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財經頻道—湖北財經頻道桃花朵朵開近期爺目
湖北日報全媒報道組
“站位高遠,思想深邃!”“備受鼓舞!提振信心!”“體現了湖北速度、湖北韌性、湖北擔當!”12月21日,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聽取和審議了省委常委會2023年以來傳達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情況報告、省委常委會工作報告。會議分組討論中,報告引發熱議。
更好的風景亮點紛呈彰顯湖北擔當
GDP增速逆勢上揚、逐季攀升;主要指標高于全國、中部領先。“可以說中部風景,湖北更好。”聽完報告,省委委員、孝感市委副書記、市長吳慶華倍感振奮。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面對“一難兩難多難”“既要又要還要”的多重挑戰,我省經濟持續回升向好、進中提質,與會人員紛紛表示,這是一份難中求成、難能可貴的成績單。
2023年7月11日,荊州港鹽卡港區集裝箱裝卸橋正在緊張作業,港區內,運輸集裝箱的大型車輛來回穿梭。荊港集箱公司全力保障域內大宗商品供應鏈順暢,大力提升港口物流時效。(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曙松 通訊員 周櫟 攝)
省委委員、省委常務副書記周振武認為,報告實事求是地總結了今年以來全省上下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取得的成績,用數據說話,用事實論證,充分體現了湖北速度、湖北韌性和湖北擔當。
“省委、省政府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堅定堅決,對湖北發展把握精準,洞察透徹。”十堰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永輝舉例道,省委從解決湖北長遠發展的根本問題出發,在全省推開的供應鏈平臺建設、小流域綜合治理等一系列工作,都針對性強、見效扎實。
近年來,團風縣通過牛車河小流域綜合治理試點先行,整治改善牛車河流域水生態環境,推動流域周邊6個鄉村攜手打造旅游景區,新建一批文旅項目,實現流域生態修復與產業轉型發展有效銜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薛婷 通訊員 肖超 攝)
“站位高、落點實,都是以小切口帶動大行動的工作。”省供銷社黨組書記、主任曹松表示,今年湖北在體制機制創新上解決了多年沒有解決的深層次問題,特別是動力不匹配、動力不足的問題。如以流域治理為切口推進四化同步高質量發展、以供應鏈為突破口推進新型產業、以共同締造為突破口推進社會治理等等。
更大的信心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的湖北樂章
聽完報告,不少與會人員提到“提振信心,為全省發展打了強心劑。”
信心從何而來?
“有利條件強于不利因素,發展機遇大于風險挑戰,基礎條件好于全國。”談及體會,省委委員、省委副秘書長、省委辦公廳主任陳昌宏表示,“我們應當有更大的信心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的湖北樂章。”
“信心倍增,深感振奮!”省委委員、省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王守安表示,信心來自“兩個確立”的根本保證,來自中央和省委對經濟規律的科學認識和把握,來自全省上下奮力出征的篤行不怠。
2023年5月31日與6月1日,參加“中國的故事”湖北專題宣介會的50余名外賓來到宜昌,實地感受長江經濟帶發展脈動和長江大保護可喜成果。(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曙松 攝)
長江水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劉冬順表示,報告中多次強調要推動長江經濟帶高速發展,確保一庫凈水北送、一江清水東流;多次提到流域綜合治理,特別是三峽地區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和丹江口庫區綠色可持續發展先行區的建設,充分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流域、對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視,令人備受鼓舞。
近年來,長江三峽地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穩步實施,圍繞“保障一江清水東流”目標,統籌兼顧“治水、護岸、修山、綠城、保林”,探索出一條全流域、全方位、全過程生態綜合治理的“三峽路徑”,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筑起了一道美麗的生態屏障。(視界網 鄭家裕 攝)
“信心就是力量,干部精神狀態就是最好的預期,在經濟下行、企業困難的時候,干部更應該拿出更好的精氣神來對沖經濟下行的壓力,堅定市場主體的信心。”松滋市委書記沈先武表示,報告提出“堅決破除拖延癥和躺平心態”,以及“決不能躺平,更不能休眠”。松滋干部將把速度提起來、節奏拉起來、工作緊起來,要在發展目標、發展理念、發展方式、發展動力上對標對表抓落實。
省委委員、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黨組書記、廳長楊愛東表示,報告目標靶向非常準,深入分析實際,提出了2024年的發展思路,目標任務和重要舉措,很有針對性和指導性。
數說2023先行區正先行
2023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外部環境和多重挑戰,省委、省政府團結帶領全省人民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信心、克難奮進、篤行實干,全省經濟呈現回升向好、進中提質的良好態勢,交出了一份亮眼提氣的“成績單”。
武漢東湖高新區未來科技城園區。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錸 攝)
12月21日,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召開,本報梳理了體現湖北先行區建設新進展、高質量發展新成效的重要數據,以圖表形式呈現,讓讀者直觀感受湖北經濟發展脈動。
主要經濟指標高于全國01
2023年10月16日,枝江宜昌宜碩塑業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機器轟鳴,給水用鋼絲網增強聚乙烯復合管生產線,正在進行鋼絲纏繞,程序環環相扣、設備高速運轉。(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曙松 通訊員 黃路遙 攝)
質效更優
前三季度,湖北GDP增速排名進入全國前10。全省GDP同比增長6.0%,快于全國0.8個百分點。
1至11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5%,高于全國1.2個百分點。
投資更穩
1至11月,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1%,高于全國2.2個百分點。
1至10月,民間投資占全部投資的比重達56.3%,增長3.2%。
消費更活
1至11月,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145.53億元,同比增長8.8%,高于全國1.6個百分點。
創新引領產業轉型02
2023年6月9日,北京愛賓果科技華中區域總部,研發人員在調試智能機器人。(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薛婷 通訊員 江軒 攝)
加快發展五大優勢產業、九大新興特色產業
1至9月,聚焦算力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9個新興特色產業,9大類四新經濟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6.5%。
前三季度,五大優勢產業實現營收1.96萬億元,占全省規上工業營收比重超60%;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22%,比去年同期提高0.7個百分點。
加速建設科創基礎設施
8個大科學裝置、10家湖北實驗室、88家國家級科創平臺、452家新型研發機構等科技力量矩陣成勢見效。
搭建六大供應鏈平臺
湖北國控、湖北楚象、華紡鏈、長江汽車產業、九州醫藥等六大重點產業供應鏈平臺建成起效。
改革開放繼續深化03
鄂州花湖機場助力武漢都市圈打造內陸新的“空中出海口”。(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薛婷 攝)
營商環境更優
今年1至10月全省累計降低企業用能、物流、中介、通關等成本956.5億元。
企業信心更足
截至11月底,全省經營主體總量達到827.69萬戶,總量居中部第二、全國第八。
對外開放度更高
前三季度,全省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額增長7.6%。
1至10月,全省實際使用外資24.25億美元,規模位居中部第一,增速高于全國。
截至12月16日,花湖機場進出境航班936架次,累計進出港貨物約4萬噸,其中出口占九成。
城鄉區域發展更均衡04
恩施市紅土鄉老村村土豆豐收。(視界網 段璇 攝)
區域協同更優
工業生產穩步回升。1至10月,全省17個市州中12個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個市州增速較1至9月回升;31個工業大縣中,21個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個縣(市、區)保持兩位數增長。
城鄉收入差距更小
前三季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鎮居民2.2個百分點;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為2.35,比上年同期縮小0.05。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05
近年來,保康縣馬橋鎮堯治河村對該村廢棄礦區進行植被修復、景觀打造、旅游開發,從采礦村變為風景如畫的國家4A級景區,森林覆蓋率高達92%。(視界網 楊東 攝)
守牢長江經濟帶綠色本底
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兩山”基地創建數量在全國排名第6,在中部排名第1。
累計完成452家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沿江1公里內實現化工“清零”。
全省建成綠色工廠122家、綠色工業園區6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8家,綠色工業園區數量并列全國第一。
流域綜合治理全面落地
大力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推進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森林覆蓋率達到42.3%。
4地市納入國家“無廢城市”建設試點,醫療廢物、醫療廢水監管與處置“兩個100%”全面落實。
民生福祉持續改善06
2023年9月22日,華中科技大學光谷體育館,每家招聘單位的展位前人頭攢動。(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錸 攝)
居民收入穩步增長
前三季度,全省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82元,同比增長6.4%。增速比全國高0.1個百分點,位居全國第9位。
前三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411元,增長5.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30元,增長7.4%。
2024年湖北經濟工作01把握五點
強信心、穩預期
擴內需、穩增長
增活力、強動力
防風險、守底線
惠民生、促穩定
02重點在“五個統籌”上下功夫
統籌穩中求進和以進促穩
統籌擴大內需和優化供給
統籌推進四化同步發展
統籌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
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
03做好“七個堅定不移”
堅定不移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硬核支撐,奮力打造全國科技創新高地。
堅定不移把新型工業化作為主攻方向,著力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
堅定不移把擴大內需作為戰略基點,推動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堅定不移把改革開放作為根本動力,持續激發和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
堅定不移把強化區域協同融通作為著力點,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
堅定不移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治本之策,深入推進美麗湖北建設。
堅定不移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傾情傾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數據來源: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湖北調查總隊、省發改委、省經信廳、省生態廳、省市場監管局)
整理: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肖麗瓊 陳莉霖
制圖:徐云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為用戶推送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信息,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在線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