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表示,堅決防止洋垃圾非法變相入境
中新網北京9月17日電 “2018年中國政府實施禁止洋垃圾進口令,正值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之時,目的是防止國外污染對中國進行轉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員常紀文日前在北京舉行的“干磨紙漿進口政策法律問題研討會”上說。
近年來,進口廢紙在中國造紙原料結構中占據重要地位。有專家在研討會上表示,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阻斷了造紙企業獲取進口廢紙的路徑。一些企業開始在海外投資建廠,將廢紙初步加工成再生紙漿后運往國內。
公開資料顯示,2021年以來,已發生多起海關查驗出以再生紙漿名義進口固體廢物并退運的案例。常紀文認為,禁令實施后,效果很好,對于改善中國的環境質量起了積極作用。但是一些人鉆起了空子,把發達國家的廢紙等洋垃圾送到一些國家簡單研磨之后不高溫蒸煮、不細分揀即出口到中國,如重金屬、灰分、危險廢物、病原體、放射性等指標超標,這是變相的洋垃圾進口行為。
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有關專家表示,針對干磨紙漿進口出現的問題,應逐步完善標準,加強監管,把握好造紙資源穩定供應、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
常紀文建議相關部門聯合開展調研評估,如果是執法監管有漏洞則加強對應的執法監管,如果是標準有關指標缺失要完善相關指標,并將推薦性標準轉為強制性標準。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日前在2025年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環境管理工作會議上表示,各地生態環境部門要鞏固拓展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改革成效,會同相關部門持續做好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