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師財經lv(巫師財經 付鵬)
在過去的2019年里,「巫師財經」的名字頻繁出現在豆瓣、微博、知乎、虎撲等社區里。
我覺得,應該要研究一下這個神秘的B站財經號了。
巫師財經是誰?它究竟有多火爆?
巫師財經是一個B站財經類up主,不同于36氪、李自然說等深度內容,巫師財經主打金融資本科普向。
2019年9月份開通B站賬號,三個月內,粉絲量破百萬。截止2020年2月份,共13個視頻內容,斬獲266萬+粉絲,獲贊250萬+,播放數高達兩千六百萬,平均單個視頻吸粉二十萬,知乎問題「如何評價B站新人up主巫師財經?」被瀏覽數190萬+。
這大概是有史以來B站漲粉最快,效率最高,最快成為百萬粉絲的UP主。
要知道,與巫師財經內容、文案、剪輯不相上下的「思維實驗室」花了兩年時間也僅有120萬粉絲。
而依托于米哈游公司上百萬玩家基礎的米哈游技術大佬,年更up主「scyrax」,僅有38萬粉絲,6個視頻,平均單個視頻吸粉6.3萬。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巫師財經能夠在B站掀起一股財經熱?
他的內容到底有什么過人之處?
在內容上巫師財經有什么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另外一個非常傳奇的微信公眾號「s神棍局s」,s神棍局s定位“風水 + 科學”,巫師財經定位“資本 + 幼兒園化科普”。
風水和資本,都是在人們眼中神秘而難以靠近,生活中又處處可以體現的領域。
風水的科學化描述與資本的降級科普拉近了與用戶的距離,扯下了神秘的面紗,將小眾領域轉化為大眾領域。
更為精準的是巫師財經對于渠道的選擇,如果它最開始選擇的是微信公眾號,斷然達不到現在的成績。
而它選擇的恰恰是小破站,這個曾經的二次元家園,現在的學習社區,未來的youtube。
過去財經領域的內容在B站從未引起如此轟動的現象,可以說這是一片被忽視的土壤,二次元和學習是象牙塔,象牙塔天然的隔絕資本。
對B站財經領域的忽視,離不開我們對于事物刻板印象的原因,沒有動態地看待用戶成長與產品生命周期。
但B站其實是一個十分特殊的社區,它是一個成長陪伴型的社區。
B站的原始用戶群為Z世代,他們是互聯網網生一代,對世界充滿好奇和求知欲。對于美好的內容,愿意自發去傳播和安利,成為“自來水”。
B站可以說是陪伴著他們的成長,用戶粘性極強,而這群用戶逐漸長大了,進入大學,走入職場,對事物的看法、價值和需求在不斷的發生變化。
巫師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并直言B站財經方面的作品太差,目標是要碾壓整個B站財經區。
我去扒了一下知乎上關于巫師財經的評價,高度概括主要三個觀點:
1.質疑視頻內容專業度與真實性
2.媒體人看運營門道
3.給金融小白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聲音好聽,內容優質
巫師本質上在做的更像是將資本故事幼兒園化科普,講述冰山之下的真相,給無數的金融小白打開了金融世界的大門,勾起了對金融世界的興趣,這是以前很多其他視頻做不到和不愿意做的。
為了將資本故事降維講解,降低故事理解難度,掃清觀看障礙,巫師都做了什么呢?
1.模擬電影感的文案敘述,以時間線結構穿插劇情。
2.嚴謹的數據考據、從業人員專業性背書。
3.故事穿插行業術語降維解讀科普,術語幼兒園化講解。
4.兼顧有趣和硬核,增加案例對比。
5.最后結尾主題價值升華,慷慨激昂地讓人熱血沸騰,燃爆了彈幕,被戲稱滿分作文。
金融行業鄙視鏈那一期中的心路歷程,燃起了那顆想學習的心~
在香港金融保衛戰視頻的結尾中,將國家過去二十年的經濟成就娓娓道來,最后一句“在看的見的地方站的直是因為在看不見的地方站的穩”直接將氛圍帶到高潮。
而在楊冪的資本博弈之路中則將戰線延伸到你我的身上。
巫師現在共出了13個視頻,可以看出他并不追實時熱點,但是會選擇熱議性極大的話題,并從資本角度重新賦予自己的解讀。
大家都知道追熱點是一件很累的事情,熱點出現的時間不可控,時間成本大,需要實時追蹤并且其他媒體也在爭奪熱點的流量。
容易被熱點牽著走導致疲于奔命,熱點來得快去得也快,如何在熱點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長青路,把握主動權才是破局之道。
在經歷作品被斃事件后,以B站19年8月底Q2財報作為切入口,對財報數據進行資本解讀并在后半部分直言“那款游戲”將B站送入納克達斯。
不知道的小伙伴可能并不了解“那款游戲”,“那款游戲”指B站代理運營的FGO,這款游戲也曾在2018年掀起巨大風波。
隨后,巫師形成了三個系列選題:
【資本與明星系列】國民熱議級明星,楊超越、蔡徐坤、楊冪。
【資本戰爭系列】著名金融資本事件,保時捷、LV、香港金融保衛戰。
【巫師經濟學】日常生活相關事件,雙十一、大數據殺熟、P2P暴雷潮。
并在視頻中不斷地為之前和之后的作品引流。
巫師財經是個非常值得學習的自媒體賬號,我們可以看到他對于渠道特性的深入了解。
對于選題和定位的策略性也十分的明顯,揚長避短,突出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