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連夜架設水泵。國網宿遷供電公司供圖
雨水節氣過后,本是麥苗返青拔節的關鍵時期,需要充足水分。但據宿遷市氣象部門數據,今年以來,宿遷全市降水量較常年偏少9成以上,持續干旱少雨嚴重影響農作物生長,大官莊村的大面積麥苗出現枯黃現象。
67歲的村民張春國對此憂心忡忡。他表示,這片地位于宿遷沭陽、連云港東海和徐州新沂的交界處,是村里的旱地,平時依靠田邊蓄水渠的水灌溉。然而今年晴天多、雨水少,蓄水渠早已干涸,無法打水灌溉。
2月21日傍晚,國網沭陽縣供電公司桑墟供電所所長、當地“電暖流·便民服務站”負責人陳飛得知這一情況后,當即前往田地查看,發現離這塊田不到30米處有條大河,與大官莊村支部書記陳偉商議后,提出可以用抽水泵把河水引到田頭蓄水渠,方便百姓灌溉遠處的麥苗。
由于此處距離電源點較遠,抽水泵作業離不開電,陳飛連夜將情況向國網沭陽縣供電公司和當地鎮政府匯報,應急電源車輛、物資很快調配到位。2月22日,一個由供電、水利、村委聯合組成的臨時調水指揮部在田頭成立,“麥田保衛戰”正式打響。
當天清早,挖掘機、應急電源車進場,陳飛忙著接線保障用電,水利站技術員跳入滿是淤泥的河床組裝水泵,村民們也自發趕來幫忙。然而,當晚8時水泵架好后,卻未能出水。眾人經過排查,發現可能是河底淤泥多或水泵存在問題。陳飛等人利用照明無人機繼續排查,發現是水泵里缺少抽真空的組件,且水泵架得太高導致抽不上水。
陳飛立即前往縣城請教水泵專家,回來后配合安裝新配件。2月23日17時,隨著陳飛沙啞地喊出“送電,送電,咱們試一試!”河水終于從泵口奔涌而出,1500畝麥田喝上了“救命水”,村民們拍手叫好。
“沭陽縣作為全國農業大縣,農業生產已實現‘21連豐’,連續7年居江蘇省第一?!标愶w表示,確保糧食穩產豐產對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意義重大,供電部門將全力做好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