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集房產-趕集房產經紀人
本報記者 汪傳鴻 北京報道
“(代理商上的)郵件都遞到了老姚手里,老姚反問,為什么裁撤不合格代理商仍需要進行賠償?”莊建東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描述公司CEO姚勁波在看到代理商要求賠償時的反應。
但在諸多被裁撤代理商看來,合約未到期即提前結束、被調高的考核指標以及失去代理商資質帶來的損失,均是58趕集方面應當進行賠償的理由。近日有代理商向媒體表示,將對58趕集方面采取法律措施。
事實上,和代理商的糾紛,是58房產業務過去一年左右無法繞過的話題,據悉,大約20-30家代理商,在過去一段時間被58趕集平臺裁撤,但58趕集官方對此鮮有回應。8月30日,58趕集資深副總裁、58房產事業群總裁莊建東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回應稱,違規和未能達成指標是代理商被裁撤的兩大主要原因。房產代理商裁撤主要集中在2015年年底和2016年年中。
曾經在全國大量地區以代理商制度來打天下的趕集網,在并入58同城之后,代理商面臨直銷團隊競爭,但最終裁撤的代理商不僅僅只有原趕集網代理商。直接的裁撤理由可分為兩類,其一是打擊原先在趕集網平臺盛行的提前囤貨現象,其二是,58直銷團隊跑得比部分代理商快,以此淘汰了部分代理商。
兩次集中裁撤潮
事實上,58方面從未公開談論過裁撤代理商的細節。在7月,58趕集官方對裁撤一事進行了辟謠,回應稱58趕集并未對趕集網代理商進行針對性的裁撤等。“我認為這是正常的商業行為。”一位58趕集的員工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8月30日,58趕集資深副總裁、58房產事業部總裁莊建東向記者獨家回應了代理商裁撤情況。如果以時間為軸線,58房產代理商裁撤在兩個時間段達到高峰:2015年年底和剛剛過去的2016年年中。前者以清除違規代理商為主,后者則是以清除未能達標代理商為主。
2015年9月,58趕集針對該平臺代理商召開大會,并劃定以年底為考核節點,要求代理商在此之前消滅囤貨。代理商囤貨的目的在于沖折扣和追求更多的平臺返點。“對我們來說,囤貨是無法確認收入。”莊建東告訴記者,另外此舉也容易滋生腐敗。
在此基礎上,58同城房產平臺上不允許銷售半年度單和年單,原因之一在于經紀人個人流轉頻繁容易造成損失。年單也容易導致服務變差。盡管如此,58趕集方面仍舊發現代理商偷偷賣年單,例如連續提交4次季度單。
簡單來說,在合并安居客、趕集網之后,58趕集方面發現平臺囤貨現象嚴重,這也成為平臺首當其沖需要處理的問題。
而在2016年年中,裁撤更多是因為業績的關系。平臺、代理商雙方在合同內有說明,若代理商連續兩個季度無法達成指標,則將被解除代理合約。據悉,在2015年9月接手原趕集網房產代理商團隊后,58趕集并未進行迅速考核,而是選擇在年底進行統一考核的篩選。
莊建東向記者坦承,58趕集方面對于代理商要求的指標數目是浮動的。其將此解釋為,房產業務容易受到政策變動等因素的影響,因此難以定下一個長期的考核指標。
但有代理商向記者反映,58趕集存在大幅調高營收要求的現象。據悉,58趕集針對指標制定有一套嚴格的體系。譬如,經紀人數量是核心參照指標,若兩個城市均擁有1000名經紀人,則會以雙方在同一起跑線上來進行比較,落后的一方未達標可能被撤出。
在裁撤部分代理商之后,58趕集允許對部分城市實行短期的無代理商管理,例如通過線上的方式來進行管理。此外,58趕集方面甚至會對代理商的人員規模進行考核。
直銷取代部分代理
在整個2015年四季度,58房產營收出現了翻番和大幅增長。其中直銷城市的表現尤為矚目。
因此也不難理解,過去一兩個月中,大量58趕集代理商被迫離開平臺。和代理商團隊進行比較,表現更好的往往是直銷團隊。此外58趕集發現,在大量城市,有代理商同時覆蓋房產、招聘等多條業務線,而通過業績考核來剔除掉這類非專業代理商,也成為58趕集的方法之一。
莊建東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其預計在下一個半年度(2016年下半年)當中,裁撤情況將顯著扭轉。
截至目前,58趕集裁撤代理商數目大概在10%左右:58房產線在全國擁有超過200家代理商,其中兩次裁撤的規模大概在20-30家。
從數據來看,58同城在全國通過設立分公司來進行管理的直營城市超過20家,而趕集網僅僅在四個一線城市進行直營,大量城市通過代理商來進行管理。在兩者合并之后,58趕集對于上述三個平臺(安居客、58同城、趕集)進行統一管理。
也就是說,曾經在全國大量地區以代理商制度來打天下的趕集網,在并入58同城之后,面臨58式的直銷管理。
“這是這類企業很正常的特征,同質化嚴重,必然帶來惡性競爭,競爭的結果就是合并,別無他路。”并購專家王世渝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同質化嚴重且模式較重,意味著在合并之后基本上都需要進行裁員。
莊建東的觀點則是,目前58房產業務仍在擴大階段,并不需要通過減少規模來進行成本的控制。他表示,在裁撤掉超過20家代理商之后,整體銷售人員規模和此前相比并未減少,但直銷團隊規模和代理商團隊相比,前者比重有所提升。
而部分遭到裁撤的代理商向58趕集提出要求進行25%年利潤賠償的要求,此外也有部分要求進行上千萬賠償的代理商。多位律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若代理商對58趕集提起訴訟,雙方簽訂的合約將是核心。
“要看合同中描述在什么情況下,企業一方可以單方提前解除合同,此外需要有效的證據來證明,對方是違約的。事實上這取決于在簽訂合同時,哪一方更為強勢。”律師趙占領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雙方就考核標準制定、違約成本計算方法、考核目標制定方法以及解決方式達成的合約,將是判定雙方處境的幾項核心要素。
(編輯:黃鍇,郵箱:huangk@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