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脂減肥訓練營的學生們練習胯下擊掌。陳選斌 攝
該校高中體育教師石行參與設計的課程體系明確科學減重目標:大體重學生每周減重約五斤,基數較小者控制在一到兩斤。初中、高中兩個訓練班根據體重基數差異制定計劃,重點照顧大體重學生承受能力。課程以有氧跑、跳繩、腰腹力量訓練為核心,配以專業編排的有氧操,采用中等強度循序漸進模式,既避免運動損傷又保證燃脂效率。
“以前200斤出頭的體重讓我上課總犯困,現在精神要集中多了。”高二學生楊霖宏作為首批學員,加入訓練營十天后減重五斤左右。這位因肥胖導致身體素質下降的少年制定階段性目標:“計劃先減至170斤,高三前爭取到150斤,這樣既為學業沖刺打好身體基礎,又不影響復習節奏。”
從最初跑半圈就氣喘吁吁,到現在能輕松完成一圈,高二學生何曉檀在訓練中實現運動能力提升。她表示,參與訓練不僅為增強體質,更著眼于實現體型重塑,“希望通過系統訓練,未來能自信地穿著自己喜歡的衣服。”
曾在校外參加專業減肥訓練營的李佐豪對比發現,學校課程雖單次訓練強度適中,但訓練內容涵蓋有氧、力量等多元項目,這種與學業相平衡的訓練模式更適合長期堅持。
該校在篩選入營學生時實施“雙軌”機制:既通過體測大數據篩查體重超標者,又開放自主報名通道。訓練營設置動態退出機制,當學生達到身高對應健康體重即可“畢業”,騰出名額幫助更多體重超標學生。
“運動之外,科學飲食才是可持續減重的關鍵。”每次訓練結束后,石行都會向學生們強調健康飲食對減重的重要性。她建議體重超標學生將主食替換為雜糧飯,早餐搭配脫脂牛奶和雞蛋,晚餐盡量嚴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入。隨著首期訓練營成效逐步顯現,校方表示將持續優化課程體系,幫助更多學生在科學運動中收獲自律品格與強健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