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游客游覽傣族古鎮。 黃興鴻 攝
付競嫻是眾多旅游變旅居的人之一。出生于青海的她,2023年底到德宏州芒市旅游后喜歡上了當地的氣候,遂在該市傣族古鎮購買別墅經營民宿。“自己能養老,順便可以賺點錢。”她介紹,民宿自2024年10月開業以來,入住率持續走高。
德宏州退休教師楊保萍也在傣族古鎮經營一家民宿。她稱,民宿裝修融入了傣族、景頗族等民族元素,特別受歡迎,許多人慕名前來旅居。
在楊保萍家住宿的北京游客劉歡稱,因朋友推薦到芒市旅游。“在這里品嘗到了咖啡、酸茶,感受到不同的民族文化;此外,這里的氣候特別好,我希望父母也來此旅居。”他說。
傣族古鎮項目負責人崔宇介紹,該古寨集旅游、消費、休閑、景觀、文化等多位一體,目前已有80余家民宿、酒店運營,另有20家民宿正在裝修。古鎮自2020年開放運營至今,接待游客逾800萬人次。
目前,德宏州芒市機場25條航線連通四方,州內“縣縣通高速”形成“一小時旅游圈”。該州還在“居”的核心體驗上不斷補齊短板,芒市傣族古鎮、芒晃村等已形成民宿集群;全州1207家住宿經營單位能夠提供42252間客房、68725個床位;建成一批溫泉度假酒店、康養旅居基地等,填補了高端康養旅居市場的空白,正推動旅游旅居產品從單一的觀光、居住向深度體驗轉型。旅居版圖,也正從城鎮到鄉村全方位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