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房產過戶、湘潭房產過戶費用
不動產司法拍賣過戶辦理難何解? 湖南湘潭創推“稅務+”共治破解法拍執行難
不動產司法拍賣過程中,買受人過戶難、人民法院執行難、轉讓交易征稅難,一直是買受人無法實現房產權益的痛點,也是人民法院和稅務部門共同面臨的工作難點。
為攻克這些痛點難點問題,湖南省湘潭市近年來以“稅務+”共治品牌建設為牽引,積極構建“稅務+”共治不動產司法拍賣涉稅事項協作辦理制度體系,著力打通人民法院向稅務機關指定賬戶劃繳稅費的所有堵點,協調推進解決不動產司法拍賣領域稅費入庫難、過戶辦理難的歷史積案,為破解不動產司法拍賣中的民生難題探索了“湘潭經驗”。
近日,湘潭市2022年度全面深化改革優秀創新案例評選結果揭曉,湘潭稅務不動產司法拍賣涉稅事項辦理協作機制成功入選。對此,湖南省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憲法學會常務理事胡肖華認為,湘潭不動產司法拍賣稅費征管協作機制的有效運行,實現了司法拍賣更高效、事項辦理更便捷、當事人權益更有保障的多贏效果。
推進共治
打通鏈條破難題
針對不動產司法拍賣過戶周期長、發票開具難、稅費承擔主體不明等問題,創新推出“稅務+”共治品牌,建立健全不動產司法拍賣涉稅事項辦理協作機制,是湘潭解決法拍房涉稅問題的破題之舉。
2019年12月,湘潭市雨湖區中南農機大市場內的經營者呂永輝通過網上法拍平臺拍得兩間門面房。由于被執行人存在歷史欠稅且已失聯無法配合,不能提供交易過戶所必需的完稅憑證,產權過戶手續遲遲不能辦理。呂永輝雖有法院裁定書在手,但畢竟不是產權證書,始終忐忑不安。
2021年7月,湘潭市稅務部門聯合湘潭市中級人民法院建立不動產司法拍賣民事執行與稅費征繳協作機制,按照“深化協作、信息共享、優化流程、依法依規、高效便民”的原則,開辟綠色通道,優化流程,急事快辦,主動服務,著力解決不動產司法拍賣過戶“老大難”問題。1個多月后,呂永輝如愿拿到了法拍房的不動產登記證,吃下了“定心丸”。
這是湖南省稅務局、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不動產司法拍賣涉稅事項辦理的意見》以來,合力破解不動產司法拍賣領域稅費入庫難、過戶辦理難歷史積案的首個案例,打出了改革的“先手牌”。
稅務牽頭與法院等部門進行聯合調研走訪,深入摸排法拍不動產涉稅業務辦理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成立工作專班、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出臺會議紀要和聯合下發文件等形式,建立完善協作機制;同時制定不動產司法拍賣涉稅事項辦理征管操作規范,定標定表,細化流程,確保改革從紙面落到地面。湘潭市稅務局局長胡巍介紹,這是湘潭稅務深化稅收征管改革推出的創新探索,也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解決納稅人繳費人“急難愁盼”的務實舉措。
凝聚合力
精誠協作加速度
不動產司法拍賣領域,通常被執行人繳納稅費意愿不強,或是拍賣中約定買受人概括承擔全部稅費,與稅收法定原則不符,“先稅后證”的矛盾集中在稅務部門。湘潭市通過擴大“稅務+”范圍,加強內外協調和上下溝通,推動不動產司法拍賣領域稅費共治,匯聚起政策落實的最大協同力。
近日,伴隨著收到雨湖區某破產企業215.75萬元的欠稅及滯納金,兩年多的稅收債權“保衛戰”宣告勝利。其間,湘潭市雨湖區稅務局多次與市破產管理協會成員單位聯動,及時掌握破產企業資產清算信息,完善領受稅收償債資金的工作方案,有力保障了國家稅收權益。
企業破產是市場主體退出的最后一個環節,也是不動產司法拍賣的上游環節。為給不動產司法拍賣環節打下堅實基礎,湘潭市稅務局構建了“稅務+協會”“稅務+律所”合作模式,通過與市破產管理人協會、11家律師事務所聯動,將不動產司法拍賣涉稅事項辦理與稅收債權申報、破產清算欠稅債權清償工作相結合,排除隱患,提升不動產領域涉稅工作聯動性、系統性。
為了快速精準測算不動產司法拍賣應繳稅費,韶山市稅務局設計了一款不動產司法拍賣稅費計算小程序,只需輸入“房屋性質”“評估價格”“家庭房屋套數”“房屋面積”“房屋年限”,5秒鐘內便可準確計算轉讓方(被執行方)和承受方應繳納的稅費明細,被納稅人稱為“神器”。來自韶山的廖先生拍得一家商鋪,通過“神器”迅速準確計算出應繳稅費,并按照一次性告知卡準備好資料,于收到法院執行裁定書第二天就順利辦理過戶手續,整個過程不到一個工作日,廖先生對“稅”“法”聯動贊不絕口。
在此基礎上,一方面,建立稅務、法院、和不動產登記中心等多部門直連機制,打造不動產司法拍賣稅費治理“共同體”。將市內跨區域不動產處置詢價工作實行歸口管理,由湘潭市雨湖區稅務局統一受理,解決法院跨區域向稅務部門詢價“多頭跑”的難題,實現24小時內稅款入庫;另一方面,稅費服務與登記服務實現互融互促,“法拍房”買受人取得完稅憑證后,兩個工作日內即可完成不動產登記的登簿繕證。
湘潭中院執行局局長肖劍英說,湘潭市稅務局和湘潭中院聚焦不動產司法拍賣的“急難愁盼”,精誠協作,深入互動,探索不動產司法拍賣涉稅事項辦理協作機制,既有效提升了不動產司法拍賣的民事執行效率,又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還保障國家稅收不流失,實現了多方互利共贏。
延展內涵
紓困解難惠民生
數據顯示,2021年7月協作機制運行以來,湘潭全市不動產司法拍賣涉稅業務427件,入庫稅費15575萬元,相比協作機制運行以前的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全市不動產司法拍賣入庫稅費6057萬元,月均入庫稅費增長了5倍。
湘潭市稅務局助力經濟發展主戰場,與法院聯手完善不動產拍賣網絡詢價模塊,詳細清晰地公示或突出提示涉稅風險,稅費由誰繳、繳多少、如何辦一目了然,有效解決買受人信息缺失、信息不對等突出問題,依法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和國家稅收利益,促進不動產司法拍賣成交量大幅增長。
結合全市“心連心走基層、面對面解難題”活動,湘潭市稅務局建立“稅務+黨建”“稅務+發展”“稅務+治理”機制,成立湖南省首支“稅法銀”聯合黨員先鋒隊,大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為企業和群眾紓困解難。據了解,這是“稅務+”共治品牌內涵的進一步延伸。
2022年12月,湘潭三峰數控機床有限公司職工代表向稅務部門反映,該企業由于債務糾紛,主要資產通過司法拍賣以3291萬元成交,但近4年來企業經營停滯,一直欠繳職工社會保險費。
湘潭經開區稅務局立刻向人社部門調取核實相關數據,確認欠繳職工社會保險費共計112萬元,并向湘潭中院發送了《協助征收稅費函》。通過與湘潭中院和該企業職工代表召開三方聯席會議,協商解決方案。最終在湘潭中院的支持下,在拍賣款中劃繳社會保險費112萬元,在確保不動產法拍稅費及時足額入庫的同時,有力保障了企業職工利益。
“感謝稅務局和法院的積極作為,幫我們追繳養老保險費,保障了我們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失。”該企業職工代表李先生感激地說。
除此之外,湘潭市稅務局還聚焦基層治理薄弱點,聯合住建、自規、公安等部門開展建筑領域歷史遺留處置工作,集中解決4批次建筑領域企業納稅人相關的資料不全、票據遺失、房產更名等歷史遺留問題,協調解決1393處不動產難題。
湘潭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負責人李廣評價說,湘潭市稅務局聚焦納稅人繳費人“急難愁盼”,合力破解不動產司法拍賣領域稅費入庫難、過戶辦理難、發票取得難等難題,打通了不動產司法拍賣涉稅事項辦理的“最后一公里”,既體現了改革力度,又彰顯了民生溫度。
湘潭市不動產登記中心:跨省登記加速跑 就近辦理解民憂
工作現場。
紅網時刻新聞湘潭12月22日訊(通訊員 李節 記者 謝文禮)“您好,我在陽江的房子想辦理過戶,具體應該怎么辦理呢?”日前,湘潭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岳塘分中心接到咨詢,身在湘潭市的譚先生想通過政務服務“跨省通辦”辦理位于廣東省陽江市的二手房過戶登記,岳塘分中心了解該情況后即刻安排工作人員負責,全程給予譚先生政策答疑、業務指導,引導買賣雙方進行面簽,采取線下代辦和線上申請的形式,順利幫助譚先生完成了該筆“跨省通辦”業務的辦理。
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自今年5月與陽江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簽訂了《不動產登記“跨省通辦”合作協議》以來,辦事群眾通過市民之家“跨省通辦”服務專窗提交申請,即可申請跨省通辦業務。同時,轉移登記、抵押登記、預告登記、登記資料查詢、補換證、個人信息變更六大類業務,均可實現“跨省通辦”。
“跨省通辦”服務模式為異地辦理不動產登記打通了區域壁壘和技術難關,實現了跨省不動產登記業務就近辦、網上辦,老百姓“進一扇門便能辦成跨兩省的事”,極大地滿足了兩地企業群眾異地辦理需求,有效地為企業群眾節省了時間、減輕了負擔。
下一步,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將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一件事一次辦”改革,進一步擴大不動產登記“跨省通辦”服務范圍,不斷創新辦理模式,推動更多“跨省通辦”事項“掌上辦”“指尖辦”;持續推進“跨省通辦”辦理標準化,推動“跨省通辦”事項線上、線下“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提升企業和群眾的體驗感和獲得感,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