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讓鄉村成為技術應用的“新賽場”
中新網北京9月18日電(記者 張尼)“當前,科技正成為農業提質增效和農民穩步增收的核心動力?!敝袊】到ㄔO研究會會長、國家鄉村振興局原督查專員賈希為日前在北京強調。
當前,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已超過63%,農業科技創新整體邁進世界第一方陣。今年,農業農村部等七部門印發的《關于加快提升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運轉高效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農業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等等。
如何實現這一系列目標?在日前由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主辦的第六屆鄉村振興發展大會上,與會專家給出了建議。
本次大會的主題是“科技賦能農業現代化 產業引領鄉村振興路”。賈希為在會上表示,科技賦能農業現代化,要讓農業生產更“智能”、鄉村產業更“高效”、鄉村治理更“精細”、鄉村生態更“美好”。
在智能化方面,他表示,可以依托大數據、物聯網、智能裝備等技術,實現精準耕種、智能灌溉、智慧畜牧,全面提升生產效率和資源利用率;在增效方面,則可以通過電子商務、直播帶貨等新模式打破時空限制,借助冷鏈物流和精深加工提升附加值、穩定供應鏈。此外,還應該將農業科技創新應用在生物育種、數字治理等關鍵領域,破解農業發展瓶頸。
“要形成一大批科技創新型企業,還有就是專精特新的小巨人企業?!鞭r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原巡視員、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副會長王秀忠強調。
王秀忠認為,政策端推動必不可少。鄉村產業現在面臨的三個難點問題依然存在,分別是資金問題、人才問題、土地問題。
解決資金問題,要進一步用好財政資金、金融資本、社會資本,同時將三者結合起來,形成產業發展的基金;解決人才問題,要用好鄉村的本土人才、鄉土能人、返鄉人才,等等;解決土地問題,要用好鄉村閑置建設用地等。
農業農村部原國家首席獸醫師(官)、中國鄉村發展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李金祥強調,要提升農業品牌的競爭力,而深化創新是夯實品牌的硬支撐。
在他看來,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也是助推農業品牌升級與轉型的關鍵驅動力。要加強智慧農村,智能農機,數字農田等關鍵技術突破,推動農產品全產業鏈數字化賦能,實現農業農村生產經營和管理服務的精準化,智能化。此外,還應賦能品牌提質增效,深入挖掘各地特色文化,將文化符號、理念、創意融入農產品,嵌入農業產品設計、品牌營銷等環節,挖掘農業品牌的溢價能力。
與會專家認為,科技賦能,既降低農業生產門檻,又創造出農產品電商主播、智慧農場管理員等更多的新職業,讓鄉村成為技術應用的“新賽場”。
更重要的是,科技賦能農業,最終落腳點就是讓百姓收入上漲。過去農業“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刻板印象正被科技賦予的“高效、高收入、好前景”扭轉。要讓百姓的收入渠道從“單靠種地”變成“多點增收”,這也是鄉村振興的核心要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