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合肥青年夜校茶藝課上,學員們正在品茶。傅天騁 攝
“泡茶時心無旁騖,品茶時神情專注,一堂課下來,感覺自己心靜了不少。”下班后,“90后”衛淑敏總會抽出兩個小時到茶室上課,身穿國風服飾品茗是她給予自己的儀式感。“茶藝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學習茶藝不僅提升了我在職場中的接待能力,還能讓我在下班后和家人一起品茶,打開話匣子,增進感情。”
“以前覺得茶文化是老一輩的愛好,現在發現同齡人都在玩,還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90后”汪娟認為,青年夜校這種“課程+社交”的模式,讓茶藝課成為年輕人的“文化社交場”。“課后,我們還組團探店古風茶館,并在課程群聊里分享打卡體驗。”
合肥青年夜校創始人周經緯表示,茶藝課是合肥青年夜校打造的非遺課堂的一部分。“未來,我們計劃推出更多與傳統文化相關的課程,比如廬劇、簪花、漆扇等,還會邀請八九十位手藝人,滿足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多樣化需求。”
在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副教授王云飛看來,青年夜校非遺課堂走紅的現象不僅體現了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新態度,也為傳統文化的傳承和推廣提供了新的契機。“夜校茶藝課為年輕人構建了一個兼具文化深度與社交功能的新空間。這種文化消費行為,既是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熱愛的體現,也是他們在快節奏生活中尋找精神慰藉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