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醫療健康、深圳醫療健康領域30強
作者:大健康派
2019年8月9日,中央 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支持深圳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有利于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改革開放,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新格局;有利于更好實施粵港澳大灣區戰略,豐富“一國兩制”事業發展新實踐;有利于率先探索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路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支撐。
“意見”還強調,要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支持深圳強化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優勢,以深圳為主陣地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發揮關鍵作用。支持深圳建設5G、人工智能、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生命信息與生物醫藥實驗室等重大創新載體,探索建設國際科技信息中心和全新機制的醫學科學院。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行動,夯實產業安全基礎。探索知識產權證券化,規范有序建設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產權交易中心。支持深圳具備條件的各類單位、機構和企業在境外設立科研機構,推動建立全球創新領先城市科技合作組織和平臺。支持深圳實行更加開放便利的境外人才引進和出入境管理制度,允許取得永久居留資格的國際人才在深圳創辦科技型企業、擔任科研機構法人代表。
同時,要加快構建國際一流的整合型優質醫療服務體系和以促進健康為導向的創新型醫保制度。擴大優質醫療衛生資源供給,鼓勵社會力量發展高水平醫療機構,為港資澳資醫療機構發展提供便利。探索建立與國際接軌的醫學人才培養、醫院評審認證標準體系,放寬境外醫師到內地執業限制,先行先試國際前沿醫療技術。
根據相關數據匯總,深圳醫療健康領域企業共有681家,2015-2019年建立的企業數有320家,2012-2014年建立的企業數有190家,2011年及以前建立的數量有171家。可見,在深圳的醫療健康領域發展快速而蓬勃。
在投融資領域,這681家企業尚未獲投企業有308家,已融資成功的有233家,其中獲得C輪以上融資的企業有13家。登陸新三板和上市企業分別為27家和9家。
在深圳醫療健康領域細分了醫藥電商、尋醫診療、健康保健、醫療信息化、醫生服務、醫療器械及硬件、專科服務、醫療綜合服務、其他醫療服務、生物技術和制藥和醫療機構。其中醫藥電商22家,尋醫診療31家、健康保健98家、醫療信息化86家、醫生服務5家、醫療器械及硬件121家、專科服務56家、醫療綜合服務38家、其他醫療服務43家、生物技術和制藥63家和醫療機構118家。
附:681家深圳健康領域企業名單(數據來源:IT桔子)
在《意見》中,重點指出了要支持深圳建設5G、人工智能、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生命信息與生物醫藥實驗室等重大創新載體;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未來通信高端器件、高性能醫療器械等領域創建制造業創新中心;積極發展智能經濟、健康產業等新產業新業態,打造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
可見,深圳先行示范區發展受益較大的行業包括了:1、5G、人工智能行業;2、數字文化產業和創意文化產業;3、數字貨幣研究與移動支付等創新應用;4、通信、醫療器械產業;5、海洋產業。
我們期待醫療與科技領域的企業在深圳這片肥沃的土地上快速發展,推動健康產業新業態,打造數字化、智能化創新醫療發展新模式。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系我們(郵箱:guikequan@hmkx.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