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胚胎移植后出生的小羊羔。李榮耀 攝
2024年3月,巴林右旗農牧局印發《2024年巴林右旗肉羊產業良種繁育體系建設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組織第三方公司技術人員進村入戶,免費實施4000枚良種羊胚胎移植,16戶牧民享受政策紅利。
“我是我們嘎查第一批報名羊胚胎移植的養殖戶,當時除了算‘經濟賬’,還考慮到養起來并不吃力。胚胎移植后的母羊和小羊沒有特殊的管護要求,還有技術人員入戶指導。”青昭日格圖說。
“什么是胚胎移植?”“這移植來的胚胎,生出來的小羊羔能健康成長嗎?”“搞胚胎移植需要花多少錢?”自巴林右旗實施肉羊產業良種繁育體系建設項目以來,巴彥塔拉蘇木獸醫恩和吉日嘎拉記不清每天接到多少個這樣的電話……
“這項技術是國家推廣,由農牧局統一采購,免費實施給農牧民的,受胎率達不到要求會重新移植,移植后出現疾病也會有專業技術人員幫助解決,請大家放心使用。”恩和吉日嘎拉耐心地解答每一位來電者的疑問。
“目前,純種黑薩福克種公羊單只價格在6000元以上,母羊單只在2500元以上,相較于本地羊數百元每只的價格,效益相當可觀。”青昭日格圖說。
“我家不僅對46只母羊進行了黑薩福克品種胚胎移植,還對78只母羊進行了杜波品種胚胎移植,受胎率為75.75%。”牧民巴圖孟和也是首批“嘗螃蟹”的牧民。他以前也想過嘗試胚胎移植,但費用太高了。“我家目前已經接了38只羊羔,產羔率100%。”
“這種技術可快速提高良種羊繁育速度和質量,讓肉羊養殖戶在家門口就能買到優質的純種羊,既降低運輸成本,還可有效規避疫病傳入風險,實現肉羊品種改良擴增。”巴林右旗農牧局副局長達布希拉圖介紹說,未來將著力把胚胎移植技術推廣到村、到戶,引導畜牧業向著更高水平發展,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