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顏色看健康_大便顏色健康對照表大人
通過大便可以知道身體的健康,只要通過排大便的次數、大便的氣味、重量和顏色來評估胃腸道健康與否,每次拉完大便后要回頭看一看大便的情況。
1、排大便的次數
在正常情況下每天有1~2次的排便,若是超過了4天沒排便被稱為便秘,一天排便次數超過了5次了被稱為腹瀉。大量的糞便在胃腸道堆積會被身體再次吸收,對胃腸道黏膜帶來刺激,甚至誘發胃潰瘍或者胃腸炎。當出現排便異常時要引起警惕,在醫生的指導下做相應的調理。
2、糞便的氣味
健康胃腸道排出的糞便臭味不是很明顯,稍微發酸。若有明顯的惡臭氣味,說明糞便里有很多的有害物質,這些物質可能是因為蛋白質在腸道里面受到細菌分解所形成的,所以要調整好飲食結構。大便呈現燒焦味說明小腸功能降低,出現了消化不良腹瀉同時伴有刺鼻的酸味,說明腸道中異常發酵。腹瀉且大便呈現魚腥味或者腐臭味說明消化系統出血。
3、排便的形狀
正常情況下排出的大便形狀就如同盤蛇一般,不硬不稀。大便軟硬和形狀主要由大便中含水量所決定。大便里面的水分超過了90%以上就是腹瀉,排出的大便如同膏狀或者泥狀。大便中水分低于60%是便秘,容易加快腸道的老化,排出的大便就如同小石頭一般。不管是腹瀉還是便秘都要補充足夠的水分,增加胃腸道蠕動,加快體內廢物的排泄。
4、排便的顏色
正常情況下糞便應該呈現黃褐色,這是膽汁的顏色,說明消化系統良好。糞便呈現暗褐色或者紅褐色,說明糞便在胃腸道里停留的時間比較長或者吃了一些高脂肪類的食物所引起的。糞便呈現紫色或者黑色說明小腸出血。
5、排便重量
一般來說男性每天需要排300克,女性排200克大便。長時間吃一些五谷雜糧或者青菜,里面含有大量食物纖維,不容易被身體消化和吸收,幫助排除腸道里面的停留糞便,所以排便量可能增加。如果排便太少就應該調整好飲食結構,避免吃過于精細的食物,做好粗細搭配。
溫馨提示
以上是判斷胃腸道是否健康的5大標準,平時要調整好飲食結構,避免吃過于辛辣以及粗糙的食物,養成定時拉大便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