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視頻
  • 焦點
  • 娛樂
  • 文化
  • 財經
  • 首頁 > 健康 > 尋醫問藥 > 正文

    健康論文;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心理健康論文

    國內健康產業的發展現狀及趨勢的分析

    摘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人顯著提高,公眾對健康的需求也迅速增加,為健康產業這一新興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問。作為改善國民健康、提供健康產品服務的陽光產業,健康產業已經在世界范圍內展現了對經濟發展的巨大推動力量,并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而對各種健康問題和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國迫切需要推動健康產業發展,提高產業競爭力,為社會的和諧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關鍵詞:健康產業;發展;分析

    一、健康產業的內涵與發展健康產業的意義

    (一)健康產業的內涵

    健康產業是與人的整體健康相關的產業的統稱。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健康是一個人在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而都處于良好的狀態。現代健康觀念小僅僅局限于身體無病痛,而是一個關注人的整體健康,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行為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等的多元化概念。世界衛生組織則把健康定義為“完好的生理心理并具有社會幸福感的狀態,而并小僅僅指小虛弱和無病”。

    伴隨著現代健康觀念的發展,健康產業包括了傳統醫藥衛生產業和健康食品業、保健品業、健身業、健康保險業等多個生產服務領域,形成了一個維持健康、促進健康、修復健康的產業鏈和產業體系。美國經濟學家、兩任總統經濟顧問保羅·皮爾茲在《新保健革命》(The New Wellness Industr少一書中將相對于傳統疾病行業((sickness industry)的現代化健康產業歸納為保健產業(wellness industry),健康產業為公眾提供健康產品和服務,以更為平動和頂防的方式處理健康問題。

    (二)健康產業在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發展健康產業的意義

    健康產業的地位是與健康在現代化社會的核心地位密切相關的。早在上世紀,健康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就已經被人們廣泛重視。1984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衛生具有“推動著社會進步及經濟發展”的作用。據世界銀行有關專家測算,在過去的50年里,世界經濟增長的大約8%一10%要歸功于人群健康。哈佛大學國際發展研究中心的研究結果顯示,亞洲經濟發展的奇跡大約30% ^'40%源于居民的健康。2010年5月 17日在日內瓦召開的第63屆世界衛生大會上,我國衛生部部長陳竺在大會一般性辯論中說:“中國認為,婦女兒童健康是國家基本衛生保健制度的核心內容,體現社會經濟發展的水平,應將婦女和兒童的健康議題納入社會經濟發展的核心內容。”

    無論是發達國家的現代化建設經驗,還是在我國當前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健康的核心推動力都已經廣泛地體現了出來,而發展健康產業正是以提高國民健康水平人為目的,其產品與服務的提供一方而創造了社會財富,為經濟增長做出自接貢獻,另一方而,通過對健康的改善帶來問接的巨大經濟效益,包括保障公共衛生女全,頂防和減少疾病的發生,減少社會資源損耗,同時也保障了社會人力資本的質量水平。改善健康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已經影響傳統的經濟核算方式,“全面收入”論被提出,將健康改善帶來的福利價值也納入經濟核算之中,以全面反映健康的實際影響。“失能調整生命年”的理論研究和實證測算則表明,頂防800萬人死亡可獲得3.3億個DALY(失能調整生命年),每一個“失能調整生命”在2ol5年前可'I'-均獲得年收入563美元,其自接經濟總效益將達到1860億美元。國內的相關研究顯示,在1950-1982年,中國人口的平均期望壽命從35歲增加到69歲,由此而創造的經濟價值共24730億元,'平均每年約773億元,相當于GNP的22%嬰兒死亡率從200%。降到了35%。每年可為社會帶來的經濟效益約為2.6億美元。

    隨著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生活方式開始向健康模式改變,健康產品的總需求急劇增加。致力于改善健康的健康產業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的巨大推動力。國際范圍內的衛生費用持續上漲反映了健康產業在世界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的持續增加。2002年,保羅·皮爾茲在他的專著《財富第五波》中指出,引發全球財富第五波的將是未來的明星產業—健康產業。這個著名論斷引起了全球范圍內的高度關注和討論。七年來,健康產業以迅猛發展的事實驗證了這位著名經濟學家的論斷。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基本溫飽問題得到了廣泛解決,人們對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對健康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也快速上升。健康產業在我國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二、我國健康產業的發展現狀和趨勢

    健康產業是一個包容性極大的產業,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健康產業僅指與人身體健康有關的、與醫藥產銷及醫療服務直接相關的產業活動。廣義的健康產業不僅包含與人身體健康有關的醫藥、醫療產業活動,還包含圍繞醫藥、醫療活動有關的邊緣性產業,如制藥設備、包裝、運輸、服務等相關產業活動。健康產業的產業鏈非常長,它包含醫藥、保健品、食品飲料、醫療器械、中藥、化妝品等的生產制造,同時包含醫療服務、健康管理、休閑健身、營養保健、咨詢服務、健康人才的培養等服務領域。正因如此,它對國民經濟發展,創造并安置就業,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拉動國民經濟增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 我國健康產業體系相對完善,增長潛力巨大

    我國健康產業萌芽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主要以健康食品和保健服務業的興起為標志。2003年SAS 風暴過后重新喚醒了全民的健康意識,催生了健康體檢行業。2005年健康體檢機構及體檢服務行業快速發展,健康管理理念被引入并廣泛傳播。2009 年中國政府制定 “健康中國2020”發展戰略,并啟動新一輪的醫療體制改革,中國健康產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2010年,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醫療健康市場,并且擁有20%的年增長速度,預計從2011年至 2015 年,年平均增幅將達 23%至24%。

    到目前為止,我國的健康產業規模已超過5000億規模,未來5年還會遞進式增長。目前,我國健康產業由六大基本產業群體構成:第一,以醫療服務、藥品、器械以及其他耗材產銷、應用為主體的醫療產業;第二,以健康理療、康復調理、生殖護理、美容化妝為主體的非(跨)醫療產業;第三,以保健食品、功能性飲品、健康用品產銷為主體的傳統保健品產業;第四,以個性化健康檢測評估、咨詢顧問、體育休閑、中介服務、保障促進和養生文化機構等為主體的健康管理產業;第五,消殺產品、環保防疫、健康家居、有機農業為主體的新型健康產業;第六,以醫藥健康產品終端化為核心驅動而崛起的中轉流通、專業物流配送為主體的新型健康產業。

    (二) 醫療器械、生物制藥和中藥行業有著巨大的增長潛力

    我國醫療器械行業有著巨大的增長潛力,從醫療器械市場規模與藥品市場規模的對比來看,全球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大致為全球藥品市場規模40%,而我國這一比例不到15%;從人均醫療器械費用來看,我國目前醫療器械人均費用僅為6美元/人,而主要發達國家人均醫療器械費用大都在100美元/人以上;從具體配備看,基層醫療機構醫療器械配備水平較低,目前,我國2000余所縣醫院裝備配置在不同地區平均缺口率達到 30%~50%。從現有設備水平來說,有15%左右是20世紀70年代前后的產品,60%左右是20世紀 80年代中期以前的產品,亟需更新。根據CVSource數據庫統計,2010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利潤總額近115億,占醫療健康產業總利潤額的14.3%。隨著醫療設備更新周期到來和醫療改革對基層醫療的大力投入,我國中低端醫療器械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

    全球的生物制藥產業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續發展。我國生物制藥我國起步相對較晚,雖然也有諸如長春長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這樣一批優秀的生物制藥企業,但由于生物制藥新藥研發投入資金要高,我國生物制藥與歐美發達國家仍然存在明顯差距。2010年國務院把生物產業確定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出大力發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術藥物、新型疫苗和診斷試劑、化學藥物、現代中藥等創新藥物大品種,提升生物醫藥產業水平,加快先進醫療設備、醫用材料等生物醫學工程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促進規模化發展。

    因此,我國的生物制藥潛力巨大。中藥行業一直以來受到我國產業政策的大力支持。1996年,我國就提出了“中藥現代化”,十多年來,我國的中藥現代化取得了顯著成績。據國家中藥主管部門統計,2009年底產值達2000億元,占我國8666億元醫藥產業工業總產值的22%。但是,我國中藥產業企業規模小、產品多,創新品種少,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低,科技含量很低,多為原藥材或粗加工,缺乏精品。日本的中藥原料75%上來自中國,但日本的中藥產品在國際中藥制劑市場卻占有80%的份額,其中返銷中國的藥品已經占到了中國醫藥市場的三分之一以上。而作為中藥大國的中國在國際醫藥市場卻僅占5% 左右的份額。我國中藥歷史悠久,隨著中藥越來越受到國際的認可,中藥作為我國的國粹,在未來更具有崛起的良機。

    (三) 資本市場將在我國健康產業中發揮重要作用

    從世界范圍內來看,健康產業的發展與資本市場密切相關。隨著我國醫療的深入、醫療保障體系覆蓋面的不斷擴大,人口老齡化和收入水平提高等因素的推動,中國醫療健康產業投資增長迅猛,境內外IPO持續穩定、跨國藥企入境并購不斷增加、新醫藥基金不斷涌現。2010 年中國醫療健康領域共披露VC/PE 投資事件 132 起,投資金額累計約82億元。2011年VC/PE角逐醫療健康市場熱情不減,前三季度投資金額累計值呈爆發式增長。1~9月所披露的投資事件達84起,投資金額超223億元,是2010年全年的2.7倍。未來的市場將靠實力取勝,技術、產品、商業模式也將會和資本結合,發展機會偏向資本實力。

    (四) 醫藥行業創新能力弱、市場集中度不夠,藥品采購和流通機制不合理

    2008 年中國醫藥行業前 10 強占全國純藥品工業產值的11.5%,而世界前10 強的集中度達到 49%,美國前 10 強占的比例是51%,世界前50強占69%。2007 年,我們醫藥產業前三位市場占有率達到19.2%,而美國的巨型產業前三位加在一起占市場份額95%。我們的企業還不夠規模,集中度還不夠,很分散,國內有4000多家制藥企業,但是真正能做大做強,達到美國前10強的企業還沒有,差距較大。

    三、健康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策略

    (一) 從國家層面制定健康產業發展戰略

    從國家層面確立健康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戰略地位。從稅收、金融等政策法規上支持健康產業快速發展。加強管理機構的建設,制定健康產業技術標準,提高行業監管力度。樹立健康理念,普及健康教育。創新健康技術,注重研發投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引導消費觀念,促進健康產業發展。

    從理念上樹立健康是人最寶貴的財富。健康投資是回報最大的投資,健康是生產力,是社會進步的標志,是人類文明的體現。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地傳播健康知識和信息,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方式,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對生物制藥、傳統養生保健技術創新、知識產權保護、專利快速申請和認證等方面給予支持,對新技術、新產品實行研究開發的稅收優惠,制定相應政策鼓勵引導險投資投入健康產業領域,完善促進保健產業發展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明確業務主管部門、監督主體及市場準入,產業標準等事項,確保產業健康發展。

    (二) 發揮中國傳統文化,構建中國特色的健康管理體系

    目前,我國還未形成一個防患于未然的有效的健康管理產業體系。其一,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上醫治未病”、“陰陽平衡與協調”、“辨證施治”、“扶正固本”等中國傳統思想與現代的健康管理理念高度契合。充分發揮“中醫治未病”作用,通過中醫的方劑、針灸、推拿、氣功養生等治療手段與食療、藥浴及身心鍛煉等輔助手段能解決絕大部分的健康問題,尤其是亞健康的調理問題。其二,“養兒防老”是中華的傳統思想,通過構建“家庭護理”和社區結合的方式實現老人的健康管理。其三,中國農村人口基數大,隨著醫改的覆蓋,治病支出的降低,這部分人的健康管理也存在巨大市場。其四,隨著經濟的發展,先富起來的人存在個性化的、高端的醫療管理需求。

    (三) 大力補充發展商業健康保險產業

    商業保險是基本醫療保障之外的重要健康保障。美國參加各種商業健康保險的人口占 85.96%,我國臺灣地區商業健康保險的覆蓋率高達96%。我國目前覆蓋人群不足12%,且產品單一,同質嚴重,規模小、賠付率較高。因此,我們要開發個性化、針對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獨生子女政策的健康保險產品,滿足廣大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醫療保障需求,補充醫療保險市場的健康保險產品。

    我國的各保險公司密切關注健康保險。平安保險與南非最大健康保險公司Discovery 合作共同開拓中國廣闊健康險市場。同時,進行醫網、藥網、三網合一,發展健康保險的全新模式。中國人保針對中國傳統文化,準備開發針對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獨生子女政策、家庭養老等的健康保險產品。

    (四) 加大醫藥流通兼并重組、提高行業集中度

    我國醫藥流通領域高度分散,并經常因其低效率和低透明度而遭到質疑。發達國家藥品流通市場已比較成熟,批發環節的集中度高,“規模化、集約化”特征比較明顯。我國現在的主要情況是數量多、規模小、效率低、費用率高、行業集中度過低。截至 2008 年底,全國《藥品經營許可證》持證企業增加到38.0855萬家,藥品批發企業共有1.3292萬家,藥品零售連鎖企業共有1985 家,零售藥店門店總數共計 36.5 萬多個。中國前3大醫藥流通公司只占市場份額的20%,美國前3大藥品分銷企業就占據了近90%的市場份額,日本前3 大藥品分銷企業所占市場份額總和近70%。因此,減少企業數量,加大兼并和重組,提高行業集中度,朝著醫藥物流連鎖第三方化的方向發展。

    (五) 創新健康產業體系,實現產學研結合和集群發展

    創新健康產業機制、產業標準、行業技術、健康管理、評估體系等。健康產業,特別是醫療保健行業應加強和研究機構、高等院校的合作,建立緊密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增強競爭力。在經濟發達、醫療機構和知識密集的地區實行健康產業園區,實現集群發展。

    四、結語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自身健康越來越關注,從發現疾病治療疾病向積極檢查身體預防疾病逐漸轉變,并產生了對健康管理干預生活方式的需求。由此衍生出來的健康產業包含醫療衛生、營養保健、健身休閑等服務功能,并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健康論文;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心理健康論文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b3q24.cn)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本色道综合久久欧美日韩精品 | 久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日美韩av | 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高清在线观看 |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综合色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 欧美国产日本 | 国产拍拍拍拍拍拍拍拍拍拍拍拍拍 | 九九视频在线观看6 | 欧美视频xxx| 国内毛片毛片毛片毛片毛片 |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 | 国产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 | www.av88| 偷拍呻吟高潮91 | 2020亚洲男人天堂 | 国产麻豆一级片 | 欧美透逼| 国产一二区在线观看 | 欧美一级特黄aaa大片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 | 欧美日韩卡一卡二 |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 日韩av在线一区二区 | 国产一卡二卡在线 | 亚洲美女视频在线观看 | 高清av一区二区 | 国产在线伊人 | 久草久草在线 |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 福利精品 | 天天综合娱乐 | 久草在线这里只有精品 | 久久福| 97桃色| 丝瓜导航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