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房產交易—沈陽房產交易稅費一覽表
于洪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關偉將嶄新的房證交到居民手中。中新社記者趙桂華攝
居民在家門口拿到盼望多年的房證后,不斷地向區長表示感謝。中新社記者趙桂華攝
中新網遼寧新聞4月18日電(記者趙桂華)“自從我們家老人去世,就一直想把這套房子賣掉,可是由于歷史遺留問題,導致一直無法繼承,更不能交易。萬沒想到,我們盼望了多年的房證,今天在家門口就拿到了,而且現場馬上就能過戶交易,簡直太太方便了!感謝政府!”4月18日,“移動端”+“一站式”于洪區不動產自助繳稅走進社區活動,在沈陽市于洪區沙嶺街道東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舉行,居民老王從于洪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關偉手中接過嶄新的房產證,激動地連連道謝。
中國新聞社記者在現場了解到,于洪區在全省率先推出解疑類房產“不動產+交易+社區”改革,疏通疑難房證辦理堵點,由以往自下而上的受理方式轉變為如今多點、多窗下基層新的服務模式,從而真正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同時,此舉亦為該區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有效賦能增勢。
尤為引人醒目的是,在當日活動現場,于洪區14個相關部門協同發力、聯合作戰,服務專員“一對一”指導居民通過智能化服務設備實現從檔案查詢、法律咨詢、補交價款、稅款繳納等8個步驟的解疑一站式辦理。據統計,當日在現場有五六十戶居民像文前提到的老王一樣,拿到了盼望了多年的房產證。而接下來,在活動期間,將有千余戶居民在家門口享受不動產解疑服務。
等候區,安排座椅和太陽傘,供等候辦理業務的居民休息。中新社記者趙桂華攝
活動一角,地面設有流程指引,居民按設計好的線路,流程辦理業務。中新社記者趙桂華攝
打響“于快享”服務品牌
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政務貼心服務
深植為民情懷,增進民生福祉。于洪區營商環境建設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于洪區堅持用實際行動踐行為民初心,把服務下沉社區作為打響“于快享”服務品牌的重要抓手,通過建立“不動產交易進社區”長效機制,持續擴大服務覆蓋面,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政務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貼心服務。
年初以來,于洪區委、區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省、市優化營商環境打贏攻堅之戰動員大會部署要求,圍繞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四大維度,錨定全市“1311”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任務,緊盯營商環境評價指標,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效果導向,重點推進優化營商環境“1-3-5”工程,聚焦提升政務服務質效、優化市場準入準營、提升營商環境創新、化解營商環境癥結四個方面,列出“加減乘除”方程式,為打造營商環境“于洪升級版”賦能增勢。
法律咨詢區,公證處專業人員為居民提供法律咨詢。中新社記者趙桂華攝
材料核實區,街道工作人員對居民協議等進行初步材料核實。中新社記者趙桂華攝
在提升政務服務質效上善做“加法”
全程不見面網上審批+秒批秒辦
在推進“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上能改即改。全區21個部門402個事項全部納入“無差別綜合窗口”,現已辦理6600余件;提升“一網通辦”綜合能力,將教育服務、文化體育、交通運輸、醫療衛生等民生領域事項納入“秒批秒辦”,審批時限再壓縮50%;聚焦“護士變更注冊”、“醫師變更”、“公共場所衛生許可”等高頻事項,在全市率先提出“全程不見面網上審批+秒批秒辦”的審批模式;實施惠企政策“于快享”服務1100余人次,幫助6家小微企業享受創業擔保貸款1036萬元。
更新局及物業進行差價款補交及準住單核實。中新社記者趙桂華攝
組卷區,工作人員查驗居民協議及檔案組卷。中新社記者趙桂華攝
在優化市場準入準營上爭做“減法”
為重大建設項目開通“綠色通道”
在優化市場準入準營條件上應減盡減。全面實行企業開辦極簡審批模式,為重大建設項目開通“綠色通道”,將注冊登記審批時限壓縮至1小時內;針對工業園區內企業暫時無法提供房產證明的,可由園區所在街道辦事處開具住所證明替代房產證申辦營業執照;開展“企業開辦綜合窗口進園區”活動,組建服務團隊深入企業園區為企業提供注冊登記、公章刻制、銀行開戶、發票申請等“全生命周期”幫辦代辦服務。
檔案復印及稅務核算區。中新社記者趙桂華攝
在提升營商環境創新上巧做“乘法”
將法庭“搬進”大隊
在創新助企便民舉措上多點發力。通過整合司法資源,在區大隊設立道路交通事故訴前調解服務中心,將法庭“搬進”大隊,第一時間開展訴前調解,將糾紛止于前端、解在萌芽,有效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矛盾糾紛的成訟率;與中小企業商會建立常態化聯絡機制,搭建區域供應鏈對接平臺,促進供需雙方精準銜接,幫助企業擴大“朋友圈”、做優“產業鏈”,保障區內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
稅務自助繳費區,有工作人員幫助辦理。中新社記者趙桂華攝
銀行現場收取維修基金。中新社記者趙桂華攝
在化解營商環境癥結上勇做“除法”
率先建立“10+1”營商環境監測點
在解決阻礙企業發展的堵點難點痛點問題上應解盡解。舉辦7場不同主題的“親清會客廳”活動,現場解決涉企重點訴求14件;推動“萬件清理”營商案件清倉見底,現已辦結41件,以有力監督護航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多維度開展“聽勸·支招兒”主題活動,積極打造“聽勸于洪”城市名片,在區政務服務中心開設“找茬”窗口,全市率先建立“10+1”營商環境監測點,政務大廳提前開門“迎客”、商業區“黑出租”占道等客等建議、訴求均得到圓滿解決。(完)
不動產核檔、受理及自助出證區。中新社記者趙桂華攝