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楊惠姍與作品《且舞春風共從容》合影。中新社記者 張亨偉 攝

  2008年,琉璃燒制技藝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楊惠姍是中國現代琉璃藝術的重要推動者之一,她與張毅共同創辦琉璃工房,并研究出特殊的琉璃脫蠟鑄造法,以個人獨特的藝術天分和敏銳的洞察力,創作出富含傳統中國語言與人文思想充沛的琉璃作品,讓世界為之眼前一亮。

  楊惠姍的琉璃創作生涯中,經歷了三十多年的佛教題材創作。如何實現突破佛教傳統的具象化表達?西方藝術家如何看待中國作品所蘊含的深厚思想內涵?作為第一位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辦展覽的現代琉璃藝術家,她是否會從故宮的展品中汲取靈感?近日,楊惠姍在上海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佛教題材在您的琉璃藝術創作過程中占據很大比重。您是如何實現佛教的具象化表達,在藝術表現方面進行了哪些突破?

  楊惠姍:我并非科班出身,對我而言,雕塑臨摹的學習是從最基本的傳統寫實佛像開始的。其實佛像所探討的意義更多立足于生命的層面,而琉璃材質的清明澄澈恰好提供了詮釋空間。1998年,我開始實驗將寫實的佛教具象澆鑄在透明的琉璃之中,并驚喜發現,琉璃作品居然能呈現一種酷似畢加索抽象畫那般有趣的狀態。層層疊加又似有若無的佛教具象,就像人生的諸多面相,而琉璃提供的詮釋空間,則創造出了一種“看得見的空”,甚至在澆鑄過程中形成的氣泡,都像極了生命呼吸時的自然狀態,像極了無法掌握的種種。實驗的成功讓我找到了一種藝術語言去詮釋佛教。

近日,楊惠姍與作品《第二大愿》合影。中新社記者 張亨偉 攝

  中新社記者:佛教題材的創作是不是一種更適合東方的藝術表達?

  楊惠姍:多年間,我在與西方藝術家交往交流中發現,西方藝術家更多地利用琉璃材質展現他們在設計、在技術上的創意,而不太言傳作品的背后意涵。

  但對東方藝術家而言,更希望透過琉璃材質去展現整體的中國文化及背后的美學。中國人喜歡用文字間接地言傳,或透過大自然的山水花鳥蟲魚隱喻內心深處的情感,看上去淺卻值得深層次探究,這是東方獨有的思考方式和美學表達。就好比中國畫的留白,意境很重要,留白的空間太滿,就缺少靈動和重新詮釋的可能。因此,留白是很了不起的創意,是一個民族出于對生命的觀察和體悟之后產生的特別的表達方式。

  琉璃的穿透、流動也讓它具備了這種可能性,加上佛教所倡導的無我、慈悲、包容、寬厚,都能夠通過琉璃材質得到展現。中國文化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當中的內涵可為我們提供生命中最需要汲取的養分,也是我創作道路上的重要指引。

楊惠姍的《無相無無相》系列作品。(琉璃博物館供圖)

  中新社記者:西方藝術家如何看待中國作品所蘊含的思想內涵?

  楊惠姍:我自認為我既是琉璃藝術的創作人,也是中國倫理價值的傳播者。2015年,我參加由法國藝術聯合會主辦的國際藝術與創新雙年展,在挑選參展作品時,我在《無相無無相》和《一朵中國琉璃花》之間陷入糾結。自認為法國人會更喜歡后者,因巴黎又被稱為“花都”,花在法國人的生命中扮演重要角色,可最終他們選擇了佛像作品。我驚訝之余反問主辦方,這帶有較強的宗教色彩,擔憂觀眾是否看得懂、能否接受,對方甚感奇怪地答道:“我們是從心靈的角度出發看這個作品,這個作品契合當時法國社會環境所需要的一種狀態,能給人心一種安定的力量。”

  還有一次,一位德國記者應約來做采訪,她提前到藝廊把我所有作品都觀看了一遍,等我們正準備開口交談時,她出乎意料地哭了起來,那是一種抑制不住地抽泣與流淚。外國觀眾在觀賞作品后能產生如此強烈的情感反饋讓我既意外又很受觸動,我覺得一定是觸動到內心深處的情感,才讓她有這樣的反應。

  藝術創作永遠是與人相關的,它是對生命、對宇宙的思想表達,當觀賞它的人感應到了關照,就能夠接受所傳遞的情感信息。所以藝術創作并沒有邊界,也不應該有任何阻礙,它其實是最好的大眾溝通語言。

  中新社記者:您是第一位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辦展覽的現代琉璃藝術家,能否介紹一下其中的因緣,是否會從故宮博物院的展品中汲取靈感?

  楊惠姍:我們創業是發自于對民族文化的覺醒和關懷,我一心想傳遞中華文化的美學,不僅包括它蘊含的倫理價值,還有背后那些動人的故事,希望可以將琉璃作為媒介和載體。

  我經歷過物質相對匱乏的20世紀50年代,幸運的是,臺灣在之后的一段時間里經濟起飛。物質生活改善后,就會意識到文化與精神層面的匱乏,那個年代的臺灣很真實地在研讀大陸的歷史、地理、文化,接受中華文明歷史悠久的概念,也會思考為什么那么悠久的歷史與文化在現實社會中卻沒有被廣泛看見,于是我萌發了“能否盡一己之力改善這種狀況”的想法。

  在研習琉璃燒制技藝的過程中,我發現中國古代琉璃制造技藝歷史悠久,但工藝美術領域卻鮮有人對此進行梳理回顧。我將此作為愿景,希望補足這一短板,也希望能夠提出一個具有文化性、精神性的新創意。

  故宮一直是我最大的期待。1993年因緣際會之下,我和張毅有幸帶領琉璃工房到北京故宮博物院展出,我們是海峽兩岸恢復交流后,第一個在北京故宮展出的臺灣藝術團體。

  辦展結束我收到了很多觀眾的來信,其中有一封讓我印象深刻,上面寫著“看完你們的展覽,我第一次感受到中國可以這么美”。

  我覺得觀眾之所以有這樣的評價,是因為我們不去復刻西洋的技法,我們的每一件作品都試圖詮釋中國的美學、文化和思想,觀眾之所以“第一次感受到中國可以這么美”,是因為他感受到的美絕不僅僅是美麗的外形,而是民族文化的情感,是中國思想當中所蘊含的民族之美。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b3q24.cn)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插网 | 九九热只有这里有精品 | 一级毛片免费高清 | 91粉嫩萝控精品福利网站 | 333kkkk·com99久久 | 91视频在线观看 | 天天色综合6 | 一级毛片aaaaaa免费看 | 色七七桃花影院 | 欧美精品做受xxx性少妇 | 黄色软件安卓 | 国产欧美三区 | 成人激情在线观看 | 成人精品在线播放 | 嫩草亚洲 | 成人av电影在线 | 亚洲一级在线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 日吊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三区小蝌蚪 | 91黄色在线观看 | 久久一级大片 | 久久精品视频6 | 欧洲精品一区 | 在线亚洲免费 | 黄页免费看 | 黄色片一级视频 | 免费一级a毛片在线播放 | 欧美在线www| 国产一级做a爱片久久毛片a | 国产精品不卡一区 | 国际精品美女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www.| 明明不喜欢日剧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国产视频日本 | 伊人色在线视频 | 日韩三级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免费播放观看在线视频 | 欧美a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