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公安局寶山分局民警化身“校外輔導員”,走進全區160家中小學送上精心準備的安全實踐課。上海市公安局寶山分局 供圖
在北岸郡庭幼兒園大一班的教室里,小朋友們正跟著盛橋派出所民警念著防拐兒歌。“陌生人,給零食,莫伸手,不貪吃;陌生人,來搭茬,不說話,轉身走……”考慮到孩子們年齡小,對法律概念較為陌生,民警通過圖片、動畫的方式制作課件,以此揭露犯罪分子常用的“言語物質利誘”“帶路引路法”等誘騙手法。此外,為了讓小朋友們加深印象牢記防拐知識,民警以情景模擬互動游戲,讓孩子們扮演不同的角色,切身體驗如何應對此類“危險環境”,在沉浸式的體驗中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為了讓學生們能夠近距離更直觀地看到各種毒品的真實模樣,大華新村派出所民警在上大附中實驗學校舉行安全宣講,活動期間,特意準備了“模擬毒品”進行展示。民警利用逼真的模型向學生們講解海洛因、冰毒等傳統毒品以及“笑氣”“郵票”等新型毒品的化學結構和對人體的危害。此外,民警結合禁毒微電影強調一些新型毒品通常會偽裝成生活中常見的零食、飲料、電子煙等物品,希望每一名學生能提高警惕,更不要因為一時好奇而誤食。
張廟街道居民區密集,早晚高峰車流量大,家長們騎電動車接送孩子的現象十分普遍。根據這一情況,通河新村派出所和泗塘新村派出所的民警緊密圍繞“一盔一帶”安全主題,通過案例展示向學生們講述佩戴頭盔的重要性。活動中,民警向學生們示范了頭盔的正確佩戴方法,并現場邀請學生上臺。同時也鼓勵和引導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積極發揮“小監督員”的作用,勇敢勸阻家長騎行過程中闖紅燈、不戴頭盔等違法行為,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帶動家長群體共同參與到“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中來,攜手共創平安、有序的道路交通環境。
與此同時,在吳淞派出所轄區的各個校園里,“共享頭盔補給站”吸引了不少學生們的眼球,奶茶色、粉紅色、米奇款等不同顏色、不同款式的頭盔擺放在校門口成了一道別樣的風景線。民警蔡愉亮介紹,如果有家長駕駛電動自行車接送,但沒有為孩子配備頭盔的情況下,可以在“共享頭盔補給站”選擇一頂自己喜歡且合適的安全頭盔。校園共享頭盔是警校合作的一項創新舉措,不僅提供了便捷,有效減少了交通事故對學生的傷害,更提升和培養了學生及家長的交通安全意識和佩戴頭盔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