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項目代理_做房地產項目的代理需要做什么工作
@北京商報
??“買家直接砍100萬,北京房價斷崖下跌……”近兩日,關于房價下跌的消息引發不少市民關注,但殊不知,在房市承壓的背后,更需引人警惕的是近期市場上再次涌現出以違規預售房屋形式的非法集資詐騙。
近期北京市朝陽區金融社會風險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就披露了多類房地產領域非法集資花樣,其中包括以房地產開發建設的形式非法集資,房地產開發企業與中介機構相互串通,以投資房地產項目開發建設的名義,在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前,以內部認購、發放VIP卡、團購優惠、認籌借款等形式,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
同時還有房地產開發企業預售或房地產中介機構代理銷售中,其并不具有房產銷售的真實內容或者不以房產銷售為主要目的,但以銷售房產份額、返本銷售、售后包租、約定回購等方式,承諾高額回報,誘導銷售房地產,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而這背后,實際是以分割拆零銷售、返本銷售、售后包租等形式非法集資。
此外還有利用互聯網平臺開展房地產金融業務非法集資的。未取得金融資質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地產中介(經紀)機構、房屋租賃機構等利用互聯網違規從事金融業務,或與網絡借貸等互聯網平臺合作開展金融業務,通過“眾籌買房”“首付貸”等形式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
更有甚者將目光投向老年人,打著“以房養老”的旗號,通過召開推介會、社區宣傳等方式,誘使老年人簽訂“借貸”或者變相“借貸”“抵押”“擔保”等協議,抵押房屋以獲得出借資金,再將資金購買其“理財產品”并承諾給付高額利息等進行非法集資。
博通咨詢首席分析師王蓬博評價,從披露的這幾類房地產投資騙局來看,一方面是相關企業涉嫌無牌照經營金融業務,另一方面相關投資模式和宣傳方式也涉及到違規,可以看到這一類理財行為都承諾高額回報,對風險極少提及,相關消費者要警惕此類模式。在王蓬博看來,消費者在投資過程中,一定要首先查清對方運營資質,其次要看流程上是否存在不當動作,如果不懂建議向正規銀行和金融監管部門咨詢,切記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警惕高息回報項目。
需要注意的是,房地產領域非法集資蘊含巨大風險。部分不法分子以房地產投資為幌子進行非法集資,宣稱有房地產為抵押、投資房地產項目安全可靠,可以獲得高利息、高回報,但實則違規操作,將募集來的資金肆意揮霍,用后來投資者的“本金”支付之前投資者的“利息”,一旦集資難以為繼,不僅先前承諾的高額回報無法兌付,本金也難以追回,最終使投資人“房財兩空”。
從過往案例來看,一般所謂的高額回報無法兌現,資金安全也無法得到保障。大量來自社會公眾的資金投向個別企業后,由個別分子控制,存在轉移資金、卷款跑路的風險,最終投資錢款將血本無歸。
北京市朝陽區金融社會風險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提醒,根據有關法律法規,房地產開發必須獲得相關部門頒發的國有土地使用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預售房屋還需持有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沒有“五證”或“五證”不全的,不要貿然下手購買。
同時不能輕信投資回報宣傳,當房地產企業或房地產中介(經紀)機構宣稱預售、認籌、認購、預訂或者先付定金,或者不購房可退回本金還可獲得“利息”時,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能相信、不要盲目進行投資。不法分子宣稱的“收益豐厚、條件誘人、機會難得、快速致富、名額有限”都很有可能是忽悠,投資一定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