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教育廳一級巡視員柴世欽說,此次培訓班主要目的是適應高校學籍學歷管理工作的新形勢、新任務,全面落實教育部關于學籍學歷工作的部署要求,提升高校學籍學歷信息安全與規范圖像采集水平,助力全省高校學籍學歷管理工作高質量發展。高校學籍學歷關系到國家的高層次人才數據,是重要核心數據。從維護國家安全的角度出發,高校應與圖片采集國家隊合作,堅決杜絕高校學籍學歷信息外泄的發生。
教育部方面強調,拍照的真實性是圖像采集的首要問題。在人像融合技術十分成熟的今天,不少圖像采集單位采用了AI輔助技術修圖,其過程中涉及了對被攝人像進行過度美化及不當改動,使上傳學信網照片的真實性面臨挑戰。按照教育部方面發布的《高等教育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圖像采集規范及信息標準》,不得對人像特征(如傷疤、痣、發型等)進行技術處理,對圖片后期調整提出了嚴格要求。
教育部學生中心表示,學信網將從信息安全、照片質量和師生滿意度等方面對高校采集工作進行綜合評價,尤其是對上傳照片質量進行嚴控。在采集方式上,強調進校集中現場采集,原則上不允許開展線上集中采集,不接受學生使用非現場拍攝的照片上傳學信網。學校是圖像信息采集安全的第一責任人。
近年來,高校畢業生圖像信息采集安全備受關注。自2018年圖像信息采集市場放開以來,一些采集單位安全意識淡薄,安全保障技術手段參差不齊,對圖像信息采集安全造成威脅。與會專家在這次培訓會上表示,高校畢業生圖像采集應避免一味采取“唯價低者得”的服務采購模式,以減少數據泄露風險。
培訓期間,學員們參觀了“國社之鏡·世紀光影”新華社新聞攝影展,對所展示的攝影師優秀作品,對新華社所擁有的獨特圖片資源及攝影師們所展現的精湛技藝贊不絕口。
這次培訓得到了教育部學生中心、湖南省教育廳、中國圖片社等方面的支持,主辦單位為湖南省教育廳學生處、湖南省大中專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湖南中心,承辦單位為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促進會、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湖南中心圖采事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