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財經(支付寶財經大v)
7月28日晚消息,劉鶴與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共同以視頻會議形式主持第八次中歐經貿高層對話。雙方圍繞“開啟后疫情時代中歐合作新局面,引領全球經濟穩健復蘇增長”主題,進行了討論。
會議還就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經濟治理、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中歐投資協定談判、世貿組織改革、擴大市場開放、數字經濟、互聯互通、金融和稅務領域合作等達成一系列成果和共識。(新華社)
|點評| 重振外貿不是中國單方面的念想,全球各主體經濟受挫尤以外貿為最,少有國家會拒絕搭建新的合作。而就各國當前的表現,中國無疑是合適的對象。同理,也不止中國會借助經濟政策優化國內經濟結構,各國都會不約而同努力救市。
歐盟各國貨幣政策不具備獨立性,調節空間有限,對市場的健康相對更為敏感。在與中國的合作下,也許會在疫情之后進入全球經貿格局的重塑期。只不過,目前最緊要的是團結各國,共度時艱,回歸全球合作軌道。
7月29日,世界銀行發布《中國經濟簡報:砥礪前行: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推進中國改革議程》。報告預測,中國經濟增速今年將放緩至1.6%,為1976年以來的最低增速,2021年回升至7.9%。7.9%的經濟增速是中國GDP增速在2012年“破8”以來近十年的新高。
報告指出,促進市場競爭和戶籍制度改革可有助于釋放更強烈的市場響應,有助于促進勞動力從長期受損的企業和行業向擴張中的行業企業和地點流動,支持中國更長期的增長前景。(澎湃新聞)
|點評| 世行這個報告讓人不太敢相信。什么都不說,上一年經濟增速只有1.6%,第二年就馬上能提高到7.9%,這怎么看都不科學。從改革開放算起,幾乎沒有年份會表現出這般大起大落。這就像慣性一樣,踩剎車后,是不可能一下子提速的。何況,7.9%的增速也已是創下近十年新高,可能嗎?
變數更多的是外部世界的影響。如中美關系,又如外貿行業的恢復,在未來都存在很大變數。
7月28日,《2020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研究》線上發布。數據顯示,在百強縣前10名中,江蘇省獨占一半,江蘇、浙江、山東三省領跑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人均GDP達到11.09萬元,已達到高收入國家水平,總體處在工業化后期。
榜單中,東部地區占68席,中部地區占21席、西部地區占8席,東北地區占3席。與2019年相比,東部地區席位減少3席,中部地區增加2席,西部地區增加1席,東北地區保持不變。(澎湃新聞)
|點評| 榜單的分布還是以東強西弱為主要特點,但從數量變化上勉強能說有中西部崛起戰略的影子。畢竟榜單的考量還與行政區域的“縣改區”劃分等政策相關,可能不少東部強縣并入了所在市區因而不被比較。
縣域發展問題是一個解決區域發展均衡問題的突破口,不可能所有縣城都向著城市化大步邁進。部分強縣利用區域特色、地理優勢或者所屬市的發展溢出效應,不具備復制性。縣域經濟的發展,政策傾斜配合因地制宜是關鍵,不能急于模仿,這樣只會造成城鎮化斷層,即土地城鎮化過快,而人口城鎮化過慢。
7月28日,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2020年上半年中國百城居住用地報告》。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范圍受監測的100個大中城市居住用地成交面積為2921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6%。百城居住用地土地出讓金收入為18045億元,同比增長13.1%。
分各線城市來看,上半年4個一線城市居住用地成交面積為198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0.2%。受監測的32個二線城市居住用地成交面積為15329萬平方米,同比減少6.2%。總體上看,二線城市土地交易市場也逐漸復蘇和回暖。64個三四線城市居住用地成交面積為1190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1.7%。(經濟參考報)
|點評| 相比樓房交易市場,土地供給端的交易表現要更具理性成分一些,投機情緒相對也少一點。地方發展前景和人口流動這兩點成為主要推動因素,其中一二線城市的交易差距基本上能印證一線集聚化加劇的說法。
從半年的跨度看,疫情的干擾不再顯著,報告的成績至少能說明結構調整并不生硬,房地產行業的沖擊基本緩和完畢。放出土地應對需求的猛漲之后,如何減少土地依賴性是各地方政府應思考的新問題。
7月29日,有用戶在使用美團支付時發現,美團月付和銀行卡支付占據優先位置,不再顯示支付寶支付,而微信支付和Apple pay還在支付選擇列表上。美團APP頁面推薦美團月付,下單可減1.05元。
據悉,這不是美團第一次取消支付寶支付,2016年、2018年分別有過兩次用戶反映美團點餐曾短暫無法使用支付寶支付,但微信支付始終處于友好位置。(中國基金報)
|點評| 美團點評和阿里的恩怨,一時扯不清。大致說起來,阿里原來是美團的重要投資者,但在美團和點評合并后,美團創始人王興本想同時得到阿里和騰訊的支持,然而這顯然是不可能的,結果美團點評最終倒向騰訊陣營,阿里逐步退出,轉而扶持餓了么。
神仙打架,用戶遭殃。美團這么做,消費者當然會感到不便。屬于阿里系的餓了么,也不支持騰訊支付。各大互聯網公司的站隊,以及所謂的閉環,說白了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商業邏輯是自洽的,但其實都挺缺德的。
7月28日消息,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已入駐B站,并通過bilibili個人認證。雷軍更新微博,暗示新品將通過帶貨直播的形式發布。
據悉,陳睿創B站前是金山董事長,雷軍的老部下。此外,雷軍的“R U OK”的鬼畜視頻在B站一度被火熱傳播。(雷達財經)
|點評| 近年各大廠的CEO等高管頻頻亮相媒體,例如馬云、董明珠、任正非、盧偉冰、雷軍等。高管們要么給自己的產品打打廣告,要么發表某些有趣的道理,展現自己為產品銷售而親自上馬搶市場的良苦用心,順便塑造一下自己的人格魅力,畢竟老總們都是名人了。
雷軍的個人奮斗史以及自黑的操作使其在年輕人中有一定的口碑。B站算是年輕人線上文娛集聚最大的舞臺之一,入駐B站的雷軍說不定會掀起直播帶貨的新一撥浪潮,而B站也會新吸引一批流量,雙贏之策,何樂不為。
7月29日消息,近期國際黃金、白銀、鈀金、鉑金價格紛紛創下新高,帶動相關資產價格大漲。就在投資者欲搭乘這趟投資快車之際,多家銀行卻按下賬戶貴金屬開倉交易的“暫停鍵”。
工商銀行稱,自北京時間2020年7月31日0:00起,該行暫停賬戶鉑金、賬戶鈀金、賬戶貴金屬指數全部產品的開倉交易。分析人士認為,銀行此舉或是出于擔憂貴金屬價格波動帶來的潛在風險。(中證網)
|點評| 雖說近期國際黃金、白銀等貴金屬價格高企,但也開始出現劇烈波動,如7月28日,國際黃金在創新高后迅速回落,市場風險加大。國內銀行暫停開倉交易,或是為了做好風口,防止出現大面積風險。
畢竟,中行原油寶穿倉事件教訓擺在那,國內投資者對國際期貨知識相對缺乏,銀行風控沒做好的話,很容易再惹出事端。
7月29日消息,三大指數低開,開盤后單邊上行,盤面上券商板塊、生物醫藥板塊表現強勢,行業板塊普遍飄紅。臨近上午收盤,指數持續走強,創指一度大漲3%。午后,兩市持續走強,創指午后高位震蕩,個股呈現普漲格局,賺錢效應好轉。兩市成交額時隔兩個交易日再超萬億。
截至收盤,滬指漲2.04%,報3294.55點,成交4530.94億元;深成指漲3.12%,報13557.44點,成交5936.36億元;創指漲3.78%,報2767.40點,成交2073.19億元。(新浪財經)
|點評| 經過幾天震蕩行情,三大指數周三突然發力,仍是券商領先,帶動多個板塊上揚。市場內交易再度活躍,成交額再度超萬億。不過也要看到,這仍是震蕩格局的特征,如果沒有強支撐,隨時可能跌回原地。
在這情況下,操作難度自然加大,如果追著熱點板塊跑,也容易追漲殺跌,得不償失。還是那句話,緊盯績優股和超跌股,在成長中尋找機會。
文中股市、期貨內容僅供參考
不構成投資建議
當值編輯 | 陳子凡 | 欄目主編 | 魏英杰
責任編輯 | 何夢飛 | 主編 | 鄭媛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