慶領銜主演的當代農村劇。
該劇根據歐陽黔森創作的報告文學《花繁葉茂,傾聽花開的聲音》改編,以花茂村第一書記歐陽采薇與村支書唐萬財的工作開展講起,通過花茂村為代表的楓香鎮鄉村變化,講述了新時代干部群眾攜手精準扶貧奔小康的故事。
作為鄉村劇的新形態,《花繁葉茂》這部劇里的鄉親們、干部們都有著自己的個性和特點,但卻很讓人能感同身受。無論是對鄉村懷有情懷的唐萬財,還是怕老婆但有原則的何老幺,對生活充滿堅定信念的、面對困難習慣苦中作樂的歐陽采薇,對感情堅定執著、對工作認真負責的趙子奇等年輕干部,以及每天深入農村上山下鄉的石曉峰書記,以及對自己利益很在意、但是一旦了解政策之后也能積極配合的鄉里鄉親們,都感覺非常真實。
十、《我的金山銀山》
由沈嚴、賁放執導,范明、是安、王薇、代樂樂領銜主演,趙思、宋家騰、賈博雅、戰立國、柏志杰、周逵等主演,姚安濂、林津峰、王德順特邀出演的的扶貧題材劇。
該劇以改革開放和新農村建設、精準扶貧工作為主線,講述了下派第一書記湯亮與企業家湯小君回到家鄉,懷著無限熱愛,與村主任范星火攜手讓家鄉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故事。
《我的金山銀山》節奏明快、風格清新,這部年輕化的主旋律作品以喜劇的方式塑造了30多位生動的人物形象,呈現了農村脫貧攻堅中一個個笑中有情、喜中有淚的故事。劇中不僅全面展現國家脫貧攻堅的政策,更以產業扶貧為主線,展現了旅游扶貧、電商扶貧、教育扶貧、養殖扶貧、異地搬遷扶貧、企業扶貧、金融扶貧7個產業扶貧模式。劇中年輕人的行為方式、臺詞也緊隨時代步伐。
(所有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