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是黃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和補給區,瑪曲濕地水草豐美,被譽為“黃河之腎”。(資料圖)楊艷敏 攝
奔流不息的黃河在甘肅“兩進兩出”,甘南藏族自治州是黃河、長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養區、補給區和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
回想起這幾年在夏河的履職經歷,楊振林坦言,“破解生態保護與居民增收的矛盾,是最大的挑戰”。要在守護生態底線的同時,推進高質量發展,讓民眾真切地感受到發展紅利。
近年來,夏河縣堅持在發展中保護生態,在保護中發展經濟。
楊振林介紹,2024年,該縣采取了“生態環境系統性重購、傳統產業生態化再造、文旅產業沉浸式升級”的發展策略,有效促進了全縣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雙利雙贏。去年,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項目40多個,修復退化草原57萬多畝,植樹造林1.62萬畝,全面綠色轉型發展基底更加堅實。
楊振林說,該縣探索建立“國有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牧場+智慧牧場”抱團發展模式,推動畜牧業在減量、提質、增效中實現草原有保護、經濟有提升。通過推進合作聯產、延展產業鏈條、豐富產品種類、升級景區景點、挖掘文化資源、打造特色民宿等方式,全面延展‘旅游+觀光+娛樂+餐飲+購物’一體化的綠色產業鏈條。同時,聚力農牧產品精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帶動農牧民增收致富。
今年兩會,“生態和經濟協同發展”依舊是楊振林最為關注的話題,他希望國家能支持甘南發展新能源產業,在實現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雙向轉化的同時,有效解決甘南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