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 電視劇—林志穎沉香電視劇
早上中午晚上好~快來,等你呢,各位又見面了!
這里是《沉香如屑》解析文第十篇,感謝每個人的捧場!
書接上回,我們唐周兩次告白失敗,在顏淡窗前淋雨淋了個夠,終究是受挫放棄了。
顏淡不但拒絕了唐周,還打算告別余墨、離開這些雜亂事,還自己一個自由平和。
但少年的情之所至,又怎能簡單放下?
唐周戀戀不舍、不肯回師門,不受控制地暗中關(guān)心顏淡的生活——
似乎只要她好,至少他就能走得放心一點。
所以這一集的男主都是在角落里、以“窺視”視角出場,戲份也少得可憐;
不過這種情況也很常見,鏡頭少歸少,演員還是可以通過飽含信息量的演技,“勾住”觀眾的心。
就比如本集男主的表現(xiàn) :
聽說顏淡要走,她昔日的小妖朋友紛紛來挽留,猶豫之下,顏淡還是決定不走了。
這里,鏡頭忽然后拉,從其樂融融的客棧帶到唐周的背影,燈光也由明轉(zhuǎn)暗、由暖轉(zhuǎn)冷。
這是個很普通的運鏡方式,在很多電視劇里,都會被用來襯托當事人的情緒落差、生活困境;
但你要是簡單以為,此時的唐周只是簡單的落寞、孤獨,那就錯了。
其實你仔細看會發(fā)現(xiàn),他的表情是帶著一點笑的,他為顏淡感到開心——
因為他最后眨了眨眼睛,嘴角一揚、松了口氣。
當然,那種情緒也不是“大喜”,但是“一點安慰”還是有的;
我猜,他現(xiàn)在想的是【她的心情終于不像昨天那么差了,我的貿(mào)然告白沒讓她難過,那就好……】
可能有些人會質(zhì)疑了 :
不就這么一個幾秒的表情嗎?他就動了動、這演得也不明顯啊,你是過度解讀吧!
這個問題提的好~
我們再往后看,瞧瞧一模一樣的鏡頭下、演員又是怎么處理的 :
凌霄派掌門為了逼迫“貪戀凡塵”的唐周回去,指示弟子給顏淡下毒、威脅唐周。
這一鬧,唐周更不得不救她了——
于是他挺著肉體凡胎、幾經(jīng)坎坷取來熔炎,又怕顏淡為難,只是暗中交給余墨一行人、深藏功與名。
這里又出現(xiàn)了同樣的運鏡——
顏淡和余墨和好了、眾妖歡呼,鏡頭拉遠,唐周默默看著;
這次他微微一笑,眼睛還活躍地轉(zhuǎn)著看了看。明顯比上次的笑更欣喜、生動。
為什么呢?
因為這次顏淡是從毒發(fā)中活過來、而且算是他親手挽救的——
現(xiàn)在是心上人從死到活、比起上次的心上人從難過到開心,喜悅肯定大得多,畢竟是命啊~
所以好的表演并不一定需要多明顯、夸張,成毅的表演就是這樣細微、精準,并非敷衍;
如果再不信,下面還有 :
繁燈佳節(jié),顏淡和朋友們出來玩,余墨施法為她放了蓮花形煙火、引起全場歡呼。
與此同時,唐周在角落看著,臉上出現(xiàn)了比較濃重的落寞——
他難掩悲傷,丟魂兒一般地垂下頭。而后似乎又覺得不該這樣,努力抬起頭、擠出一個笑。
也許大家會好奇,怎么這時候他反而失落了呢?
看到后面就知道,因為他此次留下來解毒已經(jīng)忤逆師門、必須得回去了——
這樣歡欣、自由的星夜佳節(jié)他恐怕享受不到了,也已無福分與顏淡共度。
對比這三次小心翼翼的“窺視”,你會發(fā)現(xiàn)前兩次都是在“失而復得”的情況下——
比如顏淡被告白后生氣了、心情又恢復后;
顏淡中毒快死了、終于被救活時。
而如今,她開開心心健健康康、什么事兒都沒有,唐周反而會轉(zhuǎn)念想到自己的境遇——
【她好好的,我就放心了。只是可惜,我不能看到她了、沒資格陪在她身邊了。】
人就是這樣,如果你突然奪走他的東西、再還給他,他會感激慶幸;
當一切真恢復平常的時候,他又會想要更多。
就像唐周的心理過程一樣,演員演得很細膩 :
大家應(yīng)該也發(fā)現(xiàn)了,他這三段情緒其實都不是純粹的開心或傷心——
而是在一個淡淡惆悵的狀態(tài)下生出的欣慰、慶幸、憂傷、祝福;
因為現(xiàn)在的一切,畢竟是唐周在被顏淡拒絕、疏離的前提下發(fā)生的,他總歸是興奮不起來的。
這就是表演的分寸和層次啊,不能“太滿”、也不能面癱——
這一整集,唐周就短暫出場了這么幾回,但他的表演依舊能連起來、使人能聯(lián)想到他的思維轉(zhuǎn)變過程。
而且,比較大的戲他往往把控得也很好——
是那種非常符合邏輯的表演。
就算一次碰巧、卻不可能次次幸運,要真是“過度解讀”,作者我的文章就寫不到第十篇了。
終于,在唐周的留戀難舍中,掌門親自把他帶了回去。
我們再看看這段審問的劇情,去重點捕捉唐周的心理邏輯 :
掌門對唐周又怒又不忍,要求他立刻斷情絕愛、重返凌霄派,但唐周卻只認罰不認錯;
這是他第一次反抗師門,神色坦然、堅毅,可見下了很大決心。
而且你會發(fā)現(xiàn),他說著說著竟然有了笑意,越說越上癮、越說越無謂——
就像是找到了信仰、沉浸其中一樣,不屑低三下四求別人認同。
他全程都不怎么看別人,最后這一仰脖兒、一反問又有點強硬傲氣。
一個堅持主見、不受威脅、不拖泥帶水的形象建立起來之后,我們再回看他最開始那句“只認罰不認錯”,忽然感覺這話還帶了點諷刺感。
如此,唐周的形象就更豐滿了——
他其實一開始就沒指望能說服迂腐的眾人,而且一直特別傲嬌、從不愿低頭;
唐周對掌門的感情似乎也不太深,至少不如死去的師父。
還有被掌門逼迫認錯、輪流抽鞭子這里 :
我一直很想吐槽某些劇的年輕演員,他們表現(xiàn)堅定無畏的方式通常是淡定、松弛——
甚至到了慵懶無力、不太疼的地步,還喜歡裝模作樣抖兩下。
但實際上,在類似的劇情中,人物雖然表面鎮(zhèn)定、身體一定得是緊繃的——
因為一方面,人物在精神心理上比較激動、執(zhí)著,所以他身上該充滿了勁兒;
另一方面,人物即將被毒打,就算再勇敢也知道疼。面對即將到來的打擊,身體不自覺緊張才是對的。
而且這里,成毅還有做得比較好的一點 :
掌門和師兄鄭重問他“你可愿斷情絕愛”的時候,他都是想了想才認真回答。這才像一個真實的人。
很多偶像劇演員為了表現(xiàn)人物的堅定無悔,在一個嚴峻的問題面前,都喜歡不假思索的即時回答,這樣反而顯得不認真;
反之,人物停頓下來、思考得越深,證明他越重視眼前的問題,最后的回答也就越有份量。
(當然,這種表演不適用于任何場合,要依情況來看——
必須在道義、親情、愛情、生命等大事的抉擇上,這種人之常情的猶豫才顯真實;
若問的是“選心上人還是新游戲機”,這種閑事也猶豫的話,那角色魅力就別要了。)
輪到心疼唐周的小師妹打的時候,她實在不忍心,因此被掌門呵斥。
唐周不想讓師妹為難,認真看著她、直接要求她動手;
她按流程問他時,唐周先是被這個問題震了一下,然后安慰地對著師妹、無怨無悔笑道:“不愿。”
(注意,唐周面對掌門和師兄就沒這待遇,都是冷淡、“英勇就義”的神情。
而小師妹是門派中唯一理解他的人。)
這段演得太好了吧~
前半段他嚴肅地命令師妹打他,后半段又半是讓她安心、半是無悔的安撫她——
堅定、果斷又善良溫柔的少年,作者我要是遇到這樣的學長,怎么都得迷上幾年~
打完八十一鞭,唐周已經(jīng)意識昏沉、氣力虛弱了。
掌門再次問道:“你還堅持嗎?”
他一聽這話,盡力抬起眼皮、晃頭,努力從恍惚中清醒過來;
即使顫抖不止、大喘氣,依舊目光如炬的挺起脖子,靠在柱子上笑得執(zhí)拗——
有沒有發(fā)現(xiàn),唐周此時的動作和眼神都更“張揚”,不但不遮掩了、還唯恐自己表達得不夠一樣。
他還在笑,剛剛死里逃生、緩過一口氣的唐周,自覺像個戰(zhàn)勝惡魔、涅槃重生的勇士——
似乎在說,就這?再來啊,我不怕。
這種執(zhí)著到逼近癲狂的表現(xiàn),也使掌門后面說得那句“真是瘋了”,十分生動形象。
愛既是一種病、又是一味藥。
對于第一次陷入愛情的唐周來說,愛就是能量和救贖,更讓他找到真正的自己。
第二天,顏淡被識破妖身、抓回凌霄派,得到消息的唐周立刻沖到刑場。
昨天的毒打他都沒怕,而如今他有了軟肋、竟一臉懇切地請求掌門。
但掌門包藏禍心,用師父的前車之鑒“逼迫”唐周,執(zhí)意要他除掉顏淡;
然后,后面就出現(xiàn)了男女主持劍相對、為愛舍身的、略帶點懸疑感的虐戲。
其實看這個片段時,我一直在反復回放思考 :唐周具體是什么時候決定犧牲自己、救顏淡的?
實際上,我光憑目前對唐周的了解、以及對成毅“表情信息”的信任,可以很自信地說,唐周從一開始就選擇了顏淡。
只是,這場戲為了營造虐心、緊張的懸疑感,頻繁穿插了前世應(yīng)淵“放棄”女主的回憶——
鏡頭剪得太碎,使唐周的動作顯得很漫長很猶豫,表演過程也斷斷續(xù)續(xù)、不完整;
再加上“法環(huán)破裂”這個意義不明的干擾因素,就容易使一些人產(chǎn)生誤會——
誤以為是因為法環(huán)碎了,唐周才受到鼓勵、舍身選擇顏淡的。
OK,我先帶大家串一下劇情就明白了 :
首先,掌門給了他兩個選擇——
一,唐周自己殺顏淡,以后還可以繼承掌門之位;
二,掌門親自動手,唐周保持“戴罪之身”、做不成繼承人。
唐周久久沉思、難以決斷,掌門一聲催促,逼得他猛然大喊:“我來!”
其實這一段,我們光看邏輯、不看表演就能猜到,唐周是想救顏淡——
一則,顏淡在掌門手中必死無疑,他動手的話還有機會;
二則,唐周不止一次說過自己對掌門之位沒興趣,真殺了顏淡對他除了精神打擊、沒好處。
唐周昨天連一句口頭上的“斷情絕愛”都不接受,今天就肯為了掌門之位殺心上人了?不太可能。
但片中的畫面卻隱隱給人一種“唐周很無情”的錯覺,為什么?
大家看下面這段“唐周猶豫不決”的視頻,全時長14秒、唐周的鏡頭只有三秒——
我們幾乎看不到他思考的過程細節(jié)。
“被迫做決定”這里也是,本來是個關(guān)鍵節(jié)點,但全時長10秒、唐周的鏡頭才兩秒——
好像怕被觀眾看到演員完整的情緒轉(zhuǎn)換一樣、迅速切走。
后面就是女主顏淡的一大段悲傷內(nèi)心獨白,她以為唐周會真的殺了自己。
唐周拔劍指向顏淡,動作很大、眼神恐懼充血;
下面這個鏡頭還不錯,帶到了配角、以及觀望的眾人,為唐周“做樣子給眾人看”做鋪墊。
男女主兩兩對望,看著顏淡受傷的淚眼,唐周像是跟著受到了反擊一樣,痛苦又驚詫。
顏淡回憶起唐周曾發(fā)下的告白誓言、深感諷刺,唐周忽然從壓抑中抽神兒、因為法環(huán)又亮了。
男主的反應(yīng)鏡頭依舊少得可憐,然后又跟了一段長長的“跳橋回憶”;
顏淡冷冷地說:“我說過,你做不到,就不要輕易許諾。”
唐周像是被她的話激到一樣,忽然急切的舉起劍。
內(nèi)容到這里,剪輯的迷惑性很強;
唐周的鏡頭被剪得比較單一,基本上都是“恐懼”、“激動”、“瞳孔大張”的表情——
你理解成“他心痛、假裝兇狠、著急救顏淡”是合理的,但理解成“殺掉她之前的煎熬”也行。
然后,唐周壓抑地瞪大眼睛、感情隨著靈力翻騰,他剛想刺劍時、忽然感覺到法環(huán)的異樣——
它竟然碎了。
唐周看著手腕、露出一個不可置信笑,然后果斷提劍,砍斷了顏淡的鎖鏈。
這段表演,也是我斷定唐周從一開始就想救顏淡的原因 :
因為法環(huán)碎掉之后,唐周雖然驚喜、卻也不算“絕處逢生的大喜”,而且他下一秒想都沒想就砍斷了鏈子;
若他一開始不是這么打算的,那么法環(huán)碎掉之后、他肯定有一個情緒轉(zhuǎn)換的過程,但這個迅捷的動作更像早有準備——
可見唐周本打算救了顏淡、舍棄自己的身心,而法環(huán)斷裂算是個“意外收獲”,給了他鼓勵。
而且,我們對比一下唐周前后舉劍的姿勢——
他自始至終預備刺劍的角度都分毫不差,都是往下指;
這也說明他一直打算砍鏈子、而不是顏淡的身體。
最后,看著顏淡驚訝又感動的目光,唐周坦然地放下劍、再無負擔地笑道 :
“本以為法環(huán)能約束于我,原來情難自控之時,它亦無計可施。”
唐周心甘情愿廢去一身功力,從此變成理想中平凡、灑脫的少年。
總之,這場重頭戲的“殘酷沖擊感”是有的,但是存在一點“邏輯錯位”:
因為我總覺得,看到這里的大部分觀眾都猜得到唐周會救顏淡、殺了她比殺自己還難受;
唐周塑造到這種程度、觀眾已經(jīng)足夠信任他。從客觀事實看,殺了顏淡對他一點好處都沒有。
但導演卻有點自作聰明,他努力把視角往女主的方向拉、刪減男主的反應(yīng)——
意圖制造那種前途不明、左右為難的緊張感。
所以我看這段的時候,就有種耐著性子看他們走過場的感覺——
明明預料到了結(jié)局,卻還要努力欣賞導演制造長長的懸念、“上躥下跳”的炫技;
這么一大段劇情,我本想多看看男主的情感過程、鏡頭卻被剪得稀碎,顯得乏味。
古偶劇中類似的“虐戲”雖然不少,但也分好壞——
要不就是男女主的性格和感情尚未明確,在情節(jié)沖突下,觀眾會很好奇他們的選擇和行為動機;
又或者是在劇情進展比較快、高潮迭起的情形下,觀眾預料不到下一秒發(fā)生什么陰謀,也會產(chǎn)生懸疑感。
總之,劇情不能無聊,更不能在無聊的同時“故弄玄虛”。
而這段戲就存在情節(jié)寡淡的問題,感覺導演對邏輯和觀眾的把控力不夠——
影視劇講究“張弛有度”,該簡潔的時候就快一點;
如果情節(jié)邏輯實在簡單,導演可以把重點放在渲染人物情緒上、總得讓觀眾有的看。
不過,成毅還是在有限的鏡頭里為我們提供了信息,如果是個“比較呆”的演員、多半會呈現(xiàn)得意義不明;
他也沒有為了配合導演的懸疑、不顧邏輯的把唐周演成無情,估計這也是導演把他的表演刪減的原因,唐周的完整鏡頭中應(yīng)該有掙扎、心疼等情緒的。(導演,你是真不識貨呀~)
所以,表演的精準度還是很重要的——
人物的塑造,永遠不能靠觀眾自己去“猜”。
演員應(yīng)該用細微、富有邏輯的表情,帶領(lǐng)觀眾發(fā)現(xiàn)角色的多層性格,甚至幫助觀眾填補劇情漏洞。
好了,篇幅不短,先到此為止吧~
感謝大家捧場、求支持,下一期再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