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健康;運城健康證預約辦理平臺
“四個運城”新圖景·健康運城——
護航健康新體系
“國家種植牙集采正式落地,種植牙的價格也便宜了很多。”“居民醫保普通門診統籌年度支付限額,從去年的230元提高至250元,每日每次最高支付限額50元,不設起付標準。”“異地就醫備案直接結算可自助開通啦!免證明材料、免經辦審核、即時開通、即時享受。方便得很!”“集采藥品進藥店,實惠!”……
醫保家庭共濟
近年來,我市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以人民健康需求為著力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健康運城建設為統領,以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為主線,以“高質量發展”為總要求,逐步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增亮了健康底色,增進了民生福祉,為人民健康全方位、全周期保駕護航。
優化就診流程
“病有所醫”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渴望。為了讓醫療衛生機構能力硬起來、群眾走進來,市、縣兩級全部實現由政府分管領導統一分管醫療、醫保、醫藥等工作,積極開展國家、省集中帶量采購藥品、高低值醫用耗材14種,節約費用4億元。鹽湖區、萬榮縣推行醫保按人頭打包付費改革試點,27家二甲以上醫院啟動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實際付費。
免費健康體檢
市中心醫院成功托管臨猗縣人民醫院、夏縣人民醫院,并組建以市中心醫院為牽頭醫院,市直和13個縣(市、區)醫療集團共同參與的城市醫療集團。隨著優質醫療資源加快下沉,三級醫院加強對口支援縣級醫院,去年全年服務門診21334人次,急診2664人次,開展手術1524例,組織會診及疑難病例討論1577次,開展新技術新業務537項,實現了以患者為中心,使群眾既享受到便利又得到了實惠。
疫苗查漏補種
緊扣百姓衛生健康需求,去年,我市在2172個行政村設立公共衛生委員會,實現了全覆蓋。2170個村實現一村一所集體產權的村衛生室新建和改造,完成率達99.9%。全市大學生村醫配備率達71%。同時,大力推進醫養結合,全市已投入運營的醫養結合機構達28家,186家養老機構全部與醫療機構簽訂合作協議,山西省老年友善醫療機構達194家,萬榮縣云嶺社區、河津市紫北社區、稷山縣民樂社區被評為“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
健康小屋
健康小喇叭
創新健康教育模式,更加方便服務群眾。“我們打造一個健康教育基地,設健康認知廳、健康生活廳、疾病認知廳等8個展廳,通過講解、講座、義診、健康節目錄制、現場教學等方式,形成全人群、全周期、全領域的健康覆蓋。同時,動員全縣衛健系統力量,大力開展健康小喇叭、健康小分隊、健康小屋、健康小院、健康小講堂‘五小’全民健康促進行動,為群眾普及高血壓、糖尿病等健康知識。”萬榮縣衛生健康和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健康小分隊
我市中醫藥文化源遠流長、道地藥材資源豐富、產業發展基礎良好、特色專科影響廣泛、醫療康養條件優越,加快建設中醫藥強市是推進健康運城的內在要求,是壯大健康產業的重要舉措,是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應有之義。“我們要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堅持傳承精華、守正創新,讓中醫藥這一國之瑰寶煥發青春,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市中醫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還開展了冬病夏治進社區等活動,醫務工作者通過現場講解、宣傳資料發放、健康義診等方式,大力宣傳中醫藥健康知識。
健康小院
健康小講堂
此外,我市制定了三年工作計劃,推動全市廣大婦女宮頸癌和乳腺癌防治意識進一步提升,多次組織健康知識講座,引導大家利用科學的方法應對心理壓力,積極面對生活和工作;開展愛國衛生月系列活動,大力宣傳健康知識,提升群眾健康素養;弘揚愛國衛生運動新風尚,服務群眾、發動群眾,培養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同時,市民也從自身做起,主動參與多種健康有氧運動,用實際行動踐行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
攝影:記者 薛俊 茹雅 朱超逸丁
文字:記者 陶登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