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一財經,香港財經
5月16日,港股市場開盤強勢上漲,恒生指數放量上沖,午后一度上探19442.9點后維持高位震蕩。截至收盤,恒生指數收漲1.59%,報19376.53點;恒生科技指數微漲0.76%至4072.15點。近20個工作日以來,兩大指數上漲超過19%。
上漲過程中,南向資金抄底港股勢頭增強,今年以來累計凈買入金額超過2300億港元,其中3、4月凈流入規模均超800億元,投資港股的基金產品的凈值同樣回升,甚至領漲權益類基金,而超過半數投資港股的基金產品,在一季度就率先提高了港股的配置比例。
“國內經濟數據超預期和政策環境的持續改善,是港股市場走強的重要基石。”有受訪人士認為,港股本輪反彈可將4月16日(1季度中國GDP披露日)當作一個分水嶺。在中國公布了一季度GDP 5.3%大超市場預期之后,多家外資上調中國經濟預期,部分海外資金轉往估值洼地且業績已經落底回穩且優于預期的國內市場。
港股基金水漲船高
4月中下旬以來,回調許久的港股市場,開啟了一波上漲。數據顯示,截至5月16日,恒生指數、恒生科技指數近20個工作日分別上漲分別19.25%、22%。至此,兩大指數今年以來累計上漲13.66%、8.18%.
隨著市場反彈,投資港股的基金產品一掃前期不溫不火的表現,凈值回升明顯,甚至領漲權益類產品。Wind數據顯示,從4月17日至5月15日,在4641只權益類基金(僅計算初始基金,且不包括聯接基金;下同)中,超過96%的產品業績有所回升。
在34只區間漲幅超過20%的基金中,有28只產品今年一季度的港股投資市值占基金資產總值比超過70%,含“港”量較高。而在已投資港股的1727只基金產品中(僅計算初始基金,下同),除了十余只基金產品外,幾乎全員上漲。
其中,廣發中證港股通非銀ETF區間漲幅最高,為27.8%。此外,漲幅較大的還有跟蹤港股通互聯網和恒生互聯網科技業的主題產品,例如包括易方達中證港股通互聯網ETF在內的7只產品區間上漲均超過23%。數據顯示,截至5月16日,這兩大指數近20個交易日分別上漲25.31%、24.26%。
同樣迎來一波凈值大漲的還有部分投資港股的主動權益類產品,有39只產品的區間回報超過15%,其中表現最好的華泰柏瑞港股通時代機遇A,自反彈以來回升22.55%;此外,華泰柏瑞新經濟滬港深混合A、富國核心優勢混合發起式A、德邦滬港深龍頭混合A、永贏惠添盈一年混合等產品均上漲超過20%。
經過這一輪回漲,已經有不少產品的年內回報由虧轉盈。數據顯示,截至5月15日,在上述投資港股的基金中,超過76%的產品年內收益為正,而在4月16日時這一比例為46.67%。其中,有49只基金年初至今的累計回報超過2成。
從今年一季報來看,已經有部分基金經理率先加強了對港股的關注,提升了港股倉位。據第一財經統計,在有近兩期數據對比的1618只投資港股的基金產品中,超過56%的產品在一季度提升了港股倉位,如前海開源滬港深創新A的含“港”量提高了50.97個百分點;中歐光熠一年持有A、永贏惠添盈一年持有等十余只產品均提升了兩成以上的港股倉位。
在不少基金經理看來,此舉是因為對港股持有更加樂觀的態度。如滬上一位港股主題基金經理認為,隨著國內經濟修復進程、改革加碼方向及力度、海外美債利率趨勢拐點、并同步配合著積極財政政策的前置、中美經濟周期錯位進入下半場,港股市場或將迎來估值修復。 恒生科技指數作為“杠鈴配置”中的重要一頭,配置性價比凸顯。
港股到了“擊球區”嗎
港股市場這一輪上漲,究竟有何原因?在業內人士看來,資金流向“洼地”是重要因素之一。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16日,南向資金今年以來累計凈買入金額2375.19億港元,其中3、4月凈流入規模均超800億元。
博時基金境外投資部基金經理趙憲成對記者說,資金南下抄底港股分為兩階段,一季度港股表現不佳,但依然獲得了1200億元的資金流入,判斷是險資、理財子等增量資金加倉的結果。
而4月中旬之后,資金南下抄底港股是高低切換的操作,A股在2個多月的時間,先是小盤微盤的超跌反彈,然后是新能源的超跌反彈,再是高股息的上漲,然后是周期品的上漲,已經切換數次。
“伴隨著一季報的發布,煤炭、交運等部分行業的業績不達預期,資金選擇了加倉基本面有明顯改善的港股科技,這段時間內外資的資金看法趨同,因此港股互聯網等新經濟的股票表現更強。”趙憲成說。
不過,趙憲成也認為,目前南向資金持股依然大幅小于外資,尚未對港股有一定定價權的影響力。
“對比全球股市,港股的絕對估值及估值分位數均處于偏低分位。”廣發滬港深新機遇基金經理張東一說,無論是從PE、PB的估值指標分析,還是從現金流和ROE的盈利質量指標來衡量,港股市場均出現了一大批具有較高投資價值的優質標的。
“如果只考慮公司本身的價值,港股有一批公司已經到了‘擊球區’。我們出于對長期收益率的考慮,布局了不少這類性價比較高的好公司,今年以來給組合帶來了較好的回報。”張東一如是說。
華北一位港股投研人士也有類似看法,他認為,近期港股互聯網板塊行情可能更多地是與資金面驅動有關,而股東回報是吸引資金流入港股互聯網板塊的一個重要因素。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許多互聯網公司通過回購股份和分紅等方式提升股東回報率,這有助于增強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提升互聯網板塊的投資吸引力。
此外,也有部分觀點認為需警惕后市風險。如中泰國際研究部分析師趙紅梅認為,港股升勢主要受資金面積極影響,帶動相對估值大幅修復,但后續警惕高臺波動加劇,當前指數層面不宜再追高,如外圍市場波動企穩后外資再配置港股需求降低,短期或有資金抽離帶來震蕩。
招商基金投研人士則對記者表示,在國內經濟政策托底,疊加海外流動性預期回暖的情況下,對于短期港股市場而言,反彈機會大概率會延續。中期走勢仍需要依賴國內經濟修復的高度。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