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安居工程”,只是萬福店振興鄉村的第一步,同步推進的還有“美麗工程”。
短短兩年,50多個自然灣變成“鄉村公園”,如今朝著“2020全域美”的目標奮進。
難道萬福店有“魔術師”,可以變出“大觀園”?萬福店農場場長張先勇說:“人民群眾就是最好的魔術師,能用最小的投資換來實實在在的大景觀。”
原來,這里有一支叫作“捌佰匠”的農民施工隊,帶頭人是專業設計師祁洋洋,他從“光桿司令”做起,在實干中把本地百余位村民培育成專業匠人。
本領如何,先看絕活。一口堰塘要改造,原方案是挖土取直。“這樣不行,應該隨彎就勢,做成葫蘆的形狀。”匠人一點撥,景觀就有了,上萬元的挖土費也省了。黑龍口村,園林不大、氣場不小。為何?祁洋洋解說道,碾盤、石磙、樹林構成龍頭,磚瓦層疊的花壇是龍身,起伏的花草是波浪,整體構成龍的氣場,寓意“龍騰盛世”;同樣,在鳳凰山村有一座“鳳凰涅槃”景觀,兩村合為“龍鳳呈祥”。
按照“捌佰匠”的思路,以自然灣為單位統一風格,施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既降低建設成本,又避免大雜燴和同質化。具體到一個點,拆什么、建什么,關鍵要留得住“農根”、留住鄉愁。
“捌佰匠”能否省錢,有兩個典型例子。鳳凰山村民廣場占地3000多平方米,預算投資50余萬元,“捌佰匠”自己動手,棄用外地建材,最大限度利用廢棄建材和本地花木,節約工程款近20萬元;在黑龍口村祝家灣,用梨樹、棗樹替代城市景觀苗木,有綠、有花、有香、果,美化增效,果子增收。
在“捌佰匠”的帶動下,村民紛紛動手建家園,清除垃圾、雜物,保留古樹、竹園,增設水面、綠地、健身廣場;廢棄的磚瓦砌水溝,本地的石頭壘花壇,瓦缸瓦盆做盆景……隨手拈來,即成一景,村民說“土雞下出了鳳凰蛋”。
城鄉統籌一盤棋,各村規劃功能互補。萬福店居委會緊挨鎮區,以蔬菜種植為主,鳳凰山村是旅游核心區,主打接待服務,黑龍口、魏家崗村偏向水果種植,三口堰村發展特色養殖,玉皇廟村是良種小麥繁育基地。規劃中,全場的村莊、水面、道路、田園繪成“全景萬福”。
村子美了有“顏值”,民風美了才有“氣質”。路邊、墻面,都有圖文并茂的宣傳欄,國學經典、村規民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成文化長廊。70歲的退休通訊員祝祖兵又撿起老本行,當起文明宣傳員,創作的“鄉風文明32美”,搬上文化墻。村看村、戶看戶,每個灣子都成立了文明示范隊,地面有人掃、花草有人澆、墻面有人刷、老弱有人幫。
自2015年萬福店成為隨縣“城鄉統籌”試點鎮以來,前來“取經”的觀摩團絡繹不絕,形成共識的經驗是:不搞大拆大建,不能照抄照搬,多花心思少花錢,本土元素聚成寶。
——《隨州市城鄉總體規劃(2016-2030年)》重點解讀之五春節前夕,在隨南公路沿線的隨縣柳林鎮、三里崗鎮等地看到,道路兩邊徽派風...更多
2018-02-09 15:35:11隨縣草店鎮因地制宜,借力美麗鄉村建設,打造觀光旅游風景點,為村民改善居住環境的同時增加村民收入。圖為該鎮金鑼山村依山就勢,...更多
2018-02-09 15:07:49鄉村振興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戰略。農發行隨州市分行與時俱進,認真學習和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黨建促業務發展,根據隨州地區...更多
2018-02-06 14:57:27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對我們鄉村來說是很大的鼓舞,振奮人心,我們發展的勁頭更足了。10月21日,曾都區洛陽鎮龔店村...更多
2017-10-23 16:10:10細雨微風,小橋流水,綠樹漫山遍野,亭臺隱現其中……6月15日,記者來到千年銀杏谷景區腹地——曾都區洛陽鎮永興村,如畫般的鄉村美...更多
2017-06-20 1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