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不斷加大法治宣傳教育力度。史玉江 攝
十年來,新疆已構建起“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法律服務網絡,縣(市、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全覆蓋,鄉鎮(街道)工作站建成率超95%,村(社區)法律顧問實現常態化駐村。數據顯示,2024年新疆法律援助案件量較2014年增長3倍,各族群眾通過“12348”法律熱線咨詢量年均遞增20%。“從‘信訪不信法’到‘遇事找法’,法治信仰正在邊疆大地生根。”王冠華說。
70年法治躍遷:從政策保障到體系化建設的跨越
作為新疆“一委兩院”特約(特邀)監督員,王冠華將法律專業素養融入社會治理實踐。在某職務犯罪案件聽證會上,他敏銳指出“財務證據解釋不足”,推動檢察官重新梳理證據鏈;在參與紀檢內部監督時,針對“筆錄信息模糊”“物證保管不規范”等問題,提出的證據審查制度建議被納入辦案規范。
“這種‘法治+統戰’的雙輪驅動,在新疆社會穩定與長治久安中彰顯獨特價值。”王冠華表示,九三學社新疆區委聚焦法治建設提交的30余件提案,涉及民族地區立法、營商環境優化等領域;不少法律工作者通過政協平臺建言獻策,推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法治宣傳教育條例》等法規修訂,讓法治成為各族群眾的共同遵循。
70年前,新疆法治建設幾乎從零起步;如今,已形成以憲法為核心、符合區情的地方法規體系。王冠華細數變遷:“從早期依靠政策文件管理,到出臺《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等180余部地方性法規;從基層法律服務“空白點”密布,到建成全國首個省級“法治新疆”云平臺,實現法律資源“天山南北一鍵通達”。
追光者的愿景:讓法治陽光普照絲路核心區
王冠華認為,法治進步與民生改善同頻共振:教育、醫療、就業等領域的法規保障,讓各族群眾共享發展成果。鄉村振興法治保障機制,推動安居房、產業路與法治宣傳同步落地。
70年光陰流轉,從“馬背上的普法”到“云端上的正義”,新疆法治建設的每一步跨越,都凝結著像王冠華這樣追光者的心血。
站在新的起點,王冠華對新疆法治建設有更深遠的期待:“完善社會穩定法規體系,強化營商環境法治保障,讓每一起案件都彰顯公平正義。”他建議推動“數字法治”建設,將5G、區塊鏈技術融入法律服務,讓帕米爾高原的牧民與烏魯木齊的市民同等享受智慧法治便利。
“法治之光照亮的不僅是邊疆的發展之路,更是各族群眾攜手同心的團結之路。”王冠華說,當各族群眾在法律框架下平等參與、公平發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便有了最堅實的根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