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寓房產權多少年_公寓房到期40年以后房子怎么辦
住宅和公寓的區別在于土地性質,住宅是居住用地,土地使用權是70年,公寓多數是商業用地,使用權是40年。也有個別地方,建公寓的土地屬于綜合用地,50年產權。
按照最新的《民法典》規定,住宅已經是永久產權。
《民法典》第三百五十九條規定:
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續期費用的繳納或者減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非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屆滿后的續期,依照法律規定辦理:
該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的歸屬,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
具體解讀這個法律條文:
住宅70年土地使用權到期后,自動續期,其實就是永久產權。至于續期是不是要交費用,這里沒說,由于住宅牽扯全中國人民的利益,我估計大概率是免費續期。
非住宅用地沒有說自動續期,到時怎么辦還要看其他法律法規的具體規定。
這里面有個法律概念要說明,在中國,農村土地屬于村集體,而其他建設用地屬于國有,所以存在國有建設用地出讓期限一說。
但建在土地上的不動產是有產權的,比方說商業用地上建的公寓房屋,屬于每個產權擁有者。假如土地到期,國家因為某種需要要收回這塊土地,但這個土地上房屋屬于每個產權擁有者,這個房屋并沒有期限一說,那國家要給予補償。
就是土地上的不動產除非自然毀滅,否則它的產權是永久的。他和土地有期限是不一樣的。所以,大家也不用擔心公寓土地到期了,土地連房屋都被收回了,這個不可能發生,就是真交費,估計也不會高。但全國這么多40年、50年用地,就算象征性地收一筆,對國家來說也是一筆巨額收入。
公寓概念怎么來的,在很多城市,開發商拿了商業用地,不想建辦公樓或酒店類的物業,成本高,也不好賣,像酒店還要持有,很多開發商急于收回投資,就建成小戶型的精裝公寓,賣給投資客或者年輕人。由于戶型小,總價不高,所以很受歡迎。
這種公寓樓一般是采用長走廊式類似辦公樓或者酒店的平面布局,每層戶數很多,投資人買來大多用于出租,有的被用來做小工作室,有的被租給酒店經營者做酒店,自住的很少。整體環境相對嘈雜。
這種公寓很難升值,時間越久可能還要貶值。即使有些公寓做成高端公寓,也一樣不升值,甚至貶值。
像北京第二CBD望京區域的綠地中國錦公寓和昆泰嘉瑞公寓,都是豪華公寓,當初賣時很貴,6萬多,每套最便宜的也七八百萬,貴的兩三千萬,最近房產中介在推一套特價房,200多平米的大戶型,估計業主著急出手,價格不到4萬一平。去年,我鄰居買了一套嘉瑞公寓做投資,價格5萬多。當初如果買旁邊的住宅,現在價格已經漲到十幾萬一平米。
望京嘉瑞公寓
相對買住宅的機會成本,這肯定是賠錢的買賣。
所以,買住宅既是自用也是買升值,公寓更多是看回報,指著公寓漲價不太可能。此外,公寓也比住宅維護成本要高,水電都是商業價格,比民用價格要高很多,物業費也貴,像剛才說的北京望京綠地中國錦每月每平米物業費25元,嘉瑞公寓是每月每平米20元。這種公寓大多數沒有燃氣,只能用電做飯。二手房交易時稅費也比住宅多一些。
望京綠地中國錦
所以,不建議買公寓,依我看,有買公寓的錢又不想買住宅(在北京有錢人有多套住宅,可能沒資格買),還不如買一間首層臨街商鋪。北京目前商鋪還是限購,但如果名下無住宅,交五年社保是可以買商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