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理遜的雕像18日在國婦嬰奉賢院區正式落成。 鄭佳琦 攝
1938年,宋慶齡創辦的保衛中國同盟開創了“國際和平醫院”項目,將國際援助醫療物資運往延安,為浴血奮戰的軍民筑起生命防線。彼時,夏理遜來到中國從事醫療救治工作,投身中國抗戰洪流。他不畏艱險,將數千噸救濟物資運送到根據地、解放區。1946年,他受宋慶齡的委托將醫療物資運往國際和平醫院。1947年1月物資運到時,他卻因過度勞累和凍傷獻出了生命。
因為歷史原因,夏理遜的遺骸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都下落不明。直到1987年,在中國福利會和國婦嬰團委的努力下,最終在河南開封找到了夏理遜的遺骸并安放在烈士陵園內。
“我們救治的每一名患者,迎來的每一個新生兒,都是在續寫國際和平的故事。”國婦嬰黨委書記劉志偉說,“此次夏理遜先生雕像在奉賢院區落成,希望再次詮釋‘國際和平’的厚重內涵——既是戰爭年代跨越國界的國際主義堅守,也是和平時期醫者對生命平等的承諾”。
自2022年9月至今,國婦嬰奉賢院區已運行3年,作為新城中首家建成啟用的三甲專科醫院,國婦嬰奉賢院區三年內累計接診門急診患者突破100萬人次,分娩新生兒逾2萬名。當天,國婦嬰奉賢院區開通了“先診療后付費”便民服務。這項主要針對“一老一小”群體推出的便民就醫舉措,可縮短患者40%的平均就醫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