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房產在線_平湖房產網app下載
上周,我們做了關于2024平湖樓市的幾點預測,收到了很多粉絲留言。在回復中有朋友提到:
宏觀面的預測即使準確,但對于購房者來說也不具備很強的參考性。大家關心的還是諸如“自己手里的老破小要不要降價出手?” “學區房還有沒有必要購買?”這些實際的購房問題。
所以,應這位朋友的要求,小編今日奉上2024購房建議:
建議1:買房之前想想賣房
這話聽起來有點繞,什么意思呢?
在之前的幾波房地產主升浪中,無數人在樓市里實現了財富增長,這導致幾乎整個市場都信奉以下這類準則——
“房子可以隨便買,只是漲多漲少的問題,即使現在在手里不漲甚至微跌,但總有一天它會漲回來的”
即使當下樓市已然進入了完全不同的周期,房子與房子之間的分化也已經是云泥之別,但仍有大量小白客戶,看不清形勢,踏不準節奏。
對于這些人,小編勸他們買房時一定要多想想
“這套房子將來在你手里,還能出手么?容易出手么?”
資產的價值,只有從一個人的手上流到另一個人的手上,才會被認可。判斷房子流動性好壞的原則,首先就是不要輕易相信一切“畫餅”
比如規劃十分雄偉,但現實稀稀拉拉的郊區新城,比如時常傳出拆遷消息,但從來沒有落地過的城中村…這些地方的房子,一律不要入了,這里面的不確定性之大,是未來幾年的行情下你絕對耗不起的。
如果現在非要急著置業改善,那么建議:新盤首選成熟片區二手房首選居住率高、品質高的現代樓盤,這比以前跟著一紙規劃追“筍盤”或盯著老小區“撿漏”,要穩妥的多,正確的多。
建議2:先有需求才有置換
這些年房地產的迅猛發展,各種住宅產品迭代從原來的十年一輪,五年一輪,到如今兩三年一輪,這讓很多人都陷入了一個誤區,就是為了換房而換房。
在這個過程中,正真與自己匹配的居住需求往往被忽略了。雖說大部分人的置換都是換一次,上一個臺階。但是有一點我們不能忘記,就是“房貸成本,也是用一次漲一次!”
買房置業,切忌今年買明年賣,看似一直在往上走,但實際你背上的成本,可能還不如你蓄力個幾年,來一次階段性的一步到位來得實惠。
那么有人問了,對于普通人來說多久置換一次房產最為合適呢?
小編認為,現在這個形勢下,交房1~5年內,都算是新房,不必考慮換;5~15年是市場的交易主力,此時換最合適;15~20年,以及20年以上,基本置換就很難了,換與不換全在你的需求迫切程度和愿意承受的降價幅度上。
建議3:選配套大于選產品
此條針對的是剛需群體,未來買房外部配套的優先級,一定是大于內部配套的。
也就是學區、商業、醫療、產業等能影響地段價值的因素優先考慮;戶型、容積率、梯戶比等影響居住體驗的因素放在后面考慮。
大多數剛需族都是第一次買房,容易被售樓處的沙盤和樣板間展示出來的品質感、高配置性所蠱惑,而忽視了項目地段,周邊生活配套,發展前景等決定未來房價的重要因素。
有句話叫“再好的項目也拯救不了垃圾地段”,在你資金有限的時候,地段和居住體驗永遠是不可兼得的。所以絕對不要為了眼前所見的那一點居住享受,而去高估了城市的發展速度,高估了客戶對地段的寬容度,而錯失了下一次置換的本錢。
建議4:買房堅持自己觀點
相信當代年輕人很少有完全靠自己買房的,大多數還是需要父母的幫助。這也就導致了一個常見問題,在做決策時,到底是聽購房者本人呢?還是聽父母意見的?為這事爭吵的還真不少見。
小編的觀點是,年輕人能貫徹自己想法的,一定要貫徹自己想法。不是說父母的意見不重要,只是這個時代變化太快,父母輩對房地產的一些認知顯然已經跟不上了。
比如父輩中相當一部分人就不愿意背負房貸,認為背上30年的貸款,是開發商和銀行的陰謀。殊不知房貸算是大多數普通人這輩子能撬動的最大一筆,成本最低的資金了。
類似的觀念沖突不勝枚舉,但無論如何請堅持自我,哪怕自己一開始也兩眼一抹黑,什么都不懂。那就多找專業人士咨詢,多去售樓處轉轉,最重要——多看看房產網的文章!
好了,以上這些個人建議,希望對大家的買房之路有所啟發。歡迎留言區評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